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一中74级21班感知民俗文化-“粽情端午”

知愔若曦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最初是古代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端午民俗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不同地区的节日习俗可能会有一些区别,主要的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采草药、挂艾草与葛蒲、拜神祭祖、放纸鸢、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打马球、跳钟、斗草等。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同学们更真切得感知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与魅力,锻炼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增进班级凝聚力,班主任张利红老师在端午节组织了感知民俗文化-“粽情端午”活动。 同学们纷纷卸下课业的重担,轻松舒畅,快速融进民俗文化韵场,你展粽叶来,我包米,团结协作,好一派青春气息,安康又如意。 俊秀男生勤练技,自有豪情多壮志。 心灵手巧不娇气,巾帼青春更洋溢。 记住哟,同桌的你。 看,我的最美。 不,我更美。 那可不一定哟,瞧我的。 呵呵,我的可以双粽天下。 文化,青春,撞在了一起。 21班的22年端午,文化的印记,青春的记忆。 火红的大枣哟,你是青春的甜哝。 协作是音符,共创文化曲。 同学情深,“粽情”年少。 回到教室,依旧在回味。 <h1>粽情端午,感知文化,不拘小节,胸怀天下。<b></b></h1>

端午

粽情

青春

感知

民俗文化

传统节日

同学

文化

端午节

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