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父亲病逝了,为此前后忙乱了十几天,今天重回单位,忽然安静下来,感觉生活一下缺失了一大块,心里象掏空一样,空唠唠的。我知道,是父亲走了,永远地走了!这意味着从此我们家庭团聚的餐桌上、全家福的相框里将在核心位置上少了一位亲人,我们就此成了没爹的孩子!</h3><h3> 本来就有失眠的毛病,这几天躺在床上,更是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睡不着干脆就放开思绪,任其穿梭。满脑子全是父亲的画面,还有近期与他有关的生活点滴。象这样有意识集中关注父亲的事,过去少有,甚至是没有,只有这两年为给他看病才尽了一点起码的义务。上河的水总是往下河流,平日里老是被动地接受两位老人的信息,很少主动过问她们的冷暖和需求,即便是这样,她们也总是要表现的小心翼翼,刻意寻找一个合适的时间,生怕打扰到我们。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贵,但一切都晚了!仰望星空,思绪万千,满腔心酸,泪眼婆娑。细想起来,我实在是不孝啊!</h3><h3> 父亲,您一生善良、平和,与世无争,不爱管事,少有发火,习惯于顺其自然,满足于现状,这不能说您不够努力,正是这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您不但收获了“好人”的口碑,而且在旁人眼里,您还是满有成就。您病重的近两个月来,因生活不能自理,显得比较烦躁,对照顾您的人容易发火。为此,我曾有些不解,甚至缺少了耐心,对您进行过数次提示和“教导”,现在想,这是病人生理的一种本能反应,再正常不过。其实您何尝想这样,我能看得出您在竭力地克制,有时实在是控制不住啊!最后一次从老家上来,我雇了外人陪护您,您的性情重归温顺,问您什么,总是一种回答:“怎么也行!”、“由你们!”。现在想,当时对亲近的人发火,其实正是对亲情的一种依靠,对于一个外人,您只有自强,并坦然面对一步步逼近的死亡。</h3> <h3> 所有信息证实,这种病的后期,会转移全身,侵蚀每一个细胞,消耗尽最后一丝精力,您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熬煎。就您给我平时的印象,我已做好了最差的准备,并按照医嘱,从口服到注射,准备了最强的止疼药,但结果全没用上。事实上,越到生命的最后,您表现的越是那样的坚强。陪伴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并没有看到您痛不欲生的那种悲惨场景,反倒是一种出乎寻常的平静。一晚上,您直挺挺坐在那里,甚至脑袋上也没有任何依靠,好似闭目养神,当我发现您的呼吸一下变得微弱,还没反应过来,瞬间您就停止了呼吸,以至于我措手不及,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您用这种超常的坚强和平静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壮丽的句号!我心疼您,也打心眼里钦佩您!</h3><h3> 父亲,您的善良,无需特意刻画,总是表现在不经意之间。记得那天,由于病情的恶化,医院已放弃治疗,我们决定按照您的遗愿,落叶归根,准备把您送回老家,片区环卫工大姐得知这一消息特意来看您。当时尽管您已动弹不得,甚至语言表达也有些吃力,但您还是示意我们把您衣兜里仅有的100元送给这位大姐,您知道环卫工是弱势群体,生活不容易,即便这个时候,您还没忘记对弱者的帮助和善意表达。尽管这位大姐百般推辞没有接收您的帮助,但您的善举不但感动了环卫工大姐,也感动了在场的我们。当送您回家的车出发时,环卫工大姐硬是追了上来,从车窗缝里塞进两小瓶罐头,这是她对好人的一种朴素表达,此时也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礼轻人义重!后来,我将这两小瓶罐头第一时间祭放在了您的灵前,这表达的不仅是亲人的哀思,更是所有得到您善意的人的一种怀念和对您的肯定!</h3><h3> 父亲,您一生辛劳,作为长子,从小就帮助爷爷一家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二十岁就因为箍窑背石料,烙下了终身腰疼的老毛病,以至于给这次得病初期造成了干扰和误判,使病情的治疗耽误了好几个月。