在打零工的日子里

川子

<h3>人生就是一种体验,当你置身处地从事这项工作时,你才会收获甜酸苦辣,感受风风雨雨。过去坐车常常看见在立交桥下劳务市场找工作的人们,在寒风中的等待,在酷暑中期盼,是多么的无奈,又是多么的无助,但当你成为他们的一员是,才能体会到打零工也是一种生活状态,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用自己的劳动打拼生活也是一种幸福期待。</h3><h3> 对于一直从事脑力劳动的我,过去也曾体验过劳动的光荣,只不过那种劳动是一种有组织的体验,并没有把劳动和谋生结合起来,用人单位也没有刻意追求劳动的多少,只是想让我们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感受一下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而如今站在立交桥下翘楚等待,将是一种全新体会。这次出来打零工,主要是受隔壁老王的鼓动。老王是山西太谷人,在老家种过地,开过面粉厂,种过瓜,也在县城打过零工,算是一个见过世面的庄稼汉子,一天也闲不住。他说老张没事咱打零工,我招呼你,你跟着我干就行。</h3> <h3>一会功夫,来了一个老板要两个零工,主要是拆车间的管道、变电器,老王赶紧跑上前说我们干,商量好工钱,一天160元,中午管饭,于是我的第一次打零工生涯开始了。车把我们拉到地方,才知道干活是在车间的一个角落,要拆除废旧的钢管和变电所,当废品卖。由于我们没有任何技术,老板负责切割,我们负责把切割下来的钢管、钢板运的门口的车上。干活也没有什么劳动保护,只是发了一双手套,看着堆成小山似的废旧钢铁,心里感慨着打零工的不易。既来之则干之,我和老王小的物件就肩扛手提往车上运,大的物件两个人抬,一会功夫就累的满头大汗,可刚站那一会,老板就喊来抬这个搬那个,一个上午也没有休息时间,这才深深体会到给公家干活和私人干活的区别。不过说实在,私人小老板也是满拼命的,蹲在哪里用氧气枪切割管子、钢板,也没有片刻休息,有时大件东西也过来一起抬。中午吃饭时,老板要了三碗板面,只是老板加了个鸡蛋,我们没有,这也体现老板和员工的区别。中午带吃饭也就休息了半个多小时,又开始干,累的精疲力尽我此时多盼望收工,但还是要坚持到底,钢管一根根搬,架子一个个抬,下午将近6点终于拆装完毕,基本上是不歇脚干了10个小时,下班回家,此时接过老板递过来的160元,真正感到挣钱的不易。后来我想就这堆活,如果放在国有企业,三个人干,没有三天干不完。</h3> <h3>有了第一次打零工的经验,接下来就轻车熟路,这次给人家送水,老板开车,我负责搬运水,一桶水大约40斤,主要是为工业园区送水。一天100元,也是中午管饭,只是这次在家里和老板一起吃,老板吃什么我吃什么,中午吃的是米饭,土豆炖肉。老板是东北人,菜也是东北口味。送水一般是把水从车上搬到小推车上,在推到指定位置。这活不重也不轻,但就怕去建筑工地送水,特别是那临时的二层楼,由于小车无法推上去,就得一桶一桶的扛上去,确实费劲。好在建筑工地这种情况不多,如果遇到这情况,老板也会从车里下来,帮助扛上去。在等人的间隙和老板聊起来,他说原来这些活都是他一人干,又开车又搬运,只是现在年纪大了有点力不从心了。他说,现在政策好,只有肯出力,就有赚不完的钱。他最烦老家的一些人,大钱挣不来,小钱又不想出力挣。其实在煤矿也有不少这样的人,眼高手低,不愿出力,只有受穷了。 </h3><h3>后来,又给人家在建筑工地上捡过钢筋头,炎热的夏天,在建筑工地上的楼前楼后,捡拾废弃的钢筋、钢管等东西。这些活都不太重,收入也不太高,一般都是一天一百多元。有时实在无聊,也会去建筑垃圾场砸钢筋,这活没有人监督看自己的心情,想干多干点,不想就少干的,但不管怎么样都有收获。偶尔也会替人家发广告,站在繁华的街头,看人来人往,车流不息,穿梭与夹缝中,重复着一个动作,昭示着命运的交响曲。</h3> <h3>打零工收入最多也是最累的一次是在康师傅饮料厂,由于夏季康师傅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急需搬运工,同事老冯一直在康师傅打零工,问我干不干,一天200元,我说干,就在康师傅流水线体验了一把卓别林式的工作。这项工作就是把流水线生产下来饮料,搬下来码放到边上的木板上,然后叉车过来把这些饮料运走。流水线一开起来,饮料源源不断过来,两个人负责一条线,不停的搬运,如果一个人累了,伸伸腰,另外一个就得不停的搬。刚开始干时,不觉得太累,可干了几个小时以后,感觉腰像断了一样,只想靠在边上休息一下,真是有点坚持不下来,好在同事老冯的照顾,人家搬的多,咱搬的少,咬着牙坚持到底,回家腰疼了好几天。老冯问我还干不干,我说,这钱咱挣不了,说什么也不干了。据老冯说,像这流水线的活,一个四川小伙子一个人干一天,不带休息的,我们不得不佩服四川人吃苦耐劳的精神。</h3><h3>如果说给私人打工是一种毫无尊严、没有任何保护的劳动,那么在合资企业打工,相对来说对普通劳动者还是比较尊重,工作环境也相对较好。在一家日资企业打工期间,深深感受了这一点。我的工作主要是看守大门,负责人员进出登记和安全帽的发放。每次中方的领导进出发放安全帽时,总是盛气凌人居高临下接过我们递过去的安全帽,一走了之。而给日本人发放安全帽时,不管是高官还在普通的职员,都是双手接过,鞠躬并用不太熟练的中国话说谢谢,这一点真心希望中国的企业高官们学习一下。而工作环境和一墙之隔的号称世界五百强中国企业相比要强的多(此处省略180字,不能细说,害怕无知的愤青)。所以现在想想,合资企业的撤退,不但是产品的撤出,更重要的是他们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的撤出,对打工者来说是真是一场悲哀的开始。</h3><h3>从煤矿出来,浪迹与大都市打工,深深感受到生活的艰辛。正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大都市也不养懒汉,只要付出终有回报。看看周围同事朋友,都是在打拼生活,他们基本上都是一个人打二份工,有的甚至三份工,每天像赶场的明星一样,白天在这个工地干,晚上在哪个厂子忙,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只为家人过得幸福一些。高房价、高学费、高医疗费,好似新的三座大山吞噬着人们的幸福指数。有好几个工友都是辛辛苦苦奔小康,一病回到解放前。小病硬抗,大病等死,只因为付不出那几万元的医疗费。他们往往舍不得买一瓶纯净水,路边的小河水捧起来就喝。冬天那带着冰碴的盒饭,端起来就吃,他们常说习惯就好。</h3><h3>刚认识就要分离,才聚首又要分别,这是打零工的常态,那些在底层讨生活的工友,常常在梦中想起,虽然只是短暂的相逢,却是一生的缘分,我想问:</h3><h3>你在他乡还好吗</h3><h3>可有泪水打湿双眼</h3><h3>你在他乡还好吗</h3><h3>你那不再熟悉的笑容</h3><h3>我真的感到你很遥远</h3><h3>你在他乡还好吗</h3><h3>是否还会想起从前</h3><h3>你在他乡还好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