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军旅生涯、重走当兵之路

翁星

<h3>  1972年12月20日,一批福州籍热血青年怀着保家卫国的情怀,应征入伍奔赴东南沿海前线,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褔建省军区独立第二师步兵第六团的战士。曾经有人说过,没有军旅故事的人生不能算是完美的人生,回眸军旅,我们将青春芳华献给了部队,可贵的青春由于有了军绿色的装扮,让我们更加靓丽精彩。</h3><h3> 2019年12月20日,47年后的今天,不忘初心,这批老兵重返部队驻地,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47年苍桑变化,原部队驻地福清市琯口乡部队番号换了又换,官兵一茬一茬流动,现驻军为军改后的东部战区某集团军合成旅,该旅是战功部队,是独二师调防南平前隶属陆军29军期间的86师整编组建的。</h3><h3> 虽然我们离开军营多年,但我们的生命中因为有了一段当兵的历史,成了我们一生受用不完的动力,成为我们一生永远的骄傲与荣誉,坚守初心,今天我们寻根来了。</h3><h3><br></h3> <h3>  我们走福厦国道进入琯口部队驻地,部队入口处之一也是我们当年乘坐解放牌军车进入地,看到固定岗哨和流动卫兵明显感觉进入军事重地,庄严与庄重感油然而生,看到卫兵着迷彩作战服和靴子比起我们那时的65式军服和解放鞋,现部队战士非常精神与帅气,令我们羡慕。</h3> <h3>  走进军营映入眼帘的是习主席强军思想的宣传画和练为战的各类口号标语,还有宣传部队先进集体与个人宣传栏,图文并茂充满正能量,鼓舞着官兵士气与斗志。</h3> <h3>  军旗猎猎,曾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现退伍军人向军旗敬礼!</h3> <h3>  现陆军司令员、上将韩卫国入伍时曾服役于福建省军区独立第二师步兵第六团,这是我师全体官兵的光荣与骄傲。图为韩卫国在2017年7月31日朱日和阅兵时任总指挥。</h3> <h3>  这是韩卫国上将寄语老部队战友的题词</h3> <h3>  部队派政治处陈干事陪同我们在营区实地参观</h3> <h3>  我们入伍时营区的小树现已长成苍天大地,成片的木麻黄挺直笔立,整个营区绿化覆盖率非常高,看树就知道这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这是一个人文厚重的地方。</h3> <h3>   部队荣誉室,图为历任师首长的照片。</h3> <h3> 这是一支战功部队,这是一支英雄部队,图为86师调防至福建时举行的阅兵式。</h3> <h3>  图为强军精武红四连,战功卓著,历史上曾多次获得大军区级以上各种表彰奖励,是全军的典范。</h3> <h3>  部分有故事的实物</h3> <h3>  我们看到现在部队装备精良,坦克、自行火炮、各类战车,机动性强、机械化程度高。以下图为部分装备。</h3> <h3>  老部队唯一保存下来的原礼堂,不过外立面贴上了面砖。</h3> <h3>  礼堂内景基本上和原来一样,椅子还是原来的。</h3> <h3>  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走出曾经开大会和看电影的礼堂。</h3> <h3>  此次参加活动的全体成员在礼堂前合影</h3> <h3>  1972年12月20日入伍的战友合影</h3> <h3>  与陈干事话别离开营区。</h3> <h3>  临出营区大门前经过一片菜地,据陈干事讲现在部队不养猪和种菜了,一心练为战,这片菜地是留作纪念的。回想我们在部队期间承担了很多生产的任务,今非昔比,强军目标需要新时代的军人来完成,我们祝愿合成旅在强军路上取得新辉煌。</h3> <h3>  离开军营后我们前往平潭参观将军山,平潭战友会的代表早早的候等并陪同我们参观。</h3><h3> 将军山纪念碑上"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由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题写。</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将军山原名老虎山,为纪念1996年初春三军联合演习期间,一百多名将军登山观战之盛况,平潭县委、县政府于同年4月1日决定更改山名,使该区的旅游开发主题更为突出。图为大家在观看当年演习的视频。</h3> <h3>  在纪念碑前合影</h3> <h3>  与平潭战友会的战友一起合影</h3> <h3>  参观平潭与台湾通航的客运站</h3> <h3>  通航的海峡号客轮</h3> <h3>  中午平潭战友会设宴招待我们,席间大家饮料代酒频频举杯,共叙战友情。餐后我们参观了平潭战友会会所。</h3> <h3>  我们参观了龙王头海滩</h3> <h3>  参观北港湾</h3> <h3>  参观即将峻工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h3> <h3>  最后参观了海坛古城,至此,结束了本次活动返回福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