为了改善咱家的居住条件,您跟妈一辈子节衣缩食,不停地修窑,后来条件好了,从老家到城里,我又组织了好几次房屋装修和改造,每次都是您风餐露宿照料工地。当时,您的付出我没有太多的肯定,反而因有些活计没有达到我的要求,还把责任推向您,埋怨过您。可现在修好的这些住处,您又能享受几天?为了生计,您从小就自学木匠手艺,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您披星戴月挣点零花钱,供我们上学,应该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您一斧头一斧头砍出来的!(当然母亲也功不可没!)。那时,在春耕夏种秋收的农忙季节,您作为一个硬劳力要起早贪黑下地干活挣工分,在数九寒天十冬腊月的农闲时节,别人拥着袖子晒太阳、谝闲传,您却挑着工具出发,开启打工之旅,而且每年都是大年三十很晚才能回来,不到初七就又出发了。至今,您瘦小的身体挑着那副沉重的木工工具一晃一晃的场景,我记忆犹新,永生难忘。您的干活与做人一样,就是一个实诚,特别是传统木工割缝工艺,是项核心技术,您总是在这方面技高一筹,特别是农村家家户户用的风箱,几乎成了您的独门手艺。慢工出细活,活干细了就得慢一些,用工自然会多一点,如算短期帐,多少会影响到一些生意,但这并没有改变您做活的原则,这是您的性格,也是你一生坚守的底线!</h3><h3> 父亲,您干了一辈子木工,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现代家俱工艺的更新,您的手艺早些年前就被淘汰了,但您做事认真细致的风格永远没有淘汰,您做的最后一件木活就是您和母亲的棺木。本来这是我们作为子女对你们应尽的最后一项义务,但您坚持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由于棺木做好放置多年,外表显得有些陈旧,一度时间,我还有些纠结,考虑要不要在城里新定制一付,反复思谋,最后决定还是用您自己做的。尽管您自己做的用料普通、外形陈旧,但毕竟是您亲手打造的,用起来比较踏实。这点我并没有征求您的意见,想必,您应该也是这样想的。当您病逝从窑洞里移出并打开棺木的那一刻,我看到了殡葬需要的所有小物件一应俱全,此时我五味杂陈,心如刀绞,您辛苦一生,连自己的后事早就准备的妥妥帖帖,真是倾尽所能,我们作为子女的,惭愧啊!</h3><h3> 父亲,您一生省吃俭用,老是吃最简单的,穿最旧的,平时穿的常常是我们顶下来的,在整理您的衣物时,发现几件新衣服一直挂在那里,从来没见您穿过,而且在这些衣服里,几乎没有一件是我给您买的,有的只是我穿过的几件旧衣服,即便是这样,不知是不合身还是您舍不得穿,一直挂在那里。您养了我20年,我竟然在您临终前没有给您买过一件象样的衣服,我该当何罪!您的衣着一贯简单随便,我也就默认应该这样,加之有两位姐姐偶尔给您买,时间一久,我便心安理得,不再考虑。在花钱的方面,您一贯对自己比较苛刻,两年的治疗期间,特别是后来服用靶向药的过程中,得知药价较贵,不能报销,您就多次拒绝,每次都是我已经买了怕浪费,您才不得已用了,直到后来听说药是免费赠送,您才开始配合。您到生命最后一段时间,头脑一直清晰,特别对钱比较敏感,不管谁来看望您,给您的钱都要记下,攒存起来,到一定数量就交给我,我知道,您这是要托我替您还清最后的人情。您自知时间不多,想临终身上带点金器,到另一个世界图个吉利,但您还是不对我直说,只是含蓄地向我寻问价格,如贵了就要放弃,最后还是在弟媳的坚持下,在您不超2000元标准的原则下,配合您实现了这个愿望。现在,捧着您多年攒下的23326元积蓄,对您来说还有什么用呢?</h3> <h3> 父亲,我知道您这辈子就一个爱好,把抽烟与喝酒当作一种的享受,但您从来不用贵的,好像我也从来没有给您买过贵的。有点好酒好烟也是逢年过节,二姐夫孝敬您的,这些您都保存起来舍不得用,好烟换成廉价的自己抽,酒存起来留给重要客人喝,自己喝的都是几十元、甚至几元的普遍酒。您喝酒但不贪酒,每次都是自饮自酌几杯,也没有下酒菜,比较简单。您生病两年来,按照医嘱,加上我严格的监督,您再没抽过一支烟,泯过一滴酒。我知道您看着旁人用,也馋,但您硬是克制住了。去年冬天,老岳父两次来家吃饭,您把您保存的最好酒拿出来招待老亲家,老人喝的高兴晕糊,您硬是自己没喝一口,对于一个爱酒的人,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当然,这也算弥补了我们的一个遗憾,他老人家没过多久就先您而去了。 直到您去世后才听四叔说,在您生命的最后两晚,您避开我向他们讨要一口酒喝,他们出于对您的负责,硬是没有答应。