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抽烟

陈祖平

<h3>首先郑重声明,我不抽烟。</h3><h3> 当然,偶尔在酒席上疯一下,抽上一支,应该不算是有犯罪前科吧。记得有一次,几个毕业了三十来年的学生,专程来看我,请我喝酒。喝到尽兴时,有学生让我抽烟,我再三推脱,可还是经不住他们几个的威逼利诱,只得接上。这下好了,他们仿佛发现了新宇宙,一个个端起手机,说是留下精彩瞬间。我呢,借着酒力,摆足姿势,吞云吐雾。那照片发到他们的同学群里,我哪有个老师范儿,活脱脱烟鬼一枚。</h3> <h3>我不抽烟,但我不反对抽烟。广告说,抽烟有害健康,我不怎么信。看那些爱吸一口的,不都活得滋滋润润,潇潇洒洒,命拽得很呢。</h3> <h3>曾有学生勾勒班上老师的不同特点,说有三″香"。哪三″香"?药"香"、酒香"、烟"香"是也。说真的,我挺同情那些"烟香"的老师。两堂或是三堂课连轴转,他们心无旁鹜,置烟瘾于度外,揽课堂于胸间,游刃有余,着实蛮拼的。不过,他们自有妙策,那就是,绝不拖课。拖课?见鬼去吧。下课铃声一响,他们赶紧息鼓收兵,直奔廊下,狠命吸上几口。烟雾袅袅中,他们会心一笑,有课间,真好。</h3> <h3>同事小朱(其实也不小,五十出头了,只是叫习惯了),喜欢抽烟,不爱喝酒。一喝酒就上脸,多喝了几口,脸就像关公似的。记得有一次,我去阅览室。阅览室在顶楼,空荡荡的,几乎无人问津。在阅览室门前,我看见栏杆下方一小下水口处塞着几个烟头。难不成是哪个学生偷偷上楼来过个瘾?不一会儿,下课铃声响了。小朱是踩着铃声来到阅览室的。手指夹着烟,烟头上的火星一闪一闪。上二、三课,上来放松放松,小朱说着,吸上一口,神情惬意。<br></h3> <h3>这是课间操时间,有足够的时间放松。舞还跳吗,我问。跳舞是他的强项。一说跳舞,他身子一挺,左手伸直,右臂作搂抱状,随即三步四步起来。</h3><h3> 很快,烟抽完了,他走到廊下,弯着腰,把烟头嵌进下水孔里。哈哈,逮个正着,差点儿误会学生了呢。等攒满了,再弄掉,小朱笑了笑。唉,诺大的阅览室,偏没一个放垃圾的地方。还好,那小小的下水口,顺带安置几个难民,物有所值,它偷着乐呢。</h3> <h3>有抽烟,就有戒烟。戒烟毕竟不是戒毒。千难万难,戒毒最难。世上有戒毒所,而无戒烟所,可见,想戒烟,应该不会″此恨绵绵无绝期"。我见过许多″说"(注意,不是″想")戒烟的人。咳嗽了,说戒。痰多了,说戒。身体微恙了,说戒。可总是口是心非。″戒"字还没说完,烟头已经点燃。戒烟,下辈子吧。</h3> <h3>在这一点上,我的徒弟海涌可谓最有定力了。一烟在手,绝不言戒。一生就这么几个嗜好,戒了,活着还有啥意思。海涌喜欢看书,没有烟抽,那看书的味儿该淡多少。</h3><h3> 身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缺,手机和烟。一包十来块钱的烟,与老师的身份匹配。在他的办公桌上,最醒目的,就是一个小圆筒,里面安安稳稳码着的,除了烟头还是烟头,一个个黑黑的,像极了他殚精竭虑备课时,烙在笔记上的字。</h3> <h3>有人说,抽烟自有抽烟的妙处。我无法理解。一如不读书的人永远无法理解读书的妙趣。</h3><h3> 我父亲爱吸烟。吸烟的妙处是什么?父亲说,就是想吸了。想吸就吸,想喝就喝,这该是生存的一种绝佳状态,自由,不羁,天马行云。父亲抽烟,喝酒,都八十出头的人了,腿不颤,背不驼,哪天不下地干活就瘆得慌。我没有劝过父亲戒烟。有酒喝,他开心,有烟抽,他开心,有地种,他开心。还有什么比开心地活着更好?</h3><h3> 那就抽吧。好好抽烟,好好活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