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赤子心 涓涓故乡情——记香港海南社团总会会长张泰超先生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事迹

梁振明

<p class="ql-block"> 张泰超,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龙盘村委会北岸村人,香港海南社团总会会长、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第十五届理事会理事长,香港“铜紫荆”勋章获得者,海南省“赤子楷模”。张泰超先生虽然旅居香港,但是情系家乡,热心公益事业。他捐资办学,创办乡村教育促进会,扶贫济困,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曾荣获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原香港特首梁振英以及现任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的亲切接见,在当地被传为一段佳话。</p> <p class="ql-block">  张泰超先生热心办教育事业,关心下一代的成长。1993年初,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致富的张泰超先生看到创办已久的村小学——北岸小学(初小)校舍破烂,设备简陋,孩子们读完小学四年级后要到几公里外的镇中心小学或红明农场中心小学读书,家长接送很不方便,同时也增加不少经济负担,便萌生了要改建学校的念头,在原琼山市教育局、原琼山市谭文镇委、镇政府以及地方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张先生决定投资改建北岸小学。</p><p class="ql-block"> 1993年2月,张泰超先生便马上着手北岸小学改建工作。他和村干部一道做群众工作,出资征用学校附近10多亩土地,并亲自请来工程技术人员,和他们一起谋划,紧接着安排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人们进场施工。经过半年时间的艰苦努力,一幢造型别致、金碧辉煌的教学大楼耸立在拆除原校舍建筑后的校址上,三幢教职工和学生宿舍楼、师生员工食堂、公厕、洗澡间、停车棚等生活设施的建设也逐渐趋于竣工,校道、校园平整美化绿化、3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室、舞台、校门和校门前人工池塘、曲桥以及读书亭等工程也先后建设完工。</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张泰超先生成立以令尊大人张梦端先生为董事长、地方退休干部梁安孝、梁振高为副董事长、村干部陈垂保、张为民、唐名声和退休教师陈起智(改建后的北岸小学首任校长)为董事的北岸小学校董会,负责招聘教职员工、和上级有关部门协商调动引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考试招生、购买教学设备等工作。至当年8月底,有关开学准备工作就绪,9月1日正式开学。改建后的北岸小学免费面向北岸村和社会招收236名学生,开设学前班和一至六年级共七个班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张泰超先生改建北岸小学第一年,就无偿投资近400万元,平整校园约13000平方米,挖填土石方约1000立方米,新建校舍1500多平方米,绿化校园2000多平方米,铺设水泥校道近1000米,挖一个水面面积计5亩的池塘(鱼塘),购置一大批教学和生活设备,投入办学经费15.5万元,解决15名自聘教职工工资和全校教职工奖金,学校办公费和师生生活补贴等费用。</p> <p class="ql-block">  1994年8月,为了促进北岸小学的持续发展,经张泰超先生和地方干部多方努力,在琼山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改建后的北岸小学由初级小学升格为完全小学并移交原谭文学区接管,由从国营红明农场中心小学调入北岸小学的梁振明老师接任校长。此后,张泰超先生一直关注和扶持学校的建设,先后捐资建设乡村小学第一间电脑教室,建设挡土墙、围墙,创办勤工俭学基地——荔枝园、鱼塘、猪栏等。在张先生的关心和帮助下,北岸小学办学效益显著。学校先后荣获海南省校容校貌建设评比一等奖和被评为海南省卫生工作单位,海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海南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少先队全国雏鹰大队,全国读队报金奖学校,琼山市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琼山市一级学校、海口市课改先进单位和海口市规范化学校等。学校由改建前仅有4位教师,40多名学生的初级小学发展到拥有19个教职工,420多名学生的花园式乡村完全小学,先后输送1000多名优秀毕业生进入中学读书,其中,2002届毕业生吴鸿亮同学以全省第53名的成绩考上海南中学,何昌全、陈雪莲、许宇军、陈昌恒、黎添明、杜国瑛、陈勤隆、梁夏嫚、柯维建、梁其宁、陈枋等一大批毕业生以优异成绩考上海南华侨中学、海南省农垦中学、琼山中学、文昌中学等省市重点中学。1994年12月,国家教委副部级专职委员郭福昌,民族宗教教育司司长韦鹏飞,海南省教育厅长符鸿合等领导视察北岸小学时对张泰超先生捐资助学的善举亲笔题词,给予高度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  几十年来,张泰超先生不仅助力北岸小学的巩固和发展,还热心扶贫脱贫以及乡村振兴事业。 </p> <p class="ql-block">  张泰超先生热心教育扶贫事业。他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他认为,乡村要振兴,农民兄弟姐妹要脱贫致富,首先要设法让子女多读书,多见世面,多长本事。为此他多年前就向地方干部和乡亲倡议创办教育促进会,并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他率先捐款,龙盘教育促进会很快创办起来。此后,他年年都是第一个捐献助学金,而且款项不少。每年为龙盘村委会考上大学、中专和高中学子举办的颁奖活动时,张先生总是积极捐款请省、市琼剧团或歌舞团来村中助兴,让获奖的学子们上舞台谈谈学习体会、谈谈对人生的感悟和自己的志向。张泰超先生在祝贺他们的同时,勉励大家发奋努力,好好读书,学习做人的道理,立志成才,立志做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效家乡,报效社会。这一举措营造了读书成才、成人和教育脱贫的良好氛围。据了解,今年5月份,张先生又郑重做出承诺,捐献150万元扶助20名北岸小学(现改为海口兰亭实验学校)贫困生免费读一年级至九年级,第一笔善款50万元已汇入学校帐户。据不完全统计近10多年来,张泰超为地方教育促进会和三门坡镇、国营红明农场等助学活动捐款共计300多万元。</p> <p class="ql-block"> 张泰超先生情系乡亲,致力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村民工作、生活条件和脱贫致富竭尽所能。1993年前,北岸村80多户400多口人吃水还成问题,村中仅有两口小水井,没有水塔,村民家家户户要挑水喝。另外,各条村道没有铺水泥路,坑坑洼洼,逢雨天更是泥泞不堪,红泥土混着牛、猪、鸡等粪便,又脏又臭,乡亲们出门挑水回来免不了脏兮兮的。遇上旱季,水井也干枯了,村民们还要下井舀水。看到这一切,铺设环村水泥道路,挖井、建水塔、安装自来水管到农户,建牛棚、猪栏,解决乡亲们出行难、吃水难和治理环境卫生等问题的想法在张泰超先生的心头萌生。为此,在村干部和村民支持下,张先生马不停蹄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进驻工地,并发动村民投工投劳一起施工。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1994年初,各项工程顺利完成,解决了困扰学校师生和村民多年出行、吃水难等大问题。近几年来,张泰超先生又捐献100多万元硬化拓宽环村路,并在村道两旁种花种草,改建北岸村门,改建学校运动场和建设豪华气派的多功能篮排球场,安装路灯。此外,张泰超先生还多方努力,打算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拨款建设北岸村文化室、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据了解,张先生承诺,如果政府下拨的建设资金不足的话,缺口部分他个人捐献解决。至目前为止,北岸村民风纯朴,基础设施完善,所有出入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村门豪华气派,引人注目,美村乡村建设初具规模。</p> <p class="ql-block">  张泰超先生致富后不忘带领乡亲脱贫致富。1993年至1994年间,张先生在村干部和村民支持下,出资150多万元对北岸村门两侧200多亩的荒地全面机耕和平整,并全部种上荔枝。荔枝种苗成活后,张先生按事先制定的方案以人口为依据等无偿分配给各农户进行管理,20多年来,在张先生的扶助下,北岸村民辛勤劳作,科学种养,荔枝苗也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变成了摇钱树,致富树,大家的心窝里乐开了花。如今,张泰超先生又有更大的动作。据了解,他又投资1300万元和荔枝农户置换北岸村门北边已征用的土地给他们种植荔枝等高效经济作物,打算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整片规划开发置换的800多亩面积的荔枝地,建设一个多功能大型农产品集贸市场,带动乡村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引导乡亲们走上脱贫致富的快车道。</p> <p class="ql-block"> 据了解,自1993年以来,张泰超先生先后无偿投资3200多万元建校办学,扶学助困,扶助乡亲创业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如今,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已出台,张泰超先生做为香港海南社团总会会长无不关注并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为了家乡的发展,为了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他在各个场合无不发声,呼吁香港等商界的仁人志士回家乡投资兴业,回报养育自已的一片热土和父老乡亲。</p> <p class="ql-block"> 张泰超先生心系家乡,为乡村的振兴和乡亲的脱贫攻坚事业费尽心血,无私奉献。真可谓:拳拳赤子心,涓涓故乡情。(撰稿人:梁振明;2020年6月2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