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冬至 暖春即至

绰绰有范

<p><br></p><p> 在现如今,我们对很多传统节日的印象都来源于能放假的那几个节日而已,而除此之外,我们其实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冬至就是这样一个内容丰厚的节日,甚至在古代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p><p><br></p> <p><br></p><p>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已经用土圭观察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现代天文科学测定,与夏至日相反,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p><p><br></p> <p><br></p><p> 汉代,人们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皇帝要于此日祭天,群臣也互相祝贺。此习俗一直延续至清代,成为在冬至日必须举行的一种仪式。</p><p><br></p> <p><br></p><p> 冬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黑夜一天比一天短,阳气上升,阴气消减,是个吉利的日子,故古代曾有以冬至为岁首的,人称之为“亚岁”、“小年”,十分重视,甚至有“冬至大过年”之说。</p><p><br></p> <p><br></p><p> 冬至、夏至为节气的二至。冬至一般在十一月。这天夜晚最长、白天最短,过后就会白昼长而夜晚短。古时冬至这天要百官朝贺,君不听政,店铺歇市,学生放假,所以古时曾有过冬胜过年的说法,也把冬至节说成贺冬、拜冬。早起要互相拜贺,像过大年拜年那样,也去祭祀祖先。</p><p><br></p> <p><br></p><p> 民间把冬至义称为作“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1天之后便进入春天。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p><p> 一首顺口溜为证:</p><p> 一九二九不出手,</p><p> 三九四九冰上走,</p><p>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p><p> 七九河开,</p><p> 八九雁来,</p><p> 九九加一九,</p><p> 耕牛遍地走。</p><p>  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不仅仅是人们多年来对气候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在严冬时节对春天的一种企盼。</p><p><br></p> <p><br></p><p> 《九九歌》</p><p>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p><p>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衫;</p><p>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滴滴;</p><p>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p><p>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p><p> 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p><p>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p><p> 八九七十二,半夜盖夹袄;</p><p>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煤基;</p><p> 九九加一九,已经过中秋。</p><p><br></p> <p><br></p><p> 冬至时节,民间有赠送鞋子的习俗。在《中华古今》中有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随着时间的推移,赠鞋给舅姑的习俗逐渐演化为舅姑赠鞋帽给甥侄了。古时手工刺绣,送给女子的,鞋子刺绣多为花鸟,帽子多做成凤形;送给男子的,鞋子刺绣多是猛兽,帽子也多做虎行。</p><p><br></p> <p><br></p><p>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p><p>  “冬至饺子夏至面”,过去人家过冬至,饮食习俗多为吃饺子。每逢冬至,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p><p>  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汤圆,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p><p><br></p> <p>《风雪中作》</p><p>    唐·白居易</p><p>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p><p>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p><p>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p><p>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p><p>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p><p>    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p><p><br></p> <p><br></p><p> 寒冷的尽头,温暖的开头。愿冬云带给你好运,愿冬阳带给你问候。愿冰霜融化你忧愁,愿雪花带给你温柔。</p><p><br></p> <p><br></p><p> 图文源于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