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从小学起,我就开始写诗歌和各种文字。自然,没写出什么名堂。相反,正因为对文学的爱好,导致我重文轻理,未能考上好的中学,更没能考上大学。原本成绩极好的我,让老师和亲人失望了。</p><p> 当我背上行囊前往广东打工的时候,没有带哪怕一本诗集。对外加工企业,工作时间漫长到有些残酷,每天都是午夜之后才能上床休息。极其珍贵的休息日多数用来补觉,诗歌,无暇再想起。偶尔路过书摊,看到新出的诗集,散发着油墨的芳香,最多也就拿起来翻几页,然后放下。几十人挤在一个大房间,双人床密密麻麻,四处散发着各种难闻的气味。书桌,那是不可能有的。给家里写信,也只能趴床上简单地写上几句,反正,父母也不识字。</p><p> 不仅是忙碌和辛苦,工厂的伙食还极其低劣。除了一部分连喝水也能长胖的女孩,基本上打工仔都营养不良。我16岁的时候110斤体重,到了22岁还是110斤。由于频繁地跳厂,我攒下的钱也极其有限,经常到了年底因为没钱而不想回家。</p><p> 这种情况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有所缓解。我进了一家印刷厂,开轮转机印书印报纸。机器昂贵,不能有哪怕一刻钟浪费。两班倒,我们这一班还没走,另一班人已经站在机器旁。每天上班12个小时,也就意味着还有12个小时用来休息,这已经极满意了。倘若是上夜班,早上八点下班,就可以自由地出去玩,到下午再睡觉。厂里多数是印刷文学类书籍,又引起了我看书的兴趣。下班时带几张试机时的废纸到宿舍,竟也看了很多的书。这期间也买了一些诗集,躺在床上陆陆续续地看,只是一直没再动笔写诗。除了填写工单和写家书,基本上没写过字。</p><p> 印刷厂后来由两班倒又改成了三班倒,有了更多的时间出去玩,感觉真的非常幸福。可烦心事又来了。大型的轮转印刷机,每天擦洗滚筒双手沾满了漆黑的油墨,根本就没法洗干净,用汽油洗也不行。哪怕下班后洗上半小时,两只手还是黑的可怕。特别是指甲缝,皮肤纹理当中的油墨痕迹,我回到家乡割了几天稻子插了几天秧还不能完全消除。到商店,不敢随意动人家的东西,不看准了不去拿。那回在书摊,忍不住拿起一本书在看。老板用很惊讶的眼光盯着我的手,生怕弄脏他的书。我和他说,我就是在印刷厂印书的,这手上的油墨掉不下来,老板这才放心。</p><p> 那天下班后,我拿了一根极粗的记号笔,在一张废纸上写下了一首打油诗:</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下班归去又添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指黑黑尽是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姑娘哪肯同牵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嫁谁不愿嫁非洲。</p><p><br></p><p> 写完随手丢在空闲的切纸台上,便回宿舍去了。</p><p> 几天后,我发现食堂门口贴了一张红纸,上面写着:征贤启事。其大意是说轮转车间有位员工,文采极好。请主动跟厂方联系,方便的时候会给其调换更加合适的岗位,以使人尽其才。</p><p> 原来,那天老板正好经过车间,看到我写的那几句打油诗很感兴趣,就带到办公室去了。后来老板仔细读了几遍,越看越觉得好,就想找到写诗的这个员工。巧的是就在第二天,彩印车间的广西师傅大老高将我调了过去。老板问了车间主任,调查了轮转车间的所有员工,都查不出是谁写的,于是写了这么一张【招贤启事】。吃饭时大老高看着我说,老板说的那个人是你吧?大老高和我同住一个房间,知道我爱好文学,时不时能背上几段。我笑着承认了。第二天老板带着我和大老高一起到山庄吃了顿饭,聊了一晚上的天,很是开心畅快。</p><p> 老板其实也是年轻人,当时都不到三十岁,是个文艺范。他对我多少还是有些印象的,就是他招收我进的厂。印刷厂招工要求高中毕业,我并没有毕业证,事实上我高中也没读毕业。那天去应聘恰好老板在场,看到我写的简历马上拍板收下,人事部门也就没要求我拿毕业证书,让我混了进去。那年头,找个工作是真的很不容易。刚来广东的,或是被原厂家辞退,或是一时冲动辞工的,在极其毒辣的阳光底下四处奔走,经常十天半月找不到厂家收留。到最后只要求有吃有住,工资再低条件再差也愿意做。</p><p> 老板又向我和大老高询问对于工厂管理的意见,很是诚恳。我进厂有几个月了,如实说出了心中的想法。