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听课随想

子叶

<h3> 2019年12月18日上午,我校语文老师到二十五小观摩了霞山区教育局教研室举办的霞山区“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童心课程的探究”课例研讨活动,以下是我们老师的一些心得体会:</h3> <h3>  用童心让课堂活跃起来</h3><h3> ——听《道德与法治》课心得体会</h3><h3> 梁文静</h3><h3> 昨天上午,我有幸参加由陈艳华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举办的“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童心课堂的探究”课例研讨会,三位老师执教的都是一二年级的课程,由于我需要负责签到,只听到祝媚和冯春燕两位老师的课,祝媚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的《别伤着自己》,冯春燕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家排好队》,两位老师上得很精彩,让我收益颇丰。</h3><h3> 两位老师都能切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的活动都非常富有童心,如,祝媚老师上课伊始,播放动画片《熊出没》,引出“森林起火”的安全事件,由学生熟知的《熊出没》动画片引入本课学习的内容,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过来。在上课时,祝媚老师还引导学生想一想,在家里可能会有哪些危险发生?这一问题提得非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出生活中发生危险的可能,提高安全意识,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让品德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之中。当看到冯春燕老师打扮得青春得体,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走上讲台时,我就猜,这位老师在课堂上和孩子相处一定很融洽,果不其然,学生都很喜欢她。冯老师的课堂表演趣味很浓,六个表演项目激发了同学参与课堂的热情,特别是冯老师还实行课堂奖励模式,让学生更乐于积极表现,课堂气氛更活跃了。但这里我觉得,这里表演活动设计得有点多,有些内容有重复,可删减。</h3><h3> 接下了的评课环节,三位教研员独到的见解,让我更明白了该如何去听课,如,王秀春老师讲到祝媚老师执教的《别伤着自己》这一堂课时,提到老师要关注危险是如何发生的,让学生纠正自己不恰当的行为,学会规避危险,别伤着自己,提高了安全意识,达到了我们的教学效果。最后,梁莉莉校长和薛主任进行总结性的发言,精辟独到,完美!</h3><h3> 用童心让课堂活跃起来,让课堂更贴近童心,走进道德与法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h3> <h3> 听课有感 </h3><h3> 肖婷</h3><h3> 《大家排好队》《别伤着自己》《班级生活有规则》三个课时教学设计过程完整,思路清晰。《别伤着自己》里边原课文当中包含了如何正确与身边的花草接触,避免自己的伤害。同时里面是使用走迷宫的情景,一环一环的判断有哪些危险,从而避开危险,最后成功到达终点。教学的老师可以尝试结合以上两点,在引导学生回答的更明确一些,例如可以讲是具体的情景,在受伤的时候,小伤口如何使用创可贴?又或者是演示逃生,如何正确地报119火警?除了会一定的防火知识,要让学生牢记自己发生火灾的所在的位置,以及联系电话。</h3><h3> 《班级生活有规则》学生对“规则”对规则这个词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教学的老师通过利用一些规则在课室当中,让学生体会规则的普遍性,设置教学环节“文明之屋”从认识规则再到制定规则,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h3><h3> 《大家排好队》课堂当中使用奖励铅笔放在笔筒的计分方式,比较好的调控课堂。同时在踩踏事故方面,老师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下,如果在排队过程中发生意外,例如有学生掉了鞋带,或者是突然摔跤,其他的学生可以帮忙让他们转移到少人的地方,绑好鞋带或者查看是否受伤。</h3><h3> 经历过了听课以及专家领导们的评课,教学时围绕教学目标教学,还需要适当参考优秀案例和教学片段,以提高教学效果。</h3> <h3> 听课随笔(陈瑞芬):2019年12月18日早上我们全体语文老师到25小观摩区教育局组织的“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童心课程的探究课例研讨活动”,听课后我受益匪浅,最忘不了的是最后专家点评环节,使我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认识又加深了。我明白了核心素养要求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为社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康生活习惯与生活情趣以及具有生活中必备的品格与修养这样的人,而且经过七小梁莉莉校长的解读,我明白了为什么“道德在前,法治在后”,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茅塞顿开了!