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167efb"> 大约一个月以前,应学校工作需要,我们收到了让学生订购《家长教材》的任务,从收交上来的《家长购买意向书》上反馈的信息来看,很大一部分家长是不愿意购买这本书的,原因是:无用,甚至有几个家长让孩子带着以前曾买过的《家长教材》让我过目:除去书皮发旧,里边是全新的,一页都没有翻看过。我想,这也许是教育上心照不宣的事实吧。</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我陷入了沉思,学校下达的工作,不能懈怠,家长又是凭自愿购买,怎么办?几天后的家长会为这件事带来了转机。家长会上,我再次向每一位家长传达了学校自愿订购这本书的意见,然后附加了一个动作:面向家长深鞠一躬,表达谢意。随后这项工作基本顺利完成。</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发书那天,我翻看着这本在家长眼里无用的书,心想:一定要让这本书变无用为大用,一定要让《家长教材》重生!我先让每个孩子在书的扉页上写一句希望爸爸妈妈阅读这本书的“煽情”的话,然后让他们各自猜想爸爸妈妈多长时间能将这本书读够一遍,接着我对每一个孩子说:“以前爸爸妈妈只是陪你们课外阅读,从今天开始变为真正的亲子共读,如果在看书的过程中,你们的爸爸妈妈有什么想法,随时写下来,发在咱班的微信群里,一起分享,咱班的每一个同学都会从中获益,咱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是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随后,我又把我的要求发布在了微信群里。</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短暂的平静阅读之后,我看到了一篇篇长短不一、或手写或打印或备忘录的家长“作品”:</font></b></h3> <h1><font color="#39b54a"><b>樊慕涵:一个开朗自信、乖巧可人的女孩;<br></b><b>家长:一个思想超前,教育有方的妈妈。</b></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b>王瑜:一个追求完美、力争第一的男孩;<br></b><b>家长:一个精益求精,高度负责的妈妈。</b></font></h1> <h1><font color="#ff8a00"><b>马豪博:一个有待进步,潜力巨大的男孩;<br></b><b>家长:一个敢于自省,善于反思的家长。</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李心怡:一个善解人意,但课堂听讲效率待提高的女孩;<br></b><b>家长:一个洞察敏锐,敢于担当的爸爸。</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雷博韬:一个智商极高,淘气费心的男孩;<br></b><b>家长:一个极度负责,高瞻远瞩的妈妈。</b></font></h1> <h1><font color="#ff8a00"><b>宋瀚宇:一个积极上进,思维活跃的男孩;<br></b><b>家长:一个善于鼓励孩子,从细处着眼的妈妈。</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李世荣:一个基础薄弱,但品德高尚的男孩;</font></b></h1><h3><b><font color="#167efb"></font></b></h3><h1><b><font color="#167efb">家长:一个富有耐心,执着坚持的妈妈。</font></b></h1> <h1><font color="#b04fbb"><b>沈浩天:一个正能量爆满,内秀细心的男孩;<br></b><b>家长:一个胸襟广阔,善于思考的妈妈。</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陈佳琪:一个思维活跃,习惯有待加强的男孩;<br></b><b>家长:一个与老师绝对配合,富有耐心的妈妈。</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李祥瑞:一个心思细腻,不怕吃苦的男孩;<br></b><b>家长:一个全力配合学校,一切为了孩子的爸爸。</b></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b>赵雨韾:一个看一眼就让人心生怜爱的女孩;<br></b><b>家长:一个讲究教育艺术,永远相信孩子的妈妈。</b></font></h1> <h1><b><font color="#ed2308">未</font>完待续………</b></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