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昆虫记》作为一部科普作品,以其极具求真精神的科学性,充满诗意的文学性和发人深省的哲学性,誉满全球,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法布尔将昆虫的多彩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h1><h3></h3> <h3>12月2日第一课时内容:<br>1.了解封皮、封底、目录所呈现的内容。<br>2.了解《昆虫记》相关文学常识。<br>3.了解阅读科普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h3><h1></h1> <h3>12月3日第二课时内容:</h3><h3>学生展示关于蝉的知识卡片。</h3> <h3>12月5日第三课时内容:</h3><h3>学生展示关于螳螂的知识卡片。</h3> <h3>12月6日第四课时内容:</h3><h3>自主阅读,尝试给全书的昆虫按照自己的喜好分类,并关注书中有情有味的语句。</h3> <h3>12月9日第五课时内容:</h3><h3>学生展示自己对书中昆虫的分类。</h3> <h3>12月10日第六课时内容:</h3><h3>学生展示摘抄的有情有味的语句,并谈自己对法布尔的认识。</h3> <h3>12月11日第七节课内容:</h3><h3>学生展示、整理《昆虫记》中所学到的生僻字。</h3> <h3>12月12日随笔中内容:<br>学生谈自己读《昆虫记》的收获。<br>王睿泽:读完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自己收获了大量有关昆虫的知识。作者优美的文笔,令我受益。<br>李洁:读完书,有些怅然,我是否太过忽视生命了呢?好吧,从现在开始,别辜负生命。<br>赵美龄:每每读到诸如此类的情节,我的情感都会融入书中去,这让我发现了法布尔写作的另一特点:细致。</h3><h1></h1><h3></h3><h1></h1><h3>孙国放:我要学习法布尔对世间万物的爱,对昆虫的爱,学习他的坚韧不拔。</h3><h3>樊笑羽:直到最近我才再次找到那本被放置在角落里的《昆虫记》,时间的沉淀让我在阅读这本书时有了崭新的感受和巨大的收获。</h3><h3>徐新凯:法布尔为了给世人一部《昆虫记》,和他的小伙伴们奋斗了三十多年。我想比起作品可能它的作者更需要被人了解,被人学习。</h3><h3>高媛:法布尔对《昆虫记》的写作,不是机械的论文写作,而是有情感交流的散文化写作。……只有学会尊重大自然,敬畏自然中的大的、小的生命,人类才会有光明的坦途。</h3><h3>白一博:精读的方式,能让我更好地理清作品思路,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严谨。……我们要在阅读中去理解一本书(一篇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让我们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变得有意义。</h3><h3></h3><h3><br></h3> <h3>三点随想:</h3><h3>1.整本书阅读必须有充分的时间才能落实指导,学生也需要充分的时间理解、展示、感悟。</h3><h3>2.阅读指导型课完全因学情而定,并需随时调整,常是点拨型阅读、读议型阅读、欣赏型阅读等方法运用于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中。</h3><h3>3.如果能够从小学开始,就引导学生学会阅读,那么学生会受益终生。</h3><h3><br></h3><h3>面对紧张的课时,小张老师也是顶着巨大压力开展的整本书阅读活动,希望将来能够遇到一片向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