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浅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落点

白中王仲利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一提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人们可能马上会联想到“一个核心”“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要点”。说实话,要想牢记于心并脱口而出,那真的是“太难了”。鉴于大家都在谈论这个似懂实不懂的话题,我害怕自己落伍也担心被视为另类,于是翻阅了一些书籍,结合名家学者的点拨,脑海中似乎略有认知和感悟。</span><br></h3><h3> 核心素养是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实是“三维目标”的提炼与整合:把“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提炼为“关键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必备品格”。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独特教育价值在学生身上的体现和落实,当所有学科都发挥其独特的贡献和作用时,学生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改革浪潮疯狂来袭的背景下,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点是有必要的。</h3><h3>一、重构英语教学理念</h3><h3> 目前的英语教学还是围绕“英本主义”教学理念,学生学英语的目的是与外国人交流、学习英语国家文化。课程内容主要是适应在英语环境下的生活话题,如购物、问路、点菜、就医等等。但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看,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购物,还要教他们如何科学理财;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表达时间,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进行时间管理;不仅要教学生正确掌握语法功能意念,还要教他们如何用恰当语言表达自己不同的情感;不仅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还应教给他们如何形成独立的思维能力……</h3><h3> 我们应摈弃“英本”回归“生本”,重构英语教学理念,不能将英语教学变成仅仅教会学生掌握一门交流工具。在即将到来或已经到来的“大数据时代”,任何工具性东西都将被人工智能替代。随着科大讯飞的语音转换神器的问世,英语语言教学的实用价值将被大大削弱。那教育为什么还依然存在?因为还有许多机器无法替代的领域,如“人的成长”……</h3><h3> 还有一点我们千万不能忘记:“生本”理念下的英语课堂不是为培养少数“精英”,而是要关注全体。每个班级都存在少数无论怎么努力英语也考不及格或无论怎么用功最终都无法考上普高的学生。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关注这些学生呢?其实,“勤奋好学”才是必备的品格,至于学习的结果,那是次要的。爱因斯坦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h3><h3>二、转变英语教学模式</h3><h3> 新课改的步伐从未停歇,但新课改的背影并未走远。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本课堂”岿然不动,而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则难以落地。“无生课堂”模式下的考评课,类似驾校里的科目二,只需对“点”对“线”,不求实际应用。教育部之所以取消“考纲”,其目的是要弱化学科教学中的考试评价导向。学科教学不能陷入纯知识点的追求,不能让学科内容碎片化、断点化,要真正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让教育回归本真。</h3><h3> 毫无疑问,英语课堂应从以教师的“讲”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所有教学环节应以发现问题为主线设计,让真实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避免轰轰烈烈的“假学习”。我校余婷老师在授新课时,总是在课前设置一些合理的预学任务,让学生课后完成,然后通过课堂抽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有效达成目标;叶燕老师在讲英语阅读时,习惯于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句型、段落及篇章的理解,通过抽测发现问题,最后针对学生暴露的问题开展答疑解惑。这种课堂虽不具有让人一眼就惊艳到的“看相”,但的确有“真实学习”在发生。</h3><h3>三、丰富英语课程资源</h3><h3> 英语语言学习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跨学科的知识渗透现象无处不在。英语学习者若忽视了学科间的知识链接,学习过程就变得艰难而且枯燥乏味。很多孩子英语学不好,并非全是英语学科上的原因。拼音没学好的孩子通常很难学好音标;汉语词性不分的孩子一定会出现英语词汇混用;不懂汉语句子成分的孩子掌握英语基本句型也相对较难……</h3><h3> 善于学习的孩子总能挖掘新的课程资源,并做到融会贯通。一次英语课上,刘宇飞同学突然提出一个令我震惊的思考:“老师,我觉得很多英语句型与文言文句式很相似。如英语中的 What's your name? 译成文言文是‘何为汝名?’,两者的语序多么相近啊。”我还没来得及点评,他又接着说:“另外,‘一狼犬坐于前’和‘一狼洞其中’不也是英语中典型的状语后置吗?”</h3><h3> 另一方面,先进教育技术不是为了增大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输容量”,而是用来拓展有关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资源。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以及智慧课堂的即将来临,获取这类资源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前面谈到,英语老师在教会学生掌握时间表达法时,还要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和管理时间”。但老师不能简单传授“时间重要性”或“时间管理法”,否则英语课就变成了思政课或班会课了,从而失去英语语言教学的本质。此时,英语老师应该合理利用媒体资源,呈现一些有关“时间”的听说读写视听材料或阅读文本,让学生在英语氛围中培养“成长所需的能力和品格”。</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