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b></h1><h1><b> 三、日据时代的建筑遗迹</b></h1><h3>日本占据台湾长达半个世纪,虽然1945年归还我国后时光已流转了70多年,但日本占领时期留下的印记却比比皆是,其中最直观的就是日据时代修建的各类建筑及遗址</h3> <h3><b> 淡水长多田荣吉故居</b></h3> <h3>典型的日式民居</h3> <h3>室内宽敞高阔,夏季凉爽宜人</h3> <h3>庭院</h3> <h3><b> 北投文物馆</b></h3><h3>以及北投温泉博物馆都是典型的日式建筑</h3> <h3>淡水和北投都有很多日式建筑,包括前面介绍的张学良故居</h3> <h3></h3><h3><b> 林田山林场</b></h3><h3>位于花莲的林田山林场是日据时代建立的台湾第四大林场,至今完整保留着各类日式建筑,包括车间、库房、修理厂,运送木材的机车、铁路、高架铁道,以及职工宿舍、食堂、医务所、粮店、副食店和幼稚园等,采伐、运输、加工、生活、医疗,娱乐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俨然是一个功能完整的小社会。</h3><h3>现辟为林田山林业文化园区,是花莲花东纵谷线上的热门景点之一</h3> <h3>厂部</h3> <h3>机车</h3> <h3>伐木场景</h3> <h3>厂房</h3> <h3>车间</h3> <h3>生活场景</h3> <h3>医务所场景</h3> <h3>木雕馆</h3> <h3>以前的宿舍现在改为茶舍</h3> <h3>在深山老林里住在这样的小木屋,真是休闲养老的好地方</h3> <h3>旭东亭,风光山色,一览无余</h3> <h3>山林美景</h3> <h3>遐思</h3> <h3><b> 台中日据时期的建筑</b></h3><h3>在日本占领时期,曾向台中市大量移居日本侨民,因此这里日据时期的建筑非常多</h3> <h3> 台中旧火车站</h3> <h3>近景</h3> <h3> 台中州厅</h3> <h3> 市役所</h3> <h3> 台中刑务所演武场</h3> <h3>刑务所最初是监狱</h3> <h3>现改为道禾六艺文化馆</h3> <h3>射箭练习场</h3> <h3>古器乐室,茶艺室,书道</h3> <h3>庭院</h3> <h3> 著名的宫原眼科</h3> <h3>一层门面分别改为信用社</h3> <h3>食品店</h3> <h3><b> 鹿港的日式火车站</b></h3> <h3>站台与火车头</h3> <h1><b> 四、教育与文化艺术</b></h1> <h3><b> 绿岛国民小学</b></h3> <h3>教学楼</h3> <h3>漂亮的运动场</h3> <h3><b> 鹿港国民小学</b></h3> <h3><b> 台东市东河乡都兰原住民小学</b></h3> <h3><b>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b></h3><h3>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简称北一女,创办于1904年,是与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并称台湾最好的高中学校</h3> <h3>光复楼</h3> <h3>门楣上“礼义廉耻”的匾额为蒋介石所题</h3> <h3>一层的教学区与荣誉室</h3> <h3>后面这座楼叫学珠楼,学生们正在操场上体育课</h3> <h3><b> 市立淡水国民中学</b></h3> <h3>位于新北市淡水区,创办于1946年</h3> <h3><b> 私立淡江高级中学</b></h3> <h3>简称淡江中学,是台湾省一所著名的中学,历史悠久,由马偕之子创办于1914年,原来是长老教会培养传教士的教会学校</h3> <h3><b> 真理大学</b></h3> <h3>真理大学由马偕创办于1882年,最初名为理学堂大书院,后又改为淡水工商管理学院,是一所基督长老教会私立大学,也是台湾第一所高等学府<br></h3><h3></h3> <h3>真理大学分为南校区和北校区两部分</h3> <h3><b> 台湾大学</b></h3><h3>台湾大学位于台北市,创办于1928年,其前身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所建立的台北帝国大学,为当时日本建立的九所帝国大学之一。1945年台湾光复后改为现名,是台湾排名第一的综合性公立大学,素有“台湾第一学府”之称,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学术声誉。但校舍年久失修,略显陈旧</h3><h3>台大行政楼</h3> <h3>教学楼</h3> <h3>在台大即将举办的企业招聘会</h3> <h3>企业使出浑身解数,招揽人才</h3> <h3><b> 东海大学</b></h3><h3>东海大学位于台中市,创办于1953年,是台湾光复后的第一所私立大学,校园内有造型别致的路思易教堂和明珠般的东海湖,享有“台湾最美大学”之盛誉</h3> <h3>构思巧妙的路思易教堂,由贝聿铭设计,东大的地标性建筑</h3> <h3>像一本书矗立在大地上,寓意着知识的力量</h3> <h3>犹如童话世界</h3> <h3>使游人和大学生流连忘返</h3> <h3>瞧这位胖姑娘,再粗的树也藏不下呀</h3> <h3>东大明珠——东海湖</h3> <h3>繁花吐艳</h3> <h3>湖心的东美亭是为纪念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而建</h3> <h3>伊甸谧园</h3> <h3>全景画卷</h3> <h3>这是什么造型呀?