主要是在生产安全和纸张浪费方面,我认为很有必要加强管理。老板非常认可我的说法,当场表示要将我调入办公室,担任他的助手。私人企业,员工的任用在于老板的喜好,自然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要管理好企业,提高工厂的竞争力。</p><p> 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成了工厂管理人员,甚至拥有一个单间的办公室。我的工作是协助老板规划制作生产流程,派发各车间生产任务,以及监管制版房和校对班子。总的来说,这些工作按部就班,我完成得不错。尤其是校对,因为从小对文字的爱好,我做得非常严谨,为工厂挽回了多次不必要的损失。</p><p> 在印刷厂工作了两年多,尽管相对而言这是一个好工作,但因为年龄的增大,又不甘心一直打工,我还是返回了家乡。而因为在厂里接触到了电脑,令我产生了学习电脑技术的兴趣,也具备了学习的条件。我回家后开了一家电脑打字店,生意很不错,不得不说与我在印刷厂的工作经历有关。假如我一直在别的工厂或是做别的工种,那么我之后的生命轨迹或许就大不相同。</p><p> 从广东回到家乡之后,创业,成家,小孩在成长,父母在老去,生活就是这样,平凡而寡淡。尽管成天在电脑上和文字打交道,帮人写了不少申请报告之类,但我还是没有动手写诗歌或是文章的念头。我的文学梦,在我离开学校时就已经湮灭。</p><p> 十年前我前往苏州做电子商务。接近四十岁的年龄开始做淘宝是不多见的,如我这个年纪,除了读书出来的懂电脑的并不多。令那些小伙子很惊讶,我电脑玩得比他们还溜,网上的生意做得也还算不错。做淘宝,就得熬夜,等待客户的到来。有时夜深人静,又无人咨询,我就胡乱地写些东西。多数是短诗和一些零星琐碎的段落,有些发到空间,有些没写完就丢弃了。</p><p> 直到近年,我的一位老师要编一本关于家乡的书,邀请我协助编辑创作。我这才比较认真地写了一些文字,散文,纪实,最多的还是诗歌。开始时无从下笔,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在四十多岁这个年纪居然也能进步,文笔一天比一天流畅。有时发布在朋友圈或是网络,或多或少引起了一些关注,得到一些亲戚朋友的赞许。我把网络平台能关闭的赞赏都关闭了,不好意思接受好友们的馈赠。我心里自然知道,就我这种业余水平毕竟成不了什么气候。可是,谁说一定要成为诗人,成为作家的呢?我用心歌颂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歌颂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人和事,就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只要自己喜欢,别人评论好与不好,都一笑置之。</p><p> 每当看到美好的风景我就会写几句诗,表达心中的喜悦。生活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时刻或瞬间,都成为我创作诗歌的理由和灵感源泉。有的朋友爱好摄影,每当他们拍出绚丽的照片,我就即兴赋诗一首,也是乐趣。总之,我想写就写,写到中途写不下去了也无所谓。写诗不能给我带来任何收益,亦无须别人支付工资,这至少不能算是不良爱好的吧,起码不会干扰别人的生产生活。我始终觉得别人比我写得更好,因此也在不断的学习之中。空闲的时候将旧作翻出来看看,有些诗句自己都不忍卒读,便毫不心痛地删去。</p><p> 那天有个朋友问我,你写了这么多的诗,哪一首写得最好呢?这个问题真的不易答复。得看从哪一方面考虑,或是通俗,或是严谨,或是风趣,或是深刻。我一个普通的农村人,焦头烂额于生计,名山大川基本没能去游历,仅限于在家乡范围兜兜转转。我没有很体面的工作,没有太多高大上的朋友,没有纵横捭阖的大格局。最主要的,我读过的书太少,没能到大专院校进修,才情也有限,所以从根本上我无法写出好东西。偶尔灵光一现,写上几句,能达到没有语病韵律流畅便很满足了。至于其中的内涵和意义,无非都是小情调,不值得任何人学习和模仿。</p><p> 如此仔细想来,我写得最好的一首诗,应该就是当年打工时写的那首打油诗了。因为它真真切切地给我带来了好处,让我提了职,让我工资翻倍,并毫无疑问地改变和影响了我的职业生涯。至于这个改变,于我来说算不算进步,就无从考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