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阅读】各说各话 畅聊“森林之王”——《狐狸的森林魔法》蒲公英班阅读交流(三)

二师兄疯了

<h3>  阅读有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当变成同伴之间,家人之间交流的话题时,就是最美妙的享受了。</h3><h3> 阴冷的天气无法阻挡我们阅读的热情,期末的临近让我们不得不加快脚步高歌前行。</h3> <h3>  在经过两次交流活动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故事题目中的主人公——森林之王、林业纵队总司令——老狐狸。</h3><h3> 周末提前布置阅读任务,中午发下阅读单准备,我们争取让阅读做到最有效。</h3> <h3>  交流伊始,我们先简单回顾了前两次交流的内容,然后就切入正题了。</h3><h3><br></h3><h3>老师:“同学们,你们在读了《狐狸的森林魔法》之后,都知道书中最大的反派角色就是…”</h3><h3>学生:“老狐狸!”</h3><h3>老师:“那你们对老狐狸的印象如何呢?课前你们已经在这张气泡图上填写过了。气泡图可以帮助我们梳理与某个角色或事物有关的信息,我们科学课上就常会用到它。”</h3><h3>老师:“谁先来说说你对老狐狸的看法?”</h3><h3>上来的几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当然基本上对老狐狸的评价都是负面的。有个同学对于老狐狸的印象直接翻抄了前面的人物介绍,估计这样的人在下面也不少(真如这只狡猾的老狐狸一样爱钻空子)。</h3> <h3>  交流了对老狐狸的印象之后,</h3><h3>老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基本上都有名字,比如兔子叫(穆克),田鼠叫(霍丝娜),大象叫(贝尔塔),小宝贝后来也有了名字,叫(雨果)。而唯一的反派却没有名字,这真是不够公平。你能给老狐狸起个名字吗?”</h3><h3> 教室里热闹了起来:有些人直接取名“狡猾狐”“大坏蛋”“粑粑”…(总之要多难听有多难听,也可见童心之至纯至真。)有的人采用谐音法取名“怀仁(坏人)”“怀弹(坏蛋)”…(这几个的阅读面比较广。)还有的人就直接取名为“杰克”“克里刻丝”…(可能在孩子眼中外国人的名字就应该是有点古怪稀奇的。)</h3><h3>老师继续说:“你知道猫头鹰太太为什么给小宝贝起名为'雨果'吗?你知道历史上雨果是哪个人物的名字吗?”</h3><h3>汪鑫熠:“他是一个作家。”</h3><h3>老师接着说:“是的,维克多•雨果是法国的一位大文豪,有许多举世闻名的著作,这里我就不展开去了,等你们再大一些肯定会读到他写的书的。”(其实是我一时忘了哪些著作是他写的了,好像有《巴黎圣母院》。)那你能猜测到了起名的原因了吗?”</h3><h3>学生:“可能猫头鹰太太希望小宝贝能成为一个作家吧。”</h3><h3>学生:“有可能作者比较崇拜雨果,所以把重要角色的名字用他来命名。”</h3><h3>老师款款道来:“那你的名字呢,有有什么意义在里面?”</h3><h3>陶博艺:“陶是我的姓,博是爸爸妈妈希望我博学多才,艺是希望我有艺术气息。”</h3><h3>吴思涵:“我姓吴,思是爸爸妈妈希望我有自己的思想,涵是希望我有内涵。”</h3><h3>宣梦瑶:“宣是我的姓,梦是妈妈希望我要有梦想,去努力实现,实现的时候要有点艺术的气息,就是'瑶'。”</h3><h3> 一下子,学生变得感性起来。</h3><h3>老师趁热打铁:“对呀,爸爸妈妈给你们取名字的时候都包含了美好的寓意在里头。如果你们是老狐狸的爸爸或者妈妈,你们会给孩子起一个'大坏蛋''狡猾狐''',甚至再难听点。”</h3><h3> 此时教室顿时鸦雀无声。</h3><h3>老师:“现在请你重新考虑给老狐狸起一个名字。”</h3><h3>紧接着就是一阵笔在纸上滑动的声音。</h3> <h3>  要了解一个人物的全貌,当然要了解人物在小说中经历的一切,这时候就要必要使用情节线这个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脉络。