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与不爱,我就在那里

风掠浮云

<h3>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下午好!</h3><h3> 元旦前,教科室吴主任给了我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你爱与不爱,我就在那里》,要我就这个标题并结合本人读书经历,在读书沙龙活动中作一次发言。</h3><h3> 这个题目选得不错,很有意境,不过内涵也很广,要组织好材料把这个题目支撑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尤其对我这个非专业的人来说,做这事无异于赶鸭上架。既然推脱不过,我只能在关公面前耍大刀,班门弄斧一回了。</h3> <h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而我的爱好主要就是读书。</h3><h3> 说到读书,在座的都是读书人,我也没有什么可炫耀之处。开始,我纯属因兴趣而读,工作后是为职业而读。就在这平淡无奇的阅读中,让我逐渐领略到文字的博大精深,感受到读书的力量与乐趣,了解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源远流长。读书给我带来了快乐,充实了我的精神世界,开拓了我的视野,也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而多彩。</h3> <h3>1、一个小故事,让我萌发了读书的与欲望<br></h3><h3> 小时候,听我大伯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位财主卖地。写地契的时候,他向买方要求说:“我家小孩喜欢吃柿子,田埂上柿树不卖。”买地的人想:一棵柿子树能值多少钱?当面就同意了。</h3><h3> 第二天,这位财主就叫几个人,把地界内的树全砍了。买田的人不乐意了,就去找财主。财主说:“地契上写得很清楚,是树不卖,我卖的只是地呀!”那个买地的人再看地契,上面果然写着“是树不卖”,只好哑巴吃黄连,让财主把树弄回去了。</h3><h3> 故事讲完了,大伯还不忘叮嘱几句:小孩子呀,你们以后要好好读书,不读书的人是要吃一辈子苦的,有时还会吃哑巴亏。</h3><h3> 这个故事对我触动很大,回到家,我就对母亲说我要念书。那一年我已经9岁了。</h3> <h3>2、小人书是我最感兴趣的读本</h3><h3> 从上小学起,我接触到的书,除了语文、算术两本课本外,最喜欢的就是当时很流行的小人书了,这些小人书是那时最好的儿童读物,尽管里面的字大多还不认识,因为以图为主,一本小人书反反复复看上多少遍,真还能其义自见了,讲起来也能头头是道的。那时我们对小人书痴迷的程度,不亚于现在那些沉迷于游戏的孩子和热心于抢红包的成人们。如果身上能有1、2份钱,我就跑到图书摊上看一本,若能积聚到一两毛钱,那肯定会跑到供销社买一本,回到家,那种一睹为快的心情简直无以言表,那种忘我状态,是一般人感受不到的!</h3><h3> 有一次,母亲做饭时,我在柴灶前给灶塘添柴火。稀饭烧开了,母亲出去前叮嘱我不要再烧了,而我全然没有听见,直到锅里的稀饭溢出来滴到我的脚上才反应过来。</h3><h3> 后来我才感悟出,为什么有些人对有些事能无师自通?原来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好奇心比成人要强烈得多,那我们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思考的问题。</h3> <h3>3、引领我进入读书天堂的第一人</h3><h3>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我的阅读量在不断增加,对书的需求也随之加大,而那个时候书籍很少,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所以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只要有书读就行,就是那样也供不应求。如果看到哪家墙上贴张报纸,我能盯着看好长时间。如果是课外书,那我就更喜欢得不得了,只要时间允许,我能坐下来看半天。再说句不雅的话,就是在厕所里若能看到带字的纸都要多望几眼。总之,那时候看书欲望特别高,从来没有出现过厌学的念头。</h3><h3> 好在我有一个教书的大哥,他也喜欢读书,借书的路子较广,因此我沾了他不少光,能读到《十万个为什么》《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之类的书籍,间或还能读到一些小说类书籍,比如像《红岩》《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等。有段时间没有书读,我竟把他一套鲁迅全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囫囵吞枣地读了。</h3> <h3>  后来(大概是在初中阶段)大哥发现我对书如此执着,就有意引导我朝这方面发展,除了把自己读过的书给我看,有时专门借一些适合我读的书,并要求我读书要有选择,不要赶速度,要慢慢消化,必要时可把一些好句好段摘录下来,写读后感等。我记得他给我说这些话中,有一句是我终身难忘的:不要只在路上狂奔,而错过欣赏两旁鲜花的机会。也就从那时起,我逐渐学会了赏读。</h3><h3> 当你对某事一旦产生了兴趣,再有人鼓励你,甚至有物质上的支持,你会有什么感觉?我的理解是:给猴子一棵树,它会不停地攀登;给老虎一座山,它会自由纵横。</h3> <h3>4、鼓励我拿笔写稿子的人</h3><h3> 我阅读量最多、涉猎面最广的是在灌中上学期间。这里我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对我后来的影响特别大,是他鼓励我拿笔写文字的,他就是我的三叔。在灌中读书期间,我就住在三叔家。三叔之前是县广播站编辑,后在党史办工作。在他家,我才真正尝到了什么是如鱼得水的滋味。他家藏书很多,与他职业有关的书《广播通讯》《新闻特写》等是我读得最多的,那些刊物内容新,信息量也大。</h3><h3> 当三叔知道我对读书感兴趣后,笑着对我说:“看来郑家后继有人了”(他当时在灌云是一个有些名气的笔杆子),还说光看不行,要思考,还鼓励我拿起笔模仿,并就报道类的题材教我如何写,再三给我强调新闻稿件要有严格的真实性、客观性、时间性和形象性,有时还给我提供一些新闻素材让写成广播稿让他改,此外还教我如何观察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等。