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2临海白岩山穿越白岩影

自由行走

<h3> 🌸20191222临海苍山户外俱乐部8人小分队白岩山环白岩影登山。</h3><h3> 由于天气预报是阴天,可能还会有小雨,所以这周群里报名爬山的队友不多。</h3><h3> 说是休闲走,大家不着急,小心翼翼地踩着湿漉漉的台阶和土坡,一路而上。说说笑笑间不久就到了坡顶,抬头仰望,白岩山像一堵屏障直插云霄,矗立在眼前。不远处路边有一蹲高高大大的弥勒佛,往前是十二生肖石雕,大家嘻哈着找到自己的生肖集体合影。再往前走是阿弥寺,寺庙建在陡峭的山峰下洞穴中,周边有济公像,唐僧师徒和观音像。推开寺庙对面的木门,我们沿石阶继续前行……</h3> <h3>小黑是山下寺庙里的小狗,一路跟我们嬉闹,一起走完台阶,之后还尾随不停。最终在我们几次的连恐带叫中终于不情愿地追着它的主人沿另一条道上山了。</h3> <h3></h3><h3>其实叫“白岩山”地名有好几个地方,浙江宁波象山有,福建也有。我们今天要去的白岩山,位于临海杜桥跟桃渚交界处,在杜桥镇塘里洋村,它保存着亿万年前的火山溶岩爆发后留下的地质风貌,海拔高度约五百米。因其主峰是一块呈灰白包的巨石,孤绝秀异,在阳光照射下呈灰白色,故名白岩山。</h3> <h3>其山脉向东北延伸与玉台山连成一体,属于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尚未的部分。 下高速往杜桥方向行驶,在白岩前村右拐进村,穿过岙里隧道直走到底,目视正前面即可看见白岩山的山门牌坊,抬头可眺望到白岩山主峰。</h3> <h3>白岩山是亿万年前的火山溶岩爆发后留下的地质风貌,据《临海县志》、《台南洞林志》及《白岩洞史志》记载,白岩山大小共有58洞,48峰,72奇岩,9瀑18滩,素有“胜雁荡”之称。早在隋代,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就在《智顗传》中赞称:“出海望白岩山,竦然若白莲之始开。”清朝冯赓雪描绘:“中央一山,亭亭卓立,四周丹崖翠巘攒簇包裹,仿佛千叶白莲从绿丛中泛出。”面对这些的记载,更觉得白岩山的不凡和壮观,一座山有一座山的文化和精神,白岩山文化和精神便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体现出来。</h3> <h3>上山之路开始是沿着山岙溪边的石阶路走,穿行在树荫之中。一路可见奇岩怪石、悬崖壁立,让人感叹大自然之神力。</h3> <h3>山上我们又遇见一只胖乎乎的小黑狗,这只狗狗一直尾随我们一个上午呢。我们合影它也来凑热闹,一点不怕生,在山路上一直在给我们带路。</h3> <h3></h3><h3>群山脚下居然还有一片白晃晃的库水,峰回水转,安静怡然,像明镜,像白屏,原来是“童燎水库”。</h3> <h3>穿过寺庙后,天空豁然开朗,一抹抹蓝色和白色透过厚厚的灰色云层在东边四处散开。蓝色的天际里漂浮着一条条淡淡的丝带,有白色的,有橙色的,还有灰色的,像什么神仙画家从天庭跑过,信手运笔,轻轻抹在青山上碧空间。又像从别的什么仙境飘来的淡雅的羽毛,若飞,若停,吸之若来,吹之若去。</h3> <h3>此时的云层有蓝白灰色,均各自呈块状,格外分明。</h3> <h3>行至半山有可见一片大竹林,竹林中有一叉路口,往左有台阶直接通向白岩山崖下的白山岩洞寺,往右翻过一个岙口通往阿弥寺,往右阿弥寺。经过阿弥寺后,也就是从右绕到白岩山的背部,不久就到了山脊。