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马德福

<h5><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中学同窗六年(1960~1966年)的唐北育,广东江门人,出生于广西北海(1965年6月以前隶属广东)。在兰州西北中学初中、高中我们同班,相识相知已近一甲子,志同道合、兴趣相投,是要好的同学和朋友。</b></h5><h5><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唐君天资聪明,才智过人,文理兼通,全面发展,妥妥的“学霸”一枚。1968年底下乡插队,三年后回城后进兰州化纤厂。1977年底恢复高考,尽管高考成绩名列全省第七名,但由于年龄因素/港澳关系,只是被西安矿业学院(现西安科技大学)录取,成了一名“理工男”,毕业后分到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b></h5><h5><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唐君的广东故土情节很重,46岁时大胆决定,毅然辞职,只身南下,凭借自身实力,硬是在深圳落脚扎根,在一家外资企业伸展拳脚,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也圆了他的故乡梦。</b></h5><h5><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唐君人在深圳,心系兰州,念念不忘母校,不忘老同学,只要有机会,就会来兰州和老同学相聚。我连续七年在三亚过冬避寒,最近他参加深圳老年养生旅游团来三亚。这不,今天我们又相聚在天涯海角,真可谓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呀!</b></h5><h5><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谨以此美篇,献给读者,从一个侧面呈现了一代“老三届”人艰辛的成长、奋斗历程。白驹过隙,转眼一甲子,回首往事,感慨万分!</b></h5> <h5>🌹🌹🌹🌹🌹🌹🌹🌹🌹🌹🌹🌹🌹🌹🌹🌹🌹</h5> <h5>三亚,天涯海角景区,2019年12月24日。</h5> <h5>相识相知六十载,我们在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又重逢,真可谓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照片中的我和唐北育夫妇三人同是丁亥年(1947年)生人,72岁,本命年。</h5> <h5>唐北育伉俪</h5><h5>唐北育伉俪参加深圳老年养生旅游团来海南旅游,我们在天涯海角、南山寺相遇重逢。</h5> <h5>“相约天涯 情定海角”</h5> <h5>“天涯石”,又称“平安石”</h5><h5>著名的“天涯”石,是景区的标志和象征。依山傍海的天涯石圆中见方,方中呈圆,面朝东方,四平八稳,独占海湾一角已有亿万年的历史,可谓“坚如磐石”。</h5> <h5>“天涯石”</h5> <h5>“海角石“,又称“幸运石”<br>“海角”二字是民国抗战时期,琼崖守备司令王毅在相邻的巨石上题写的。</h5> <h5>“海角石”</h5><h5>他的夫人陈晓青女士,和我们同届,兰州女中高六六届毕业,才女一个。恢复高考时,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两位可称得上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h5> <h5>“南天一柱”</h5><h5>“南天一柱”,又称“财富石”。“南天一柱”石,侧面看像一艘古船上升起的“双桅帆”。正面看尤如一支神柱矗立于此,坚韧不拔、顶天立地,任由惊涛骇浪冲刷,巍然屹立不倒。相传“财富石”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灵气。</h5> <h5>“南天一柱”石刻</h5><h5>我与唐北育伉俪合影。</h5> <h5>“南天一柱”石</h5> <h5>第四套人民币2元背面背景图案就是“南天一柱”“南天一柱”。南天一柱独立石磊之中,屹立在南海之滨,奇伟壮观。南天一柱和后面的天涯、海角一起构成主题景区的三大景观。</h5> <h5>“南天一柱”石刻</h5> <h5>“南天一柱”石刻</h5> <h5>“浪漫天涯”</h5> <h5>南海之滨,浪漫天涯。</h5> <h5>“情侣树”</h5><h5>携子之手,与子偕老。</h5> <h5>南海之滨</h5> <h5>“情定天涯海角,相爱白头到老”</h5> <h5>“心心相印”</h5> <h5>“心心相印”</h5> <h5>南山文化旅游区</h5> <h5>南山文化旅游区</h5><h5>108米观音菩萨塑像,潜心礼佛。</h5> <h5>108米海上观音塑像。</h5> <h5>南山文化旅游区</h5> <h5>佛手</h5> <h5>南山文化旅游区</h5> <h5>佛手</h5> <h5>南山文化旅游区</h5> <h5>南山文化旅游区</h5> <h5>南山文化旅游区</h5><h5>“抱佛脚”。</h5> <h5>南山文化旅游区</h5><h5>“抱佛脚”。</h5> <h5>遥望南山寺</h5> <h5>108米观音菩萨像下,遥望南山寺</h5> <h5>上香祈福</h5> <h5>祈求菩萨护佑</h5> <h5>🌹🌹🌹🌹🌹🌹🌹🌹🌹🌹🌹🌹🌹🌹🌹🌹🌹</h5> <h5> 以下是历史老照片</h5> <h5>2014年08月04日,回兰州参加同学聚会,见了中学同学和从成都回兰的班主任刘治淑老师(坐在刘老师左侧的是她的先生)。</h5> <h5>三个初中时的同班同学和刘老师及她的先生合影。</h5> <h5>两个同窗六载的老同学。</h5> <h5>唐北育和刘治淑老师。</h5> <h5>马德福和刘治淑老师。</h5> <h5>聚会时的情节。</h5> <h5>聚会时的情节。</h5> <h5>唐君面相很“广东”,很有岭南人的特点。</h5> <h5>品尝兰州白兰瓜。</h5> <h5>给同学们赠送礼品。</h5> <h5>同学聚会</h5> <h5>同学聚会</h5> <h5>同学聚会</h5> <h5>同学聚会,互祝康健。