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滋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培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勤劳勇敢的品质。余氏家族也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武威郡-忠裔堂《余氏宗谱》八修颁谱大会,于2019年12月22曰冬至,在合肥市肥西相国秀水大酒店隆重召开,家住六安的余氏兄弟六人早起,迎着冬日的晨雾,驾车赶往合肥市肥西颁谱会场,驱车行驶约俩小时,上午9点到达目的地肥西相国秀水大酒店。来自安徽桐城新店,余楼,庐江金牛,舒城,铜陵,安庆,枞阳义津,宣城向阳,合肥花岗,寿县,六安苏埠及其他地区的余氏宗亲,200余人共聚一堂,怀着敬畏虔诚之心,为忠裔堂余氏祖先上香。祈福国泰民安风条雨顺,五谷丰登,家族兴旺!传承祖训,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分享《余氏家族》八修续谱委员会取得的丰硕成果。参天大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根溯源余氏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42位的大姓,现有人口约700万,同宗同源同心同向,分布在全国各地,占全国汉族人口0.41%。弘扬民族历史文化,余氏家族在中华大地生生衍衍延绵不绝。 </p><p class="ql-block"> 此次颁谱,是光绪27年(公元1901年)七修谱后的八修续谱。中间因社会发展岁月动荡战火纷飞,几次续修屡遭挫折未果。悠悠岁月,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一晃过了118年的漫长岁月,改朝换代颠沛流离,余氏族人几经迁徒展转,世间苍桑风雨的荡涤。余氏族人在全国各地自强不息,顽强生存繁衍发展,孜孜不倦的追寻,坚韧执着的意念,勤劳善良的品德,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而今逢盛世,国泰民安人心思源,同心协力,才有今天余氏家族八修颁谱大会的圆满召开。特别是余氏八修续谱委员会,自2012年成立至今,会长余明生,副会长余先俊,秘书长余旭初等12位余氏族人。不辞辛劳,任劳任怨,捐资尽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寻根求源,登记编辑所付出的心血苍天可见,族人皆赞,劳苦功高!经历了8年收集寻源和艰难跋涉,上北下南奔走东西,天道酬勤,终于完成了这次跨度118年的时间续谱接续工作。余氏宗亲一致称赞八修续谱委员会成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使得这次跨年之长,难度最大的八修续谱工作圆满完成。特别是德高望重的副会长余先俊前辈,年岁已高,仍积极捐款主修,任劳任怨担负着繁重的编辑撰续重任。用心竭力善始善终功德圆满。令全体余氏族人敬佩。祝愿祖国繁荣富强,祝愿余氏家族繁荣兴旺!此次颁谱共138部,老谱48部,新续谱90部。余氏宗亲新增续了2700余人。 </p><p class="ql-block"> 余氏家族新派行辈,绍复(福)先人(仁)志,宗支啟后昌,文章千载盛,诗礼万年香。这也是一首五言律诗。读来抑扬顿挫,寓意深长,从中看出余氏先人饱读诗书,重家重教。知书达礼,家族文化告诫子孙后代,耕读传家,忠孝传后,明礼诚信,功德照彰,团结互助,保家卫国,勤劳本业,发扬光大。忠孝传家德为本,仁义处世信当先。金玉满堂家兴旺,洪福齐天富贵长。发掘民族文化瑰宝,传承先祖品德,让中华民族风大放异彩。</p> <h3>肥西相国秀水大酒店彩虹拱门气派宏伟,礼炮车排列俩边,空中飘荡巨大红幅,热烈祝贺武威郡——忠裔堂《余氏宗谱》八修颁谱大会圆满成功!门前一派喜气洋洋。余氏家族宗亲满怀喜悦,陆续到达会场。</h3> <h3>礼炮车</h3> <h3>礼炮车</h3> <h3>酒店正门大厅</h3> <h3>余氏宗亲参会人员登记。</h3> <h3>祭祖大典主会场</h3> <h3>我在此留个影作为见证。</h3> <h3>会场主持人浑厚的男中音,宣布余氏祭祖大典开始。礼炮齐鸣,余氏宗亲起立肃静。</h3> <h3>余明生先生八修续谱委员会会长致词!</h3> <h3>副会长余先俊先生也是此次汇谱主编,向大家阐述此次续谱工作历程。无私奉献功不可没!</h3> <h3>主祭,副祭,从祭向先祖参拜大礼,三叩首。</h3> <h3>副会长余先俊先生主持颁谱。</h3> <h3>颁谱现场。</h3> <p class="ql-block">余氏先祖</p> <h3>余氏先祖画像。</h3> <h3>余志会家厅堂</h3> <p class="ql-block"> 元朝左承相余阙,字廷心(1303年——1358年)生于庐洲,(安徽合肥)元末武职官吏,先世为武威(西夏)唐兀人。自幼丧父,从小勤学聪慧,博学多才,文武双全,刚正不阿。青年就奉朝做官。后奉诏进京在翰林院为修撰。出任湖广省左右司郎中。元末红巾军造发,余阙升任元帅,驻守安庆,带领官兵把守城池。守城平叛。英勇善战,临危不惧,亲自迎击,拼斗中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缺,身附重伤,威武不屈,引刀自刭。满腔热血,忠心报国。时年56岁。著有《青阳集》传世,所属妾人怀揣幼儿不忍,放置井台旁,纵身跳入井中,随夫君而去。官兵见元帅已去,心灰意冷,突见城中火起,眼看城池难保。点火自焚以身报国。满门忠魂,可歌可泣。在众亲们护卫下,遗留一幼子余渊,护送城外远走他乡,把幼儿余渊送入好人家扶养,保存了余阙的血脉。以后隐姓埋名,长大成人得以血脉传承。故余渊就是余姓的祖先。而后历代先人延绪衍生的余氏子孙后代,遍布全国各地,延绪繁衍生生不息,发扬光大,家族兴旺,发展壮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