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加身”的原版~《资治通鉴》觅珠之二百八十九

包山种树

<h3>后汉纪四<br></h3><h3>隐皇帝乾祐三年(庚午,公元<b>950年)</b></h3><h3><b>壬子,郭威渡河,馆于澶州。癸丑旦,将发,将士数千人忽大噪。威命闭门,将士逾垣登屋而入曰:“天子须侍中自为之,将士已与刘氏为仇,不可立也!”或裂黄旗以被威体,共扶抱之,呼万岁震地,因拥威南行。威乃上太后笺,请奉汉宗庙,事太后为母。戊午,威至七里店,窦贞固帅百官出迎拜谒,因劝进</b>。</h3><h3><br></h3><h3>关于“黄袍加身”的故事,我一直认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原创,因为当年后周恭帝听到契丹大举入侵的消息后,命赵匡胤率军抵抗,大部队到了陈桥驿之后,赵匡胤的亲信们将早就准备好的黄袍穿在了赵匡胤的身上,之后赵匡胤逼迫后周恭帝禅让帝位,建立了大宋王朝。虽然这个故事有许多疑点,历史的真实状况到底是啥样子,我们不得而知,但却令人印象深刻。当史书读至后汉时,从后周的建立者郭威身上,我们能发现原来“黄袍加身”的原创者不是赵匡胤,他只不过是个复制品,后周太祖郭威才是。</h3><h3><br></h3><h3>郭威是后汉时的大臣,因为平叛(李守贞叛乱)而掌握了主要军事力量,当时的后汉隐帝刘承祐因为大权旁落而诛杀大臣,引发郭威叛乱,郭威围攻京城,后汉隐帝出逃被杀,于是众臣请太后临朝听政。在此档口,契丹入侵,郭威于是率军御寇,行军到澶州时,郭威帐下将士数千人忽然闹事,郭威命令禁闭行营门户,但将士们翻墙而入对郭威说:“皇帝必须由您来做,我们已与刘氏为仇敌,不能再让刘氏的人做皇帝。”(因为后汉隐帝杀了郭威的儿子,郭威到京城后对皇室进行了血洗),之后有人撕裂黄旗裹到郭威身上,山呼万岁。于是郭威给太后上表,请求奉汉室宗庙,事太后为母。当郭威行军到七里店时,大臣窦贞固已帅百官前来出迎拜谒,郭威便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这才是最原始的“黄袍加身”。</h3><h3><br></h3><h3>历史有时会出奇的相似,如同重演,连细节几乎都是一样的。郭威手握雄兵在外寇入侵之际被黄袍加身,接管了后汉的江山,十几年后赵匡胤用一模一样的手法接管了后周的江山。史书在叙述两个黄袍加身的故事时,都刻意的交代了主人公的不愿意和被逼无奈,但结果就摆在那里,想做皇帝的人那么多,将士们为何不将黄袍加到别人身上。将士们倘若没有主人公言行于色的暗示,有几个敢做这种可能被灭族的事。一切都是实力在说话,黄袍加身最终都是各方利益权衡之后的结果,至于其他,权且听之吧!</h3><h3><br></h3><h3>2019.7.31</h3><h3><br></h3><h3>图片选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