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恭城工作生活了11年,我一直以为东门头三个字是一个一条街或者某个方位的代名词,后来又了解到东门头有个码头,但却从未去看过,今年与同学的恭城之行,我萌发了去实地看看的念头。</h3><h3>11月14日,在漫天的朝霞下与同学一一惜别后,一个人开始独自游走。</h3><h3>从大桥头出发,不错过每一条路,很快就找到了——东门码头。</h3><h3>下码头的青石板路十分古旧,在晨光照射下微微泛光,时光打磨的痕迹让人产生遐想,仿佛看到那些古老的渔船和商船在这里穿梭着停靠着,那些相互寒暄的人们,在河边洗洗涮涮的女人们那嘎嘎的笑声……</h3><h3>古榕树的树荫差不多覆盖了整个码头,码头江边停放着几只竹排,黄氏哥俩已经打鱼回来,正在晾网。</h3><h3>码头的北面不远处,是1961年建成的茶江大桥,据说这座大桥当时在广西是第一座大跨度的石拱桥。家婆告诉我,东门码头原来有一浮桥,大桥建成通车后,就把浮桥拆掉了。</h3><h3>有关茶江大桥和东门浮桥的历史,恭城县志有记载:<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东门浮桥民国25年始建于东门,33年日军逼进县城,浮桥拆散,同年9月桥船被水冲走,改用渡船。36年下半年重修,次年通行。1961年茶江大桥建成后拆除,船只补充至南门燕岩浮桥。1988年初,扩宽茶江大桥施工时,重新用油桶木板架设简易浮桥,方便通行,1989年3月拆除。</span></h3><h3><font face="-webkit-standard"><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走上码头,就进入了恭城的老街——太和街。</span></font></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