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株洲非遗啥模样 月半窗下看过来</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br></h3> <h3> “烧架香”是流传于攸县、茶陵边界地域的一种民间民俗活动。</h3> <h3> “烧架香”一般在秋季。秋后,农活闲下来了,人们以“团”、“坊”为单位,大家出资出力,垒架香,请“道家”,扎牌坊,烧香祭天,集体聚餐,热热闹闹迎接天神赐福。</h3> <h3> 做一坛“烧架香”, 首先是选址:又叫“坛址”,“坛址”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选址,确定后,架香师傅准备好的五色纸、香烛、纸钱等做一坛祈福的小法事,寓意为告诉鬼神,此地要“烧架香”,请鬼神让道,并庇佑“烧架香”顺利进行。</h3> <h3> 二是选材: 选用生枫树、檀树、腊树、柏树、梓树等5种树木。</h3> <h3> 第三是垒架:有垒三角形和四方形两种架法,首先要用红砖垫做架香基脚,砖底放上盐、茶、米、谷、豆,用于避邪镇妖。接着将备用树木层层累加而成,无绳索捆绑,寓意来年“五谷丰登”。架香基脚约长5.5尺,高3丈3尺,越往上越窄,最后架成一座三角或四角形尖塔。</h3> <h3> 第四是扎幡: 在架香顶端插上经幡.祈求神灵庇佑。</h3> <h3> 第五是祭祀: 由道士身穿法衣在香案前做一坛法事,宣读告文,即告天文书,念完后焚烧告文。</h3> <h3> 第六是百姓进香: 所有信仰人士每人手持一根点燃的香,个个伏地面向架香磕头朝拜。</h3> <h3> 第七是“烧架香”祭天: 由一名专业艺人,攀爬到架香顶端,点燃架香从上往下烧。</h3> <h3> “烧架香”烧起来了。期间,法师择黄道吉日吉时,在江河水中"放河灯",在沃土地上"过黄河门"......</h3> <h3> “烧架香”是当地历史悠久的民间信仰活动,活动从开始到结束;贯穿了人们天地人合一的信念祈求,是道、儒、佛为一体的宗教祭祀活动。它是集工艺、音乐、祭祀、宗教信仰于一体的民间文化,由老百姓自发组成,一年一小烧,三年一大烧,其目的是广大信仰者向上苍祈祷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家庭平安、人寿年丰,驱除邪魔瘟疫,寄托希望的独特信仰文化。</h3> <h3> 2010 年,“烧架香”(茶陵)列入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3><h3><br></h3> <h3> 2015年,“烧架香”(攸县)列入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