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菜苔

黄建华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晨钟暮鼓里的洪山菜薹与灯影桨声的秦淮河一样,一个是吃的一个是看的。而洪山菜薹是寒冬腊月里的尤物,时序和土壤要求严格,不在时令则涩,异地栽种则橘生淮南。对于我们蔬菜世家来说亦非难事,民国年间从黄埔路到丹水池铁路边全是密密匝匝的红菜苔,只是这种蔬菜在种植上注意沥水性而已。在大雪曼舞的隆冬里,菜尖撑破厚厚的雪被,我呵护一下小手快速掐下菜薹尖,然后就放进热锅爆炒,腊肉皮子刷一下锅,菜香满屋。</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据说武昌宝通寺后山上灵光塔灵光再现,以至于在晨钟暮鼓里生长的蔬菜都格外鲜嫩。二十年前我去北京办理企业一级市政总承包就带了两捆洪山菜苔。建设部果有刚司长满是欢喜,提笔写、拿笔画。正宗的洪山菜薹脆嫩清香,清腴甘爽,营养丰富,堪称蔬中尤物,它与武昌鱼并称为楚地两大名菜,人称湖北菜里的“绝代双骄”。</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据史籍记载,我国早在东汉、三国时,紫菜薹已是普遍食用的蔬菜。《名医别录》中记载:芸薹“乃人间所啖菜”,这里的“芸薹”就是紫菜薹。红菜薹在唐代已经是著名的蔬菜,历来是湖北地方向皇帝进贡的土特产,曾被封为“金殿玉菜”。在《齐民要术》、《唐本草》、《唐本草注》等古书中,都有关于紫菜薹的记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言:“此菜易起薹,须采其薹食,则分枝必多,故名芸薹。” 武汉市洪山菜薹产业化工作专班负责人朱林耀介绍,洪山菜薹,是脱胎于红菜薹的一个独特地方种,主要产于武昌洪山一带,因而得名。它现已拥有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它原有三个核心品种:大股子、胭脂红、一窝丝。后者现已失传,很可惜。胭脂红,也鲜为人知,只有当地农户有零星种植。目前,一般将“大股子”作为洪山菜薹的正源。目前,武汉种植的红菜薹品种,还有华红系列、鄂红系列、湘红系列。民间传说,武汉最正宗的洪山菜薹,必须出产在宝通寺钟声所及之处。这其中,又有“塔影田,钟声地”的细分。超过这一范围,菜薹的颜色就变浅,味道也变差。这个塔影所及,构成一个扇形区域,称为“塔影田”,这里种出的菜薹最为正宗,民间称为“圣品”。目前,只有2.1亩。其次,是洪山宝塔下方一块1亩左右菜地,再加上寺院内部的3亩零星菜地,被群众称为“贡品”,拥有“钟声”注册商标,每盒同样是1.2公斤,售价300元/盒。菜薹第一次长出的薹,称为“头薹”(初薹),受到一些人的特殊追捧。很少有人知道,最好吃的,乃是经过霜冻后的“第三掐”(第三次掐下的菜茎)。洪山菜薹为何好吃 好菜薹更挑灵气之地红菜薹,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都有分布,武汉周边的种植也很多,但为什么偏偏洪山一带生长出来的紫菜薹,“味尤佳,它处皆不及”?农业专家研究发现,洪山宝通寺一带确实存在一个与众不同的“小气候”:从洪山至卓刀泉,从南湖至洪山区的九峰、北港,这一片丘陵地带,号称九岭十八凹,北有洪山,阻隔寒风;南有南湖,气候温暖潮湿,是洪山菜薹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这一带的土壤是灰潮土,高钙、微量元素较多。再加上,过去的洪山一带,树木很多,泉眼众多,以泉水浇灌,更添菜薹的灵气。再看看大洪山小洪山以及宝通寺,全是钢筋水泥丛林,洪山菜苔只是武汉人的记忆,哪些舌尖上的美味故事而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