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近日,因一次偶然机会,出差到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县的名字,上网查了一下,鸡泽县位于河北省南部,是千年古县,也是“中国辣椒之乡”,面积337平方公里(面积上看真是个小县,相当于吉林省的两个乡那么大),人口33万。乘高铁到邢台东站下车,再乘汽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鸡泽县城。办完事情已经下午四点,距晚餐还有两个多小时时间,去哪里游一游呢?我知道,燕赵之地是不乏名胜古迹的,于是,我赶紧上网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鸡泽县竟是成语“毛遂自荐”中的主人公毛遂的故乡,恰好酒店附近就是著名的毛遂公园,我可以赶在黄昏之前,到那里看看,期盼在有限的时间里,来一次难得的战国文化的熏陶。</h1> <h1> 毛遂自荐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这里简单复习一下:战国时,秦国攻打赵国,情况危急,于是赵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国,请求援救。平原君的门客中有一个名叫毛遂的人,主动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请求同往。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只好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当场歃血为盟,楚赵联合抗秦,随之秦军撤退,解了赵国之围。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h1> <h1> 毛遂公园位于鸡泽县城东部,公园占地33公顷,其中湖面8公顷,在结构上,分为一湖、一山、三岛、八景、九区的凤山龙岛景观,并融入了晋侯盟台、凤山晓月、古城幻影、石佛神池等八个历史文化特色景观。央视《中国成语大会》栏目,邯郸赛场节目片头的外景在这里拍摄。</h1> <h1>我们从最近的西门而入,正门是北门,很气派。</h1> <h1> 一进西门就见一个大鼎,上刻一言九鼎四个大字。“一言九鼎”也是句成语,和“毛遂自荐”出自同一个典故。平原君在毛遂帮助下出使楚国,取得成功,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一句话就有九鼎重。)此成语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h1> <h1> 这个地方叫成语天地,因为毛遂自荐这个典故,产生了十条成语,即:毛遂自荐、挺身而出、脱颖而出、锥处囊中、两言可决、歃血为盟、因人成事、碌碌无为、一言九鼎、三寸之舌胜百万之师。这里用地雕展示了其中六条。</h1> <h1> 岸边垂柳,湖水倒映亭阁,虽无春夏碧绿,但也有如诗画般的情调。我在群里发出这张照片,立刻引来两个朋友的佳诗绝句:</h1><h1> 何必逢春赏洞天, </h1><h1> 冬来看景各千般。 </h1><h1> 心舟轻荡白云处,</h1><h1> 雅静幽深水一湾。</h1><h1> ——经年
</h1><h1><br></h1><h1> 邯郸古镇小河边, </h1><h1> 曲水悠悠几道湾?</h1><h1> 一树碧池映疏影, </h1><h1> 连超雅兴赋诗笺。</h1><h1> ——净叶</h1> <h1> 小树林中可时常看到羊、鹿等雕刻的动物,不细看,足以当真。</h1> <h1> 这是个植雕,名字叫“续衍传经”。坐者叫毛亨,鸡泽人,是毛遂的侄子,站者叫毛苌,是毛亨的侄子,毛亨师从荀子,是大经学家,《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毛亨编写了《诗经注释》和《毛诗训诂传》,此时正赶上秦始皇焚书坑儒,毛亨逃往外地,并将书传于毛苌。时人称毛亨为“大毛公”,毛苌为“小毛公”,这就是毛亨毛苌传经场景。</h1> <h1> 公园里的花灯照型很美,估计,这里的夜晚也是流光溢彩之地。</h1> <h1> 公园里还有个很大的芍药园,我还头一次见过石头上刻出的彩雕,色彩鲜艳夺目。</h1> <h1>这是正门处的毛遂雕像。它是由红山岩雕刻,高11.09米,重142吨,矗立在亲水活动区广场中央。塑像手按长剑,面带自信,展现了毛遂勇于自荐、敢于担当的精神和赴楚合纵、气吞云梦的气势,这是国内最大的单体毛遂雕像;旁边的湖叫龙湖,清澈的湖水微波荡漾,一条条栈道伸向水中,湖水轻抚;一艘艘小船水面游荡,涟漪阵阵。