</h3><h3>老师:“老狐狸在小说中都经历了哪些事情?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吧。”</h3><h3>老师:“在我们前面的人物简介中说到,老狐狸干坏事没成功,中了魔法变小了,被向月亮发射,结果开始流浪。到了这本书开头第一章,老狐狸怎么了?”</h3><h3>学生:“被雪球砸中了。”</h3><h3>老师:“到了哪里?”</h3><h3>学生:“兔子木屋。”</h3><h3>老师:“接着又怎么了?”</h3><h3>学生:“在袜子底下,被带上雪橇,来到了猫头鹰太太家里,进了储藏室,吃香肠和其他好吃的。”<br></h3><h3>老师:“是的,前面一段时间老狐狸流浪过程中吃也吃不饱,现在他在这里就是一种享受。”</h3><h3>老师:“那之后呢?请你再找找看他到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快速阅读,并记录在阅读单的背后。”</h3><h3>学生开始独立或合作完成老狐狸情节线。</h3><h3>交流完毕,老师接着:“一个任务就有一条情节线,人物多了,就可以组成情节树或者情节网了,小说的故事就会更加复杂,故事情节也会更加清晰。下一次你们在看其他人物的行为。”</h3> <h3>  接下来的活动环节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故事细节大考验”和“情节再现”。不少学生举起的手就放不下了,都期待在这一环节中,证明自己有好好看书的。</h3> <h3> 通常在故事或小说中,反面人物的最终结局都是失败下场的,极少有成功的情况,例如《纳尼亚传奇》中的女巫、《魔戒》中的魔王索伦、《基督山伯爵》中的众诬陷者等等。而本书中,作者最后安排老狐狸的结局是“他回家了”,不同于学生以往所看的“坏蛋”下场。因此让学生尝试给老狐狸一个自己认为满意的结局,再来重新思考作者的意图,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除了善恶是非观之外的人文主义的情感熏陶。</h3><h3>老师:“刚才交流之前,我们自己给老狐狸安排了一个结局:有的同学嫉恶如仇,给老狐狸安排了一个悲惨的结局,有被火烧死的,被扔向太阳的,又变小了,重复苦难,甚至有的人让他穿越时空了;有的同学心地善良,觉得老狐狸会悔改了,因此安排和一个比较欢乐的结局,有与动物们成为朋友的,成为大富翁人生赢家的,也有痛改前非的;当然也有同学觉得老狐狸不会悔改,继续策划行动,有的安排他行动成功,有的安排他行动失败。”</h3><h3>老师:“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安排老狐狸的结局的?”</h3><h3>师生齐读第十四章最后一个自然段。</h3><h3>老师:“说说你觉得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想法。”</h3><h3>学生:“这里没有说好也没有说坏,说不定老狐狸回家后就会策划下一次的行动,会在新的书里开始新的冒险。”</h3><h3>老师:“嗯,不错的想法,我也会期待下一本新书的诞生。”</h3><h3>学生:“我觉得这个结局比较意外的,我原先不知道老狐狸还有一个家。”</h3><h3>学生:“我觉得作者是希望老狐狸回家后能好好反思,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下一次会和其他动物做朋友,不再干坏事。”</h3><h3>老师:“说不定哦。我们来看看这个词语'安慰',当老狐狸被缩小流浪了那么久,终于回到家时,他的感觉是怎样的?应该是一种安心的感觉,因为回到家了,心也到家了。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归属。”</h3><h3>老师:“你再去想想看,你原先给老狐狸的结局是否可以适当修改一下。”</h3> <h3>  家,应该是心灵最好的停靠港湾,不论是谁都不能没有家——那个让自己心灵休息的地方。</h3>

老狐狸

老师

学生

结局

阅读

名字

雨果

同学

交流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