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11月10日清晨7:20出发,乘车来到位于塔里法角的轮渡码头,准备横渡直布罗陀海峡,打卡北非摩洛哥。</h3><h3> 塔里法角位于名为“塔里法岛”的小岛(Isla de Tarifa)的东南角,该岛已通过一道堤坝与大陆相连,塔里法角是伊比利亚半岛的最南端,同时也是欧洲大陆的最南端,可以远眺直布罗陀海峡对岸的摩洛哥海岸。</h3> <h3> 塔里法岛又称"鸽子岛"。“塔里法”(Tarifa)的命名来自塔里克·伊本·齐亚德(Tariq ibn Ziyad),这位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将军于公元710年开始进攻西哥特王国,开始了伊比利亚半岛的伊斯兰化进程。</h3> <h3> 塔里法城堡,也叫做古斯曼城堡,是摩尔人统治时期建造的阿拉伯风格城堡,在基督徒夺回后,命名为“古斯曼城堡”,曾是塔里法的军事要塞。</h3> <h3> 塔里法角的这条伸向大海的堤坝,正好处在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分界线上。一边是风急浪高的大西洋,一边是风平浪静的地中海。</h3> <h3> 西班牙塔里法(Tarifa)轮渡港口连接摩洛哥的丹吉尔(Tangier)港口,来往航班由 FRS 以及 Inter Shipping 运营。</h3> <h3> 我们乘坐的德国FRS船运公司运营的轮渡,是只有两层的双体喷气船,下层是汽车舱,上层是客舱。</h3> <h3> 驶出码头后,塔里法岛上的耶稣雕像越来越清晰。耶稣的雕像面朝大海,守护着港口,保佑着直布罗陀海峡上来来往往的船只。</h3> <h3>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全长约90千米,最窄处仅13千米。早年它就被大西洋航海家们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探险船队曾频繁地通过这里而到达大西洋。今日的直布罗陀海峡仍是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航道。</h3><h3> 按照希腊神话的传说,直布罗陀海峡是大力神海格力斯一剑劈出来的!</h3> <h3> 上船后得先到客舱的吧台排队,等着摩洛哥移民官在入境卡上盖入境章。航行时间不长,盖好了入境章后不久就可以看见摩洛哥丹吉尔的Ville港了。</h3> <h3> 摩洛哥(المملكة المغربية)丹吉尔Ville港。</h3> <h3> 丹吉尔。在希腊神话中,这座城市是海王星的儿子安吉建立的,城市的名称本来叫“安吉”,后来逐渐演变成“安吉尔”或"丹吉尔".。</h3> <h3> 丹吉尔(Tangier)是摩洛哥北部古城、海港,位于直布罗陀海峡的南岸,距亚欧大陆仅11到15公里,地处世界海运交通的十字路口,东进地中海和西出大西洋的船只都要从这里经过或停泊,大西洋东岸南来北往的船只也要在这里调整航向。因扼地中海一大西洋国际航线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h3><h3> 港口对着的西迪-布阿比德清真寺。</h3> <h3> 丹吉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最早在公元前6世纪由腓尼基人所建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历史上,丹吉尔曾经多次受到异族人占领,战火一直徘徊在这片土地上。先后占据丹吉尔的有克尔法克尔人、汪达尔人、罗马人、拜占庭人、西哥特人,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占领了丹吉尔,一直呆到了15世纪,其后又先后被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侵占,鲜活地记录着诸多历史纷争。