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雨巷》的美,感染了几代人。无论隔着多少时光,读来,都是极美的。人人都羡慕戴望舒曾有过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h3><h3> </h3><h3><br></h3><h3>但很少有人知道,戴望舒与丁香姑娘的爱情,是以死相逼换取的。生死相许的爱情,听起来非常动人。可是现实中,即便是爱情,也永远充满着不确定和玄妙,何况只是单方面的爱。</h3> <h1><b><i><font color="#39b54a">施绛年:一巴掌了断了八年刻骨铭心的初恋</font></i></b></h1> <h3>诗人戴望舒一生的爱恨情仇仿佛都是从那一段雨巷开始的。</h3><h3><br></h3><h3>1927年的中国,正处于白色恐怖风雨飘摇时期,诗人心里充满抑郁惆怅。</h3><h3><br></h3><h3>那天,他去好友施蛰存家,开门见到的便是一个明媚俏丽的姑娘,她就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h3><h3><br></h3><h3>戴望舒望着她,一时有些怔愣,眼前的这个姑娘,18岁,脸颊粉嫩,小嘴桃红,青春洋溢,宛如一个纯洁的小天使。</h3><h3><br></h3><h3>戴望舒的忧郁情绪一扫而光,仿佛看到了太阳底下,最熠熠生辉的一朵娇艳的向日葵,连着心情也积极了起来。</h3><h3><br></h3><h3>1928年,一首《雨巷》横空出世,那独自徘徊的行者,和悠扬婉转的情调,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的姑娘,成为了无数人心中谜一样的咏叹调。</h3> <h3>爱情点燃了他的激情,激发了他的诗情画意,深情不已。</h3><h3><br></h3><h3>他是快乐的,也是痛苦的。快乐在于他遇到了,悲伤在于爱而不得,痛苦在于对方好像并不爱自己。</h3><h3><br></h3><h3>他外表高大,但是五大三粗,面孔黝黑,还有很多麻点。感情深沉而细腻,但同时又冲动抑郁。平时木纳寡言,并不是"丁香"姑娘心中的白马王子。</h3><h3><br></h3><h3>但戴望舒铁了心要娶"丁香"姑娘,在他苦苦追求,甚至以跳楼相逼下,施绛年担心闹出人命,便接受了戴望舒的求婚,前提是戴望舒必须出国留学得到学位、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h3><h3><br></h3><h3> 戴望舒此时沉溺于欣喜的恋情之中,哪里知道这是施绛年的托词,便高高兴兴地宣布自己恋爱后,乘坐邮轮,气宇轩昂地前往法国巴黎大学留学。</h3><h3><br></h3><h3>勉强留学后,因囊中羞涩又苦思"丁香"姑娘,他除了翻译书籍,并无心向学。3年后,学无所成的戴望舒回国,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况:他心爱的"丁香"姑娘已移情别恋。</h3><h3><br></h3><h3>其实,善良的施绛年心里早有了喜欢的男人"冰箱推销员",碍于戴望舒是哥哥施蛰存的挚友,一直没有明说。</h3><h3><br></h3><h3>戴望舒伤心之极,愤怒地打了施绛年一耳光后,便登报与之解除婚约,结束了这段刻骨铭心长达8年的初恋。</h3><h3><br></h3><h3>没有两情相悦,又怎能开花结果,有的只是徒伤悲。对方如果不爱,即便死缠烂打甚至拿命相抵,仍然不会换取一份真正的爱情。不对等的爱,从一开始就输了。</h3><h3><br></h3><h3>也或许是因为真爱,或许是因为爱而不得愈显珍贵,"丁香"姑娘成了他此生无法跨越的情感大山。</h3> <h1><b><i><font color="#39b54a">穆丽娟:一首歌词"冻结"了第一段婚姻</font></i></b></h1> <h3>看着诗人因失恋而陷入了一种无名状的痛苦,小说家穆时英就将自己美丽的妹妹穆丽娟介绍给他,穆丽娟也很欣赏并崇拜戴望舒。两人很快热恋并结婚生女。</h3> <h3>但刻骨铭心的初恋,对戴望舒而言,始终是挥之不去的暗伤,他婚后没有做到彻底放下。