沿湖亭台飞檐,湖上水榭静立,湖中飞燕剪水,金鱼嬉游,展示了一幅迷人的风光画卷。 </h1> <h1> 一轮夕阳,余晖映照水中,那日光像一条飘逸的彩带,飘洒在碧清平静的水面上,这难得一见的景色,令人着迷。</h1> <h1> 再往前走来到了南门广场,我来到了远处就可以见到宏伟建筑“自荐阁”的跟前。这座高阁,是仿照战国时期阁楼样式建造而成。高31.4米,共分为3层,底座高5.7米,阁高25.7米。57、257分别代表着毛遂在世57年,在公元前257年毛遂自荐。内部展示鸡泽的由来,毛遂出世、少年立志、拜师学艺,战国形势图,滏河治水,《毛遂电影》,毛氏迁徙图等故事。遗憾的是因为天快黑了,没有时间进内部去参观了。</h1> <h1> 游这个公园,最难忘的是让我知道了一件令我十分惊讶的一件事,那就是毛泽东是鸡泽毛遂的直系后裔。原来,鸡泽在西周时是毛国,后代以国为氏,是为毛氏,毛遂是22代传人,后历时迁徙至河北河间、河南、浙江、江西、云南,最后到第89代时传到湖南韶山,传到毛泽东时是108代,历时3000年。据说此事在韶山的毛泽东家族世系图中有明确记载,鸡泽毛氏与韶山毛氏血脉相通。</h1><h1> 2009年,韶山和鸡泽缔结为友好城市,两市有频繁的往来。据说,毛泽东孙子毛新宇近年也多次到鸡泽来访。</h1> <h1> 路边的展图简要介绍了毛氏家族几千年来迁徙到湖南韶山的历程。</h1> <h1> 凤山晓月,多么富有诗意的景观名字啊,晓月,是指拂晓的月亮,所以,想看这里的美丽月色,还是天亮之前来就可以,可别傻乎乎的黄昏时就等着夜晚月亮的升起。</h1> <h1> 石头上雕刻着贺知章的名诗《咏柳》,字再大一点,清楚一些就更好了,此处,估计在“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季节里,一定会美的一塌糊涂。</h1> <h1> “松”字足够的大,石头足够的高,就是周边的松树有点不足够的粗壮。</h1> <h1> 这一片竹子,天气这么凉,依然茂密葱绿,好像生长在南方。</h1> <h1> ”桃之夭夭,烁烁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看到这首诗,完全可以憧憬出这里翠绿茂密的桃树,结满丰腴香甜的鲜桃的场景。</h1> <h1> 公园有很多雕塑,这是一些青少年奋发读书学习的雕塑。</h1> <h1> 许多生活化、亲情化的雕塑令我驻足,看上一眼。</h1> <h1> 在公园绕着龙湖走完一圈,大约二公里,我对鸡泽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一个普通小县竟能建造如此高水准的古文化公园,体现了对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视,也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了旅游事业发展,提升了鸡泽县品牌和知名度,我觉得还是比建一幢摩天大楼要强,令人赞赏。</h1> <h1> 在鸡泽办事很顺利,第二天上午就要返回了,在这里我才发现,以毛遂名字有关的命名还真不少,如毛遂大街,毛遂中学,毛遂小学,毛遂影院,遂园小区,连我住的宾馆也叫遂乡宾馆。</h1> <h1> 说个返程的小花絮吧,中国大部分的高铁车站距市内都有些偏远,邢台也不例外,我要乘车的邢台东站附近连个饭店也没有,我看距发车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便登上了一辆公交车,准备去市内吃个午饭,再回来,我一边翻找购票零钱,一边上车,突然看到了“免费乘车”的提示,虽然车票不贵,但这种事情我还是头一次遇到过。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邢台市为减少大气污染,实行了全市车辆单双号限行,这样给驾车上下班和出行的市民造成了麻烦,市政府规定,全市公交车乘客免费乘坐。一件小事,看出来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和力度了,不免为之点赞。</h1><h1> 我比较喜欢到不是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县城一级的地方去旅游,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次来鸡泽,又得到了验证。</h1><h1> (完)</h1><h3></h3> <h3>(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