经历了漫长的殖民历史后,这里已鲜有非洲大陆的印记,风情地貌更多融入了阿拉伯和欧洲元素。<br></h3> <h3> 丹吉尔城沿海滨山坡而建,风和日丽,气候宜人,白色住宅、绿色山野和蔚蓝海水交相辉映,是一座风光明媚的海滨山城。</h3><h3> 本来到后安排市区游览,但正赶上丹吉尔国际马拉松比赛,因道路管制而防碍了交通,只好临时改道去了艾拉西小城。</h3> <h3> 艾西拉(Assilah) 是个北非的海滨小镇,位于丹吉尔和拉巴特之间。受地中海文化的影响,整个小城是用深深浅浅不同色调的蓝色粉刷出来的。蓝色的墙围、蓝色的阶梯、蓝色的大门、蓝色的窄巷,面对着蓝色的海洋,好一幅蓝色浪漫的景像。小镇民风恬淡,朴实纯美,而艺术涂鸦又让小镇充满文艺气息,成为摩洛哥网红的蓝白艺术小镇。</h3> <h3> 小镇民宅密集,街巷交错,商铺林立,有《一千零一夜》中的景象。</h3> <h3> 因为临海,空气中似乎闻得到咸咸的大海的气息。 </h3> <h3> 艾西拉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镇,1471年葡萄牙占领丹吉尔后在艾西拉修建了城堡作为海防的军事要塞,艾西拉也逐渐发展起来,并沿袭了欧洲地中海建筑的风格。</h3> <h3> 哈桑二世国际艺术中心。</h3> <h3> 赫尔克里溶洞(Grottes d'Hercule)。它是千百年来海浪冲击岩石自然形成的,已有4000年的历史。由于有直布罗陀海峡是大力神海格力斯一剑劈出来的传说,所以又称溶洞为"大力神洞”。透过洞口可以看到浩瀚的大海,海鸥自由的翻飞在空中。</h3> <h3> 令人称奇的是,从洞穴内向外观望,洞口竟酷似一幅反面的非洲地图,甚至连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都有,因此洞穴又有“非洲之眼"之称。</h3> <h3> 处景生情,让我想起了三毛笔下《哭泣的骆驼》,文中所描述的撤哈拉沙漠就在摩洛哥丹吉尔的南部。</h3> <h3> 斯帕特尔角(Cape Spartel)。斯帕特尔角是摩洛哥的海角,位于丹吉尔以西12公里的直布罗陀海峡入口处,海拔高度约300米。</h3><h3> 斯帕特尔海角上的卡斯巴灯塔。面对辽阔浩茫的大西洋,塔身高耸,隔很远都能清晰可见,夜间塔顶灯光透亮,来往船只都要据此调整航向,这也是著名的地理标志,意味着大西洋与地中海的交汇。<br></h3> <h3> 大西洋与地中海分界线标示。右侧为地中海,左侧为大西洋。</h3> <h3> 丹吉尔城区。因为今天有马拉松赛事,到处挂有摩洛哥国旗。国旗旗地为红色,源自摩洛哥古国早期国旗的颜色,中央有一颗由五根绿色线条交叉组成的五角星,被称为“苏莱曼之印”。绿色是穆罕默德后代所喜欢的颜色,五角星象征人民对伊斯兰教的信仰。</h3> <h3> 摩洛哥特色餐,有人载歌载舞助兴。</h3> <h3> 老城街道上的水果摊。</h3> <h3> 和网红"团游导犬"合影,它每天往返于停车场与港口观景台之间,一旦大客车停入停车场,它就站在车门口等着游人下车,并随游人来到观景台,再把游人送回到车上。</h3> <h3> 丹吉尔古城卡斯巴城堡遗址。卡斯巴城堡为葡萄牙人修建。</h3> <h3> 港口侯船大厅。</h3> <h3> 初识摩洛哥这个异域风情与人文色彩交织在一起的神秘国度,它既有地中海的浪漫,又有阿拉伯风情的国度,讲述着《一千零一夜》故事,也弥漫着三毛和荷西唯美的爱情。到此一游不虚此行!</h3> <h3> 归途,直布罗陀海峡目击太阳缓缓向大西洋沉落,待我们再次踏上西班牙时,留下的只有满天红霞。落日余晖,华灯初放,欧洲大陆最南端的小城再现流光溢彩。大自然从不辜负每个热爱生活的旅者,总是把它最美的一面向我们展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