现在我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与他的教导是有一定的关系的。</h3> <h3>  当然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杂志。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化界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杂志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什么《雨花》、《山花》、《长江文艺》、《解放军文艺》等,上面刊登的文章很适合我的口味。《青春之歌》《第二次握手》《水浒传》《红楼梦》等长篇名著也是在这里看完的,不过这些都是我拿到宿舍偷偷看的。</h3><h3> 那时的物质生活不怎么样,可我的精神生活非常充实,那就是读书。每当我想起那段时光,心中很自豪,有时也会感慨:布衣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啊!</h3> <h3>  我是1984年秋走上教学岗位的,教英语纯属时代的需要。起初我的英语水平并不好(实际现在也不怎么样),当年高考仅得67分(100分试卷),但我很满足。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上初中时刚开设英语课,英语考试不计入总分,所以条件不怎样的学校也不重视,甚至连英语老师都没有,英语就等于是副科。到初中毕业,也就能背几个单词,读几个句子。进入高中后,就直接学习高一课程,大家想想,这怎么能跟上班?好在当时全国兴起学英语热,各地广播电台都定时播放英语讲座。为了能跟上班,我就在课余时间跟收音机学习中央台播放的北外(中传)陈琳教授的英语讲座,整整学了两年,算把基础打下了。<br></h3> <h3>  我的性格比较执着,有些事要就不做,做就得做好。我教书第一年就带初三英语,说实话,我心里还是比较紧张的,能不能胜任,自己没有一点底,可想推又推不掉,领导说只有我能胜任,还说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我是灌中毕业的。对我来说,这既是动力,也是压力。一年后,我不负众望,英语中考成绩全县排名第三。那一年,陡中的高考综合成绩也是全县第三,为此,乡政府领导班子在教师节那天召开全体教师会,给高三老师颁奖,我是唯一一个和高三老师一起站到领讲台上的初三老师。第三年,我就教高中了。</h3><h3> 就是在教学时间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也没有忘记抽时间读书。那时我是住在教务室里,学校的图书也放在那里。对于一个爱好读书的人来说,就是如鱼得水啊!我在教务室住了两年,那几书橱书,我已记不清到底翻看了多少遍。</h3> <h3>  教学之外,我除了读书,偶尔还拿笔写点东西。乡广播站是我经常去的地方,因为我有时会把了解到的或身边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写成稿件送过去。乡广播站嘛,对新闻要求不是太严格的,所以我送去的稿件也用过几篇。说起这些,应该归功于我的三叔,他当年对我的教诲派上了用场。</h3><h3> 这期间,我还报考了高师函授,两年后取得了大专文凭。幸亏有了这张大专文凭,后来我才有资格报名参加民师考试,并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h3><h3> 日子就这样,在这不甜不淡中度过了十几年。</h3><h3> 后来,国家下达要求教师学历达标文件,就是小学达到中专,初中达到大专,高中达到本科学历(现在又升高一档),这就迫使大家为提升学历而学习。提升学历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函授学习,一是自学考试,按理说,我已有了大专学历,是符合要求的,但经不住那些小年轻们的鼓动,和他们一起参加了自考,并且在两年后就拿到了江苏教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证书。</h3> <h3>  关于自学考试,这里我多说几句。</h3><h3> 我认为在所有学历考试中是最难的就是自学考试,虽然参加考试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坚持到最后的很少,大多数人在考一两次以后就放弃了。我是2003年春开始自考,2005年夏拿到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是每年考两次,我们所有功课加起来是16门,也就是说,我每次至少要报4门课,而且要每考必过。英语专业要考第二外语---日语,仅这一门,就让好多人中途退出了。可以说,没有人不担心这门课的,因为以前我们从来就没接触过,虽然考前也面授过两三天,实际上也就是老师带读几遍字母而已,连平假名、片假名分不清,全凭看书后的汉语解释,再死记硬背,考试结果,我得了78分。当然,强记的东西一旦不用,很快就忘了,现在连一个字母都想不起来了。</h3><h3> 当时我已过不惑之龄,带两个孩子在身边上学,自己买菜做饭,班主任工作还没有丟,教学业务还不比别人差。至于我是如何挤时间学习的,从前面列举的几件中可以看出,白天我基本没有时间看书,那只有在夜里学。每晚我很少在12点前睡觉的,早上通常在4点钟左右就坐在床上看书,同时把床边电饭煲开着烧饭,起身铃响了,饭也好了,把孩子叫醒再去学生宿舍。那段时间我的体重也从保持了20多年的140斤减到了120斤。</h3><h3> 那两年,我认为是我学习最苦的时期,是对我意志力极大的挑战,当然这也是我人生最值得回忆的一幕,还是我用来教育孩子最有力的例证。</h3> <h3>  学习是日积月累的慢功夫,即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却日有所长。量的积累,终会导致质的飞跃。我不敢自诩“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从书中,我能感受到李白的潇洒,欣赏到苏轼的豪放,体味到鲁迅的冷峻深邃,感悟到冰心的情切意长。生活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起码对我来说,是为了更好的教学。