我们沿着山脊线继续向西,向白岩山顶进发。白岩山并不高,海拔不到500米,但是登上白岩山顶峰,顿感周边的山峦都在脚下,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油然而生。</h3> <h3>苍翠的茫茫群山,再也包藏不住大地的本色,山野暴露出斑斑驳驳的土红、土黄的颜色。放眼望去,整个世界就像一副写意山水画,水瘦山空,天高云淡,淡淡的一抹水彩,却韵味深沉。</h3> <h3>我们上上下下一路攀爬,不知爬过了几座高山。有几座山的下山路是野路,又陡又滑,攀枝拉树中每一步都得看着,慢慢滑着下。当回头望着刚过的陡峭山峰,真的感到难以想象,我会情不自禁回头拍下那一座座高山。</h3> <h3>站在山顶,极目远望,远处山峰逶迤,白云缭绕,朦朦胧胧,给人无限的遐想。田间阡陌纵横,河塘碧水荡漾。</h3> <h3>绵延的群山,好像瘦了一圈,露出本真的姿态,好似瘦美人转身的倩影,婷婷的,渐行渐远,令人陷入翩翩遐想。</h3> <h3>  此处,给我们带队三个多小时的小黑终将和我们告别。悬崖峭壁阻挡了狗狗🐶的前进步伐,队友小米抱着它上悬崖,它因害怕挣脱了小米的手,慌乱下逃。我们极力呼唤着小黑,虽然它在颤颤抖抖中还是跑过来了,却趴在乱树丛中伸着长舌,喘着粗气,惊慌惊恐地看着我们,不敢靠近。等到我们欲将它抱起时,它却拼命往山下跑,再也没有回头。我有些焦虑,它已翻过好几座高山了,还认识回去的山路吗?它没吃没喝跟了一个上午,还有体能回到山底寺庙吗? 看着远去的小黑,我无能为力,只能继续向上爬。</h3><h3> 岩壁难上,收尾的大哥借了我一手之力,我踩着露出的那点岩块,手攀着岩壁,脚踩着石缝,手脚并用,此时真是名副其实的爬山,迈前脚,拖后脚,终于翻上山崖,顿觉身轻气爽,一种豪迈、勇毅,征服的快感风起云涌于胸间。</h3> <h3>远处是仙叠岩(下图左上角三块叠一起的大岩石)和骑马岭。仙叠岩爬柱,云豹群组织过。骑马岭爬山,苍山户外俱乐部组织过。可惜在此爬柱和爬山我都完美错过了。</h3> <h3>骑马岭侧面</h3> <h3></h3><h3>午餐后休整片刻,我们又精神抖擞地出发了,但是去白岩影的路基本是在小树林间钻行。从白岩影下来的山路走得人较少,只能穿行在灌木之中,一路都是蔓枝藤条和树刺,与枝桠拉拉扯扯纠缠不清。枝桠还压得很低,只能低头弓背在只能容下一双脚的山路上艰难行进。羽绒服被树刺钩破了,帽子多次被枝条钩走,脚时时被藤条拌到,更何况雨后还湿湿滑滑的。好在树丛里有各种果子和小花,累了我就停停拍拍,就这样酿酿跄跄地过了这段小树林。</h3> <h3>风,亲吻一缕暖香,醉入粉嫩的念,思念如花美丽,温婉一季美好。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叶不因花的凋零而冷落,花却因叶的珍惜而流连,几多轮回中,叶依然是花的依托,花依然是叶的守护,叶倾花优雅,花倾叶风情。</h3> <h3>上山容易下山难,湿漉漉的台阶上黏着绿色苔藓,台阶两边布满了枯枝烂叶,脚小心地踩在台阶和枯叶上,不时有队员脚下打滑发出的唰唰声,滑倒时屁股着地的惊叫声,哈哈一笑,爬起来继续。</h3> <h3>环线穿越完美结束,大家赶紧合影。</h3><h3>走完环线后两点感触:</h3><h3>1、线路并不是一条休闲线路。</h3><h3>2、今天天空衬托下的白岩山特别的美。</h3> <h3>借用刘墉《方向》一段话作结尾吧——</h3><h3> 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