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12月22日,我的母亲与世长辞,享年73岁。母亲去世那天是冬至,也是我的结婚纪念日。</h3><h3> 自母亲去世后,一直想写点关于母亲的文章,但迟迟没有写,因为,母亲的离去一直是我心中的大痛,我害怕去触及。尽管如此,我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从未间断过……</h3><h3> 昨天早上(2019年12月21日)在店里的时候,老公说:“明天是冬至,咱们咋过?吃饺子吗?”,我说:“不吃!”立马眼里溢满了泪水,哽咽地说:“明天是我妈的忌日,吃什么饺子呀。”老公再也没有吭声……回到家后,老公做好饭我刚吃了一口忍不住哭了起来,老公惊恐地问:“咋了?”我边哭边说:“心里难受得很。”老公喃喃地说:“想妈妈了吧。”随即递给我一张纸巾……</h3><h3> 母亲去世的那天是个周六,凌晨七点多我还在睡梦中,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接起电话传来姐姐仓促、哽咽的话音:“惠玲,你快点回来吧,妈出事了。”我急切地一声大一声地问:“妈咋了?妈咋了?”姐哭着说:“你快回来吧…快点回来吧…”随即挂了电话。此刻的我边哭边穿衣服嘴里边念叨着:“妈,你咋了?你不会有事的,妈,你等着我…”可浑身发抖的我衣服怎么都穿不上,随即拨通了在外上班老公的电话,边哭边说:“我妈出事了,我该咋办?咋办呀?”老公说:“别急,你穿好衣服,我问下哪个班车先到博乐,坐到我这儿,我在路口等着你,咱们一块儿回去。”稍稍平静的我给单位领导说了一声,出去后就坐上了车。坐在车上,12岁的小侄女给我打来电话哭着说:“小姑,你快回来,快点回来吧…”妈妈的邻居给我打来了电话说:“惠玲,你路远,不要着急,注意安全,你妈已经不在了,现在在殡仪馆呢。你妈倒在沙发旁边的,早上发现的时候身上已经硬了,不知道几点走的……”,“你别说了,别说了……”当时的我心痛的无法言表,任泪水流淌……</h3><h3> 坐了近三个小时的班车,远远看见老公的车在路口等着我,下了班车坐上老公的车,我再也抑制不住放声痛哭:“我妈不在了,我妈已经不在了……”。很快我们到了殡仪馆,我下了车跑进殡仪馆,看见母亲静静地躺在冰棺里,我跪倒在冰棺前哭着喊着:“妈…妈…你咋在这里,你咋不等着我呀…为啥不让妈在家里,为啥让妈在这里呀…”姐姐也跪倒在地痛哭地说:“惠玲呀,妈已经走了,你别这样,你要有个啥事我可咋办呀…”老公和亲朋好友们劝慰着、拉着、抱着我,可此时此刻我心里痛呀,我不想妈妈在这里,我想妈妈在家里等着我……</h3><h3> 2018年12月24日母亲出殡,给母亲圆完坟、过完一七后我回到了自己的家,继续着自己的生活和工作。</h3><h3> 今天,是母亲的忌日,一年来我对母亲的愧疚和思念从未间断过。妈妈做的手擀面和我认为世界上最好吃的饺子,妈妈说的每一句话,妈妈的音容笑貌都刻骨铭心地牢记在我的心底、铭刻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常常来到我的梦里,甚至常常幻听到母亲喊我的乳名。母亲,您是我一生值得感谢的人,我怎么能忘记和放下您!</h3> <h3> 写到这里,总觉得还有很多想写的没有写出来,下面就再写写母亲的生平吧。</h3><h3> 母亲名叫郭敏,于1946年9月15日出生在河南省扶沟县白坛乡西白村一户农民家庭,兄弟姐妹六人,母亲排行老大。由于家庭贫困,母亲未上过一天学。1968年经亲戚介绍,母亲和父亲见过一面后即结婚,随后与父亲一起来到了新疆。即便如此,父亲母亲一生都很恩爱。</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亲和父亲结婚照</h3></font></h3> <h3> 母亲刚来新疆没有赶上分配工作,加入了当时的五七班,靠种棉花、打土块等一些体力活为家里增加点收入,记得当时家里那台双鸥牌洗衣机还是妈妈挣钱买的呢。1969年6月姐姐出生,1971年4月哥哥出生,1973年11月我出生,1976年3月弟弟出生。我们兄弟姐妹四人与父亲母亲在我们的出生地——八十一团房建连共同幸福、快乐地生活,直至1989年因父亲调到机关,我们搬至八十一团团部生活。</h3> <h3> 搬到团部后不久母亲不幸患病,得了当时极为少有的糖尿病,入院后母亲病情加重,报了病危,险些离开我们,自此糖尿病伴随母亲了一生,折磨母亲了一生。</h3><h3> 随后的几年里在父亲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的身体调养的还不错,倒也相安无事,我们兄弟姐妹四人也相继成家立业,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有了很大的好转。</h3> <h3> 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好,父亲在机关也即将退休,本想父亲母亲到了该享享福的时候了,没想到,2004年5月17日父亲突发心梗,没有留下一句话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父亲走时还差一个月零五天年满60周岁。</h3> <h3> 父亲的离世,对我们全家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打击,都难以接受,母亲的身体再次每况愈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走出失去父亲的阴霾,母亲的身体及各个方面也逐渐好转。</h3><h3> 为了不给我们添麻烦,母亲几乎是独自生活,只有弟弟家的女儿陪伴在母亲身边,我们只在空闲的时候回去看看母亲。所以,直至母亲去世,我们都不在身边,陪伴母亲的小侄女发现时,母亲趴倒在沙发边都不知何时咽的气,每每想起就悲痛欲绝,愧对母亲。</h3> <h3> 母亲的一生是艰苦、勤劳、俭朴、善良、平凡的一生。母亲对我的养育之恩,此生难以回报;女儿对您的愧欠,此生难以偿还。来生我还做您的女儿,好吗?</h3><h3> 在您离开我们一周年之际,我想告诉您:妈妈,女儿,对不起您,我永远爱您! 您永远活在我的心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