“七彩织锦”?</h3> <h3>喷泉夕照</h3> <h3><b> 诚品书店——台湾的文化名片</b></h3> <h3>诚品书店创办于1989年,书店秉持人文、艺术、创意、生活的宗旨,发展成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复合式经营模式,是台湾最成功的创意文化产业之一和宝岛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在香港和大陆的苏州、深圳、上海等地开有分店<br></h3> <h3>创始人吴清友</h3> <h3>书店吸引了众多海内外读者</h3> <h3>书店出品的社科类图书</h3> <h3><b> 台中国家歌剧院</b></h3> <h3>台中国家歌剧院由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设计,以人类最原始的洞穴概念为设计原素,成就了这款世界独一无二的美声涵洞曲墙建筑,被誉为台湾最美的当代艺术精品。如果说台北101大厦是台湾的建筑地标,那么它就是台湾的文化艺术地标。<br></h3><h3><br></h3><h3>该建筑有三大突出的特点:一是曲墙设计,二是水幕防火设计,三是无空调通风调温设计。歌剧院外观呈几何造型,似三把竖起的大提琴,剧院内部是管状变化结构空间洞穴,高大、宽广、壮观。这是一座曲墙、无柱、无梁的混凝土建筑,全院有58个"曲墙",称为"美声涵洞",配合照明及自然光的变化,参观者会听到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感受。 剧院同时还运用了水幕防火设计,在建筑的内部结构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曲面,就连所有小组件形状都不一样。</h3><h3><br></h3><h3>剧院内部有2009席的大型剧场,800席的中型剧场和200席的实验剧场各一座,及艺术沙龙、文创产品展卖区、休息活动区和饮食区。建筑共有六层,一层是售票厅和各种演出入展览、艺术讲座的宣展大厅,二层是演出剧场的入口和休息区,五层是文创产品展示区,六层是空中花园。进入剧院无需门票,除了小中大剧场都可随意参观</h3><h3></h3> <h3>歌剧院正面为三把大提琴造型</h3> <h3>一层面积巨大的洞穴式大厅</h3> <h3>高大的洞穴式大厅,极具震撼力</h3> <h3>体验洞穴的感觉</h3> <h3>整座建筑采用自然通风调温设计,节能环保</h3> <h3>巨幅演出广告</h3> <h3>二层休息大厅高挑的洞穴造型和装饰</h3> <h3>洞穴之光</h3> <h3>圆润的洞柱,柔和的灯光,暖色调的图饰</h3> <h3>五层的艺术沙龙和文创产品展卖区</h3> <h3>全景式落地玻璃窗</h3> <h3></h3><h1><b> 五、荣军服务与''荣民''社会</b></h1><h3>荣民是''荣誉国民''的简称,统指国军大陆籍退伍老兵。1949年两百万国民党军政人员败退台湾后,相继有60万大陆籍老兵退役(荣民)。为妥善安置这些荣民的生活、养老和医疗,国民政府相继为他们建立了眷村、荣民之家和荣民医院,由此形成了以大陆人为主体、有别于台湾本省人的荣民社会和荣民文化圈</h3><h3><br></h3> <h3><b> 台北国军英雄馆</b></h3> <h3>这是台湾军方开办的军人之家和招待所,不仅台北,在台湾从南到北各大中城市以及金门都有国军英雄馆,可为军人及其眷属提供住宿、聚会和联谊等活动的场所。非军人也可入住,但不享受价格优惠</h3> <h3>接待大厅的武器模型</h3> <h3>展示着国军的“光辉历史”</h3> <h3><b> 荣民总医院</b></h3><h3>台湾荣民总医院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先后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地建立了多家荣民总院分院。荣民总院集中了台湾医疗资源的精华,是台湾医疗设备、条件、技术和科研力量最强的医院之一。最初只为台退役和现役军人服务,现已对全社会开放。荣民总院在台湾医疗卫生体制中,与台大医院、三军总医院、台塑集团私立长庚医院和基督教马偕纪念医院并列为台最高级别的“医学中心”</h3> <h3>台中荣民总医院</h3> <h3>门诊大厅</h3> <h3><b> 眷村</b></h3><h3>台当局为了安置大陆退役老兵,先后一共建立了 879 个眷村,遍布台岛各地。演艺明星邓丽君、林青霞,作家龙应台,台湾首富郭台铭,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和政坛新星韩国瑜等都是眷村子弟</h3> <h3>这是位于台中市的彩虹眷村,邓丽君度过童年的地方</h3> <h3>现开辟为供游人参观的旅游景点</h3> <h3>五颜六色,如人间彩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