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室外冰雨疏落,寒气袭人,我掩门卷帘,只需借着柔和的灯光,就可以读书。都说一个人要开阔视野,更新知识,就要多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也有良朋知己。可我却不想翻读,只想静静地和它们对视,在浅淡的意识里,反而悟出了人生的哲理。</h3> <h3> 柔和的灯光下,映入我眼帘的是这么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苏东坡被贬黄州,在野外偶遇风雨,所填的一首词。词牌也特别,为《定风波》。冰雨是那么的善解人意,它知我今日,会品读苏子的词。我喜欢苏子词中雄阔豁达的意境,更欣赏他悠然淡泊的情怀。只有他,才可以在风雨的逆境中,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只有他,才可以在坎坷的经历中,随遇而安,笑对人生。</h3> <h3> 平生最爱苏东坡。似乎我们在生活中所有的体会和感悟,都能从苏东坡的诗词中找到寄托和呼应。我们可以感受到“不思量,自难忘”,也能感受到“老夫聊发少年狂”;我们可以感受到“也无风雨也无晴”,也能感受到“人生几度悲凉”。上天赐予他惊世的才华,却不肯给他施展才华的舞台。惊世的才华伴随着寂寞和痛苦,又成就了他的伟大。苏东坡神一般的存在于天地间:他游山玩水,寄情于天地万物;他广交朋友,在心灵交合中开辟精神彊土;他救贫扶弱,常怀悲悯之心;他吟诗赋词,宣泄豪情与诗意;他发掘美食,享受世俗之乐;他参悟古人,学会豁达处世。他随遇而安,无所不能,开创了跨时代的审美与情操,成为历史长河中永远无法复制的经典。<br></h3> <h3> 我和苏东坡,相隔千年的时空。他是否也会同我这般,时常捧着一本书,只是捧着,却不读。是否同我一样,买上几册书,其实里面的内容知之甚少。我知道,他是腹有诗书,而我却胸无文墨。我甚至以为,可以不依附文字,就能与他境界相通。</h3> <h3> 其实我错了,东坡先生的人生意境是一册我永远无法识别的草书,寥寥数行,删繁就简,那般轻易,抒尽平生。而我,顶多是几行小楷,自以为可以学得几分苏子的瓢逸,却在人生的风雨中,闪闪摇摆。</h3> <h3> 合上眼,就听到风雨穿林打叶声,一个风骨俊逸的老者,竹杖芒鞋,在风雨中前行,从容淡定。片刻,风停雨歇,山头斜阳已相迎。待回首,看来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升华了整首词,人生的哲理也喑藏其间。</h3> <h3> 大自然晴雨转变,季节轮回,太过寻常,而人世的风云变幻,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当一切看淡放下时,或许人生真的可以无喜无悲,成败两忘。无论东坡是否做到,至少他的思维已超然到这样一个空间。这份透彻与淡泊,纵使无法改变命运,却感化了万千世人的心境。</h3><h3> 人这一生,不过烟波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