一个生命垂危的人,还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呢?!当时我不知道,也没想到,临终您就这么点要求,还是没有实现,这将成为我终生的一大遗憾。当整理您的遗物时,发现姐夫孝敬您的酒全部码放在您的衣柜里,我怎就没劝您早点用了呢?在您后事的烟酒使用标准上,我与好多家人发生了分歧,我不想这方面标准太高,一方面,低调是我一贯的风格,另一方面,还是在您这里有一种心里的不平衡,此时烟酒用的再好、再多,也是大家用了,装点我们的门面,与您无关。但在世俗面前,我还是让步了,因为大家认为,大家吃好喝好了也是对您的一种尊重和祭奠,全当这样吧!也许您也是这样认为的。</h3><h3> 父亲,您跟妈由于性格上的差异,一辈子争争吵吵,拌了不少嘴,彼此也受了不少气,但我知道,妈爱唠叨,大多时间还是您让着妈。您不太会做饭,但后半生过了不少单身的日子。早些年是妈进城给我们看孩子,您一个人要在家种地,过了好几年单身生活。后来,您为了自由、方便,还有几次是为了照料老家工地,好几次长时间一个人呆在老家。即便是这几年跟妈在一起,由于妈也身体不好,吃饭简单,加上家里人少,您只能跟着将就。算起来,您一辈子并没有跟着我们过几天像样的日子,吃几顿可口的饭菜。尽管您与妈时有争执,但您心里一直装着妈。记得今年9月,您背着妈在老家给我打电话提醒我应给妈过个生日。在您生命最后的前一天,您在病魔折腾的奄奄一息之际,您透过窗户看到妈的身影,还象小孩似地告诉我们:“那是你妈!”。当让您吃饭时,您还不忘记问妈吃了没有。当生命的最后一刻,您让我们把妈叫到身边,把最后唯一的家当——一个不知用了多久的简易破旧钱包交给了妈。这个钱包一直放在您身边,装了些零钱,是因为您知道有个讲究,人去世时身边应带点钱,否则到了另一个世界还是一个穷人。当您把钱包最后交给妈的那一刻,您已无牵无挂,做好了坦然与我们永别的准备。之前,您给我的感觉略显软弱,其实您比一般人更要坚强;之前,我认为您是简单无心的,其实您考虑的比我们要细腻的多!作为您的儿子,对您的了解实在太少了!</h3> <h3> 本来,就您的年龄,就当前的条件,现在您应该是享福的时候,但病魔无情,您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此时,多想让您再活几年,假若您再活5年,我们可以给您隆重过一个80多生日,我们约好10年一次的家庭团聚和合影就能得以实现,那时,您还会有望看到自己的孙媳妇和第四代,我们的合影里至少还会增加六七口人;如果您再能活上10年,那时我也刚好退休,咱们一起回老家住上一段,在城里住上一段,我可以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厨艺,认真给二老做几顿可口的饭菜,实实在在孝敬上你们几年。可惜这些假如都已不存在了,现在我们只能把对您的所有遗憾化作对妈的宽容和孝顺,我想这点您是赞成的,并为此会含笑九泉。</h3><h3> 因果轮回,善恶有报。您的善良感天动地,出殡那天,真可谓长天洒泪,大地披孝。您一生平凡,但走的却异常光彩。父亲,您安息吧!我们来生再见!😭😭😭</h3> <h3>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所有在父亲病重和病逝后给予关心和照顾的亲人们。特别感谢在考叔24个昼夜对父亲的精心照料,使他从生命边缘再次拉了回来,多与我们在一起了近一个月;感谢二叔、三叔、四叔、二妈、大姑、大姑夫在各个重要时期的陪伴,使父亲在生命的最后身边充满了亲情,少了一些孤独;感谢霞子妹子长期以来对父母生活上、情感上及时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弥补了我们好多的疏忽和缺陷;感谢艳飞兄弟在父亲去世事务上的冲锋陷阵,默默奉献,帮助我尽到了一个孝子的义务;感谢补孝哥、嫂子一直以来对父母生活和善后事务的操心和帮助,使得父亲离开这个世界不失体面;感谢全村老小在父亲病重期间的探望、问候及去世后的全力帮忙,让父亲在病痛中得到温暖,让我们在悲伤中得到安慰;感谢吴智斌大夫在数次住院期间的帮助和治疗,使父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痛苦,延续了生命......。感谢所以给予我们关心和帮助过的亲人们、朋友们,在这里一并叩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