<br></h3><h3><br></h3><h3>一次,他应邀为电影《初恋女》写歌词时,情不自禁地写下怀念施绛年的词:你牵引我到一个梦中,我却在别的梦中忘记你,现在我每天在灌溉着蔷薇,却让幽兰枯萎。</h3><h3><br></h3><h3>"幽兰"指的就是施绛年,他心爱的女神"丁香"姑娘。"蔷薇"暗指穆丽娟。</h3><h3><br></h3><h3>这让妻子穆丽娟很受伤,她愤怒地说:戴望舒对我哪有什么真情,他的情都给了的"丁香"姑娘。</h3><h3><br></h3><h3>两人从此开始冷淡。</h3> <h3>后来戴望舒在处理家庭变故中"不可思议"的做法,更令穆丽娟大为失望。</h3><h3><br></h3><h3>1939年,穆丽娟的哥哥穆时英在上海被特务杀害。那时,戴望舒与穆丽娟恰好在香港避难,戴望舒便扣下丧报,没有告诉穆丽娟,也没有去奔丧。同年,穆丽娟的母亲过世,戴望舒又瞒下这一噩耗。穆丽娟不知道还穿着鲜艳的衣服参加社交活动,被朋友指责后,方知母亲已过世。她痛不欲生,回家后与戴望舒大吵了一架,决意离婚。</h3><h3><br></h3><h3>果敢的穆丽娟立即与戴望舒签下离婚协议,旋即带着女儿回到上海,不久与《宇宙风》编缉周黎庵结婚,平静地度过了一生。</h3> <h1><b><i><font color="#39b54a">杨静:一段"忘年恋"难逃第二段婚姻的"七年之痒"</font></i></b></h1> <h3>戴望舒在香港无奈与妻子穆丽娟分手后,长时间处于感伤之中,又因宣传抗战遇上牢狱之灾,从此落下支气管炎的病根。</h3><h3><br></h3><h3>幸得朋友的解救,戴望舒呆在监狱的时间不长。出狱后,戴望舒暂时住在朋友家里,没想到的是,神奇的命运把一份意外的恋情又降临到他的身上。</h3><h3><br></h3><h3>1942年,戴望舒遇上了原同一单位大同图书印务局的抄写员,时年16岁娇小美丽的香港女孩杨静,她不知道戴望舒的遭遇,以为大名鼎鼎的戴望舒在香港有房有车,收入丰厚,便主动联系心灰意冷、伤痕累累的戴望舒,公开表白喜欢他。</h3><h3><br></h3><h3>这份突来的感情让戴望舒热泪盈眶,毕竟自己37岁,大杨静整整21岁。</h3><h3><br></h3><h3>很快,两人又进入了热恋。</h3><h3><br></h3><h3>起初,杨静的父母对这桩不般配的婚姻强烈反对,架不住个性特立独行的杨静软磨硬缠,只好默认。</h3><h3><br></h3><h3>就在当年年底,37岁的戴望舒与16岁的杨静冲破世俗与阻力宣布结婚。</h3><h3><br></h3><h3>但婚后不久,生活并没有期望中的那样美好,戴望舒原本经济窘迫,哪里有洋房豪车!二人完全是在一份想象和冲动中的结合。戴望舒后来离开香港去暨南大学执教后,薪水也很微薄,靠租房维持生活。</h3><h3><br></h3><h3>大失所望之下,杨静开始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与戴望舒大吵大闹,两人感情的裂痕与日俱增。</h3><h3><br></h3><h3>戴望舒再次未能躲过婚姻中的"七年之痒",与杨静结婚的第六年,杨静宣布爱上邻居,一位热情的姓蔡的有妇之夫后,便向戴望舒正式提出离婚。</h3><h3><br></h3><h3>尽管戴望舒苦苦挽留,但心意已决的杨静早已无视戴望舒的种种努力,见他不在离婚协议上签字,便与蔡私奔,相偕出走。</h3><h3> </h3> <h3><h3>两年后,绝望的戴望舒在医院病逝,终年不过45岁。</h3></h3><h3><br></h3><h3>遗憾的是,在诗人“最后的时间将来的时候”,这三个女人都没在身边。</h3> <h3>一场不对等的初恋,让戴望舒永坠于悲剧之中。任何感情一开始关系不对等,这段感情早晚都会出问题。而不对等的爱情,注定是没有结局的。</h3><h3><br></h3><h3>戴望舒的两段婚姻皆以失败而告终。因为他永远走不出那条幽深的雨巷,在一个不可能的丁香姑娘身上,浪费了一生的时光。</h3> <h3>一个人一辈子那么长,找准了再开始。</h3><h3><br></h3><h3> (本文图文根据网络文章整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