</h3> <h3>2019年12月18日听课后感(刘超妹):</h3><h3> 在周三的上午,我校语文老师到二十五小观摩了霞山区教育局教研室举办的霞山区“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童心课程的探究”课例研讨活动,本次课例共有三节,第一是二年级上册的《班级生活有规则》,第二节是一年级上册的《别伤着自己》,第三节是二年级上册的《大家排好队》。这三节课打开了我视野,开阔了我的教学思维,让我不由自主地感叹“原来道德与法治,可以这么有趣,还可以有这么多种形式的教学,果然是童真,童趣无比!”</h3><h3> 这三位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的引导作用。其中多次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学习模式。《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课的老师不仅仅是备教材,更多的是备学生,老师准备的教学资源都是来源于本班的学生的日常行为,学生一看到自己的照片,立马就兴奋起来,这说明在学习不仅仅只是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上随处可见的事例更加具有教育意义,更加贴近孩子的真情实感。在《别伤着自己》一课中,我觉得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老师采取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光头强的人物来进行导入。在《大家排好队》一课中,授课老师采取情境表演的形式来进行讲授,尤其欣赏的一点是她的情境表演还是同一件事情,不同行为的对比表演,可以让孩子一下感受到排队与不排队之间的差别,从而知道在生活中大家要遵守什么样的规章制度。</h3> <h3>  《道德与法治》听课体会</h3><h3> 杨柳</h3><h3> 周三,我们全体语文组的老师参加了霞山区“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童心课程的探究"课例研讨活动。我也很幸运在活动中聆听了三节课,课后还听了名师点评,真是受益匪浅,浅说我的学习感受。</h3><h3> 在教学中:</h3><h3>1、三位老师的三节课都以孩子为中心,以生活以为基础。</h3><h3>2让学习回归生活。</h3><h3>3、创所体验学习中。</h3><h3>4、认识和能力提升,抓住低年级的特点。</h3><h3>从多媒体、动画片、玩游戏和情景表演引</h3><h3>导,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目标明确,环</h3><h3>节设计巧妙。</h3><h3> 我在以后的教学路上要不断磨练自已,向</h3><h3>她们学习,争取完善自已。谨记“立德树人,</h3><h3>立心为本"。</h3><h3><br></h3><h3><br></h3><h3><br></h3> <h3><br></h3><h3><br></h3><h3> 听课随笔</h3><h3> 李明丽</h3><h3> 2019年12月18日上午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听了三节由陈艳华名教师工作室成员老师执教的很有探讨价值的一二年级道法研讨课。三节课分别是《别伤着了自己》、《大家排好队》、《班级生活有规则》。三节课各有特色,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班级生活有规则》,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课堂活动中让学生谈身边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师呈现的图片,都是来源于学生日常班级生活中的剪影,这更走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有所感,有所思,从中实现学习与成长的正在发生。当然从中可以看出执教老师是教学的有心人,关注学生平时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细节,备课素材意识强。</h3><h3> 评课过程中,薛茁主任针对道法课堂教学提出“引导与探索”的两点具有概括性与本质性的体验式课堂教学要求。“引导”指的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探究”指的是教师要创设情境,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技能。这引起了我的深思,一节成功的道法课应该是让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正在发生的,是对学生的未来有积极影响的,这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这也离不开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和教学设计的巧妙性。</h3> <h3> 《道德与法治》听课随笔 </h3><h3> 孙悦丹</h3><h3> 2019年12月18日上午听了由陈艳华名教师工作室三位老师所执教的道法研讨课,这三节课让我对道法课程又有了新的认识。我最喜欢冯春燕老师执教的《大家排好队》,冯老师采用六个来自学生日常生活的情景表演,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获得了价值取向。最让我佩服的是冯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无论学生怎样放,冯老师总能及时把学生拉回课堂,这样收放自如、活而不乱的课堂让学生们真正无负担地学习,在快乐中掌握知识。</h3>

老师

学生

课堂

法治

教学

听课

别伤

童心

道德

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