</h5> <h5>2014年08月07日,借回兰州参加同学聚会之机,来我家做客,那年我们67岁。</h5> <h5>已是五年前的事了。</h5> <h5>在我家。</h5> <h5>在我家。</h5><h3></h3> <h5>在我家。</h5> <h5>🌹🌹🌹🌹🌹🌹🌹🌹🌹🌹🌹🌹🌹🌹🌹🌹🌹</h5> <h5>2009年08月16日</h5><h5>十年前,兰州,原兰州西北中学高六六届三班同学聚会。</h5> <h5>合影留念。</h5> <h5>唐北育的笔记本电脑,随身携带,走哪儿带哪儿。</h5> <h5>同学情深。</h5> <h5>欢聚一堂。</h5> <h5>老友重逢。</h5> <h5>来自深圳的唐北育,来自西安的李恒力、王云飞,来自绵阳的路红和兰州的老同学聚会。</h5> <h5>在兰州中心广场合影留念。</h5> <h5>广场合影。</h5> <h5>2009年08月19日,回兰州参加西北中学高六六届三班同学聚会,事后来到我家小坐,时年62岁。</h5> <h5>2009年08月19日</h5><h5>唐北育和我全家人合影。</h5> <h5>🌹🌹🌹🌹🌹🌹🌹🌹🌹🌹🌹🌹🌹🌹🌹🌹🌹</h5> <h5>2000年05月04日</h5><h5>来兰州,和同学聚会。时年53岁</h5> <h5>2000年05月04日</h5><h5>兰州中心广场合影。已是十九年前的事了。</h5> <h5>🌹🌹🌹🌹🌹🌹🌹🌹🌹🌹🌹🌹🌹🌹🌹🌹🌹</h5> <h5>1989年02月08日(农历正月初三),唐北育在兰州煤炭设计研究院工作时,单位分了新房,同学马正亮、朱鹏、马德福来到他的新家暖房。那年我们都是42岁。</h5> <h5>🌹🌹🌹🌹🌹🌹🌹🌹🌹🌹🌹🌹🌹🌹🌹🌹🌹</h5> <h5>1987年05月01日,部分中学同学在兰州聚会,时年40岁。后排左三是唐北育,地点:兰州医学院。</h5> <h5>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四位男生。</h5> <h5>🌹🌹🌹🌹🌹🌹🌹🌹🌹🌹🌹🌹🌹🌹🌹🌹🌹</h5> <h5>1963年07月10日,初中毕业集体合影,那年我们都是16岁。站立者前排右一是作者,右二是唐北育。</h5> <h5>唐北育高中毕业照(1966年7月),时年19岁。</h5> <h5>马德福高中毕业照(1966年07月),时年19岁。</h5> <h5>1968年11月~1971年09月(21~24岁),在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插队三年。</h5> <h5>1968年11月28日(21岁),马德福到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下乡插队一年。</h5> <h5>1970年01月~1978年03月(23~31岁),马德福返城后在基层文化馆任美术干部。</h5> <h5>上大学时的唐北育(1978年03月~1982年01月)。</h5> <h5>唐北育大学毕业照(1982年01月),时年35岁。</h5> <h5>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h5> <h5>报考大学时的马德福(1977年12月),时年30岁。</h5> <h5>“理工男”</h5> <h5>“理工男”</h5> <h5>在深圳外资企业。</h5> <h5>在深圳外企工作。</h5> <h5>认真工作,一丝不苟。</h5> <h5>和公司香港老板游香港。</h5> <h5>回到大学母校,”西安矿业学院”已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h5> <h5>1977年12月,恢复高考,唐北育的高考成绩:政治76、语文90、数学99+10、理化98+5,总分363+15,平均90.8+15。这是数学试卷,堪称“文物级精品”。我的高考成绩是:语文78、数学98、政治85、史地90,总分:351,平均:87.75。</h5> <h5>小资料:老三届(摘自百度)</h5><h5> 老三届是指中国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在校的1966届、1967届、1968届三届初、高中学生。当时在中学的初、高中学生因文革造成在学校的堆积,到1968年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中学生同年毕业的奇景,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危机。因此老三届离校后基本都当了知青,并且将此前以农场(含兵团)模式为主的上山下乡改变为以插队模式为主。<br> 老三届大都出生在共和国创立前后,他们的成长经历了反·右、大·跃·进、庐·山·会·议、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中苏论战和文·化·大·革·命。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发展与挫折并存,光明与黑暗并存,进步与专制并存的特殊时期。老三届的青少年阶段处在中国社会矛盾突出,党内斗争异常的历史阶段,也是新中国二十世纪罕见的阶级斗争暴风骤雨年代。</h5><h3></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附 : 大学同学宋鼎立先生《题学兄马德福先生“加精”美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无端枉掷十华年,握管凝神已恍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清渭浊黄同旧梦,南疆北国各新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达人美品频佳制,学霸英风自壮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返正当时谁首唱?川公姓邓讳希贤!</span></p> <h5>🌹🌹🌹🌹🌹🌹🌹🌹🌹🌹🌹🌹🌹🌹🌹🌹🌹</h5> <h5>谢谢观赏!</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