<br></h3><h3> 读书虽然没有把我的气质变得很高贵,没有让我的性格变得很细腻,但让我做人的标准得到了提升,在修身养性方面胜人一筹,使我养成了宠辱不惊、看淡得失的心态。在生活中只要经常能“聆听花开的声音,品味读书的馨香”,我就感到很满足。同时我也能以宽容的眼光看世界,绝不会轻易产生过街时讨厌汽车,开车时又讨厌行人的那种怨恨心理。</h3><h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在的我,在教学经验和文学素养上多少也有了一些积淀。近年来,特别是到杨中以来,我开通了空间,空余也会上网涂鸦一番,竟也写出了一些文字,有小说、散文、杂文及所谓的小诗等,公开不公开的加起来有近200篇,其中近百篇是用网名发表在网站上。因为本人较低调,不善张扬,所以在座的多数人可能还不知道这些。既然我已把家底都露出来了,就索性借这个平台,把部分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h3><h3><br></h3> <h3>  我们凭什么知道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前的人或事?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也不可能提前进入未来呀!却能带我们穿越这个时间隧道的就是书。只有书籍才能让历代优秀而不朽的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现实生活中,我们谁都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结识世界上所有的伟人、大师,但我们通过读书,就有可能,书籍可以把我们带到地球的每个角落,“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有人说,不读书的人只生活在现在,而读书人是同时生活在三个时代,那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细细想来,这话说得一点也不为过。<br></h3><h3> 周恩来在100多年前就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几年前习近平提出要为实现中国梦而读,接着李克强又提倡全民阅读,这些都是有远见的治国方略。眼下我们在进行的“书香江苏”“图书漂流”等活动都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体现。放眼世界,形势喜人也逼人。作为教师,如果我们不及时读书,更新知识,用不了多久就会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适应不了自己教学的需要。</h3> <h3>  多读书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什么书都读的只能算平淡的人生,而有选择地读书才能最终享受人生。魏书生说:“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而我要说,读书是备课前的备课。多读与教学相关的书,对提升我们自己教学业务有着很大的帮助。</h3><h3> 所以嵇校长前两个学期末送给我们几本书,如《教师的第一本书》、《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最好的教育在哪里》等,目的也就在此。这些书都是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人类智慧的结晶,读这些精品,能让我们了解最优秀的同行在思考什么,能让我们把握最新的教育成果,知晓学生的喜怒哀乐与需求,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可以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认为这些书是我们教学大餐的重要补充。但我不敢说每个人拿到手后读了多少,但最起码在温校长布置大家写读书感受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关注一下,就是抄,在抄写过程中心里也是在读。</h3> <h3>  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注定要与书结缘,书就是我们的终身伴侣。适应闲暇时间读点书,哪怕不是纸质的,就是从电子书、微信中都能学到很多知识。我们要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忠于职守,不必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去羡慕那些做生意的,当老板的。我认为那些事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最起码我不能。那是要有经济实力的,要有人脉关系的,要有机遇的,要黑白两道通吃的,必要时还要冒险,关键时心狠手辣不要脸的……我们在座的谁是这样的人啊?没有。我们都是经过读书修炼出来的园丁,而他们无论是修养、气质、品性还是其他什么的,与我们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h3> <h3>  最后,我建议大家尤其是小年轻们,要立足眼前,脚踏实地,不必去追逐不属于自己的骏马,最好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指望在麻将桌上、酒席桌上结交朋友,用这些时间去读书,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朋友与你同行。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靠人格魅力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在浮躁的社会中寻找宁静的最佳途径就是读书。所以,用知识来丰富自己,比阿谀奉承取悦他人更有力量。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h3><h3>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