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猪

铁汉柔情

<h1><b> 猪虽列十二生肖之末,却是人类的宝贝,伊斯兰教徒甚至将其奉为祖宗。</b></h1><h1><b> 数千年前,人们将野猪驯化饲养,成为人们的朋友,供人们享用。</b></h1><h1><b> 猪全身是宝。猪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就连它的骨头也是补钙佳品,猪皮可食,也可制皮鞋,猪胆可做明目之药,猪毛可制棕刷,就连猪粪也是农家好肥料。</b></h1> <h1><b> 猪乃吉祥之物,心宽体胖,忠厚老实,吃得是草和残汤剩饭,奉献给人们的是美味的猪肉。</b></h1><h1><b> 现实中的猪除供人食用外,还有一个灵敏的鼻子,警方训练它闻毒品、查毒品,据说比警犬还灵。</b></h1><h1><b> 猪有许多缺点,贪吃,贪睡,不干活,懒猪,蠢猪,笨猪,不讲卫生。但它的缺点正是人们看中的优点,方便饲养,宰杀。</b></h1> <h1><b> 我们从小就学习了许多关于猪的成语和歇后语。猪朋狗友,肥猪拱门,猪狗不如,死猪不怕开水烫,猪鼻子里插葱一一装象(相),扮猪吃老虎一一大智若愚,猪八戒的脊梁一一悟能(无能)之背(辈)。</b></h1><h1><b> 小时候,我喜欢看猪八戒吃西瓜,现在,小孙子喜欢看猪猪侠。</b></h1> <h1><b> 猪还是作者笔下的好文章。</b></h1><h1><b> </b><b> 记得我十岁生日时,妈妈给了我十元钱,我跑到县新华书店买了人生第一套长篇小说一一《烈火金钢》,书中的描写深深吸引了我,一口气看了前面几十页,一开始就是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八路军战士史更生一口气连杀十几名日寇,带伤打败了狂妄的猪头小队长。这一战至今还在我脑海中翻腾。</b></h1><h3><b><br></b></h3><h3><b><br></b></h3><h3><b><br></b></h3> <h1><b> 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把动物拟人、神化,创造出了孙猴子、猪八戒等人。使《西游记》成为了世界上读者最多的文学巨著。</b></h1><h1><b> 吴承恩将猪描写到极致,塑造了猪八戒这一前无古人的形象。神来之笔,令人爱不释手,拍案叫绝。猪八戒原是天庭巡天河的“天蓬元帅”,因酒后调戏月中嫦娥被玉皇大帝贬下天庭,错投猪胎,变成了一个猪头大腹的妖怪,作怪在高老庄。幸得菩萨点化,唐僧收为徒弟,得名猪悟能,小名八戒。无论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妇孺皆知猪八戒。猪八戒为唐僧取经出力不多,但使《西游记》添色不少。贪吃,贪睡,偷懒,好色的猪八戒形象让人忍俊不住,人见人爱,成为人们饭后茶余的笑料。</b></h1> <h1><b> 1971年,我参加工作,到永兴县鲤鱼塘食品站当采购员,收购的主要商品是猪、蛋、禽、鱼。计划经济时代,购物凭票,猪肉一票难求。既使生病需要猪肉做药引,也需医生开证明,方能求得半斤猪肉票。东部山区属缺油区,那里的农民十分缺油,十分清苦。买肉嫌骨头,不嫌肥肉。买来两斤猪肉,切成两指宽的块状,装入坛子保存。炒菜时,从坛子内夹一块肥肉放在锅子里滚两圈,马上夹回坛子,然后炒菜。逢年过节,能吃上一餐红烧肉就是富贵人家了。</b></h1><h1><b> 那时的猪肉特别好吃,全是饲养了一年以上的土猪。</b></h1><h1><b> 时至今日,很少有真正的土猪了。一头一百多斤的饲料猪不到半年就出栏了,全仗各种化字药、激素之功,瘦肉多,肥肉少,食之不香。猪骨头比猪肉贵,猪才几个月出栏,本身缺钙,但人们求钙心切,迷信猪骨头,使这二者价格倒挂。</b></h1> <h1><b> 今年恰逢猪年,本是和平吉祥之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怎奈继牛“魔王”、羊(杨)贵(妃)之后,猪肉价格飚升,去年十二元钱一斤,今年翻了一番还多。百姓笑话两则:一、嫦娥后悔未嫁八戒;二、沙僧说:“二师兄,你的肉比师傅的肉还贵!”。好在外国的猪肉便宜(但不知是否转基因饲料喂养的),我国从欧盟等国进口六元钱一斤的冻猪肉,使猪肉价格在最近止升回落。</b></h1><h1><b> 辞旧迎新,展望二0二0年,愿猪多鼠少!</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