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的天安门

郭源彪

长安右门俗称“虎门”。在每年8月时,总有秋后问斩的说法。皇帝诏令邢部、大理寺、督察院三法司会同王公大臣在长安右门内会审未决死囚案件。囚犯从长安右门外下囚车,由南门洞进入,在长安右门内一字排开,跪在公案前听候审问,最终由皇帝裁决后将从虎门抬出,就像羊入虎穴永不还生故此名。在五行方位中西方属金,主杀,四象中西方为白虎,所以长安右门由称“虎门”。<div>在广场御路的东西两侧建有千步廊,南北方向为通脊联檐的廊坊各110间,到南侧向东、西方向各延伸34间,东到长安左门,西到长安右门,工有廊坊288间。后来在民国初把千步廊拆除,就形成了现在的天安门广场的布局。<br></div><div>刚刚说过了“T”字形广场,在明代时,广场的最南端叫“大明门”,清代改“大清门”,民国元年改“中华门”。曾经明朝大学士谢缙曾题写门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后在1958年被拆除,当时的大明门就在现在毛主席纪念堂这里。<br></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明朝的天安门称"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改为"天安门",取"承天启运,安邦治国"之意.</font></h3> 前门<br>天安门场城楼;天安门前设施; “ T ”字形广场;文东武西; 长安左门及长安右门;千步廊;大明门;正阳门 天安门位于北京市中心,现在我们看到的天安门城楼显然不是现代建筑,它是始建于明朝初年的建筑,当时是皇城的正门。<br>明永乐年间营建北京宫城时,建成了封闭了英文字母“T”字型广场。广场东西两侧基本上是按照“文东武西”的布局分布着各中央机关。清代大体承袭明制。 天安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重檐中间悬挂“承天之门”匾额,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br>清顺治八年1651年,按照明代建筑规制重建承天门后,改称为“天安门”,取意“受命于天,安邦治国”的意思。两个名称都体现了统治者希望得到上天的眷顾,并按照上天的旨意治理好国家的意愿。<div>天安门占地面积 4800平方米,通高33.7米,在1970年重修后又增高了一米,现在的高度为34.7米。<br>城台下部为汉白玉须弥座,上部为城台主体。城台正面开有5间锅底券门洞,正中为御路门,最宽最高,其余的门洞尺寸自中央向两侧递减。<br></div><div>城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顶上覆盖黄色琉璃瓦。无不体现了皇家的九五之尊。“九”这个数字在天安门中随处可见,如城楼面阔九间,檐角小兽九只,门窗共36扇,为四“九”,城台券门每扇门的门钉为81颗,为九“九”等,以喻天数。<br></div> 天安门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凡遇国家大典、如皇帝登基、册立皇后、册立太子、命将出征等,都要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隆重的颁诏礼。颁诏礼从太和殿开始。届日,皇帝坐在太和殿,把诏书写好用宝,就是盖好玉玺,然后内阁大学士捧诏书交给殿外的礼部官员,礼部官员将诏书捧出午门放入龙亭中,銮仪卫再把龙亭抬往天安门城楼上,给宣诏官在宣诏台宣读,文武百官在金水桥南跪听,待宣诏官把诏书宣布完后,奉诏官再将诏书从天安门城楼上将下来,礼部官员用朵云漆盘承接后放如龙亭内抬往礼部印刷,将诏书复制若干分后分送各省颁布天下。明代颁诏是用龙头杆系黄丝绳栓诏书将下,清代是用木雕金凤口衔诏书由上而下,俗称“金凤颁诏”。<div>明清两朝每逢圜丘坛祭天、方泽坛祭地、祈谷坛祈谷、先农坛耕田、御驾亲征等,皇帝及随从人员都要从这里出入。<br>现在大家请看城楼前的这7座汉白玉石桥。它叫外金水桥。中间5座分别与天安门城楼的5个门洞相对,正中为御路桥,供帝后行走;两侧为皇族桥,供宗室王公行走;皇族桥的外两侧为品级桥,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另外,在中山公园和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的两座桥为公生桥,专供四品以下官员行走。中间的御路桥最长最宽,从中间往两边桥长和宽依次递减。<br></div><div>天安门前后还各有一对立于明成化元年的汉白玉华表,每座华表高约10米,重达20吨。由三部分组成,底部是围绕有护拦的八角形台座;中间柱身雕有盘龙和朵云,柱头横插云板;顶部有一个小兽,俗称“望天吼”。传说龙生九子之一。在天安门的南边和北边各有4个华表,南边的华表望天吼头向南,民间长说叫“望君归”,意思是皇帝不要总在外面游玩,要回来处理朝政;天安门北的两个华表望天吼头向北,民间长说叫“望君出”,意思是希望皇帝不要总在深宫,要多出去走动,体察民情。<br></div><div>大家请看这里,天安门前两对雕刻得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它们是明永乐年间雕刻的汉白玉石狮。东侧的都是雄师,脚踏绣球寓意一同寰宇;西侧的都是雌狮脚踩幼师,寓意子孙绵延。两对市狮的头都歪向内侧,以示保卫御路。<br></div><div>明代承天门广场是用红色宫墙围成的“T”字形,其东端为长安左门,西端为长安右门,御路难端为大明门,北端为承天门。到了清代,对广场结构没有改动,只是将大明门改称大清门,承天门改成天安门。<br></div> 在天安门“T”字型广场的东西两侧,基本上是按照“文东武西”的建筑格局分布着中央机构。在广场东侧今天的国家博物馆一带,明代设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宗人府、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等以示文职;清代增设了翰林院等。广场西侧现在的人民大会堂一带,大体上是武职和司法机关所在地。明代设有五军都督府、锦衣卫、太常寺、通政使司等;清代改设銮仪卫、太常寺、通政司、督察院、大理寺、邢部等。<br>在现在太庙前和社稷坛前的长安街上,曾经设有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门为东西向。长安左门俗称“龙门”。因为在历次科举考试的时候,新科进士们都要由长安左门出皇城看榜,考中的进士们就好似俚语跃龙门一样“一登龙门身价百倍”,故叫龙门。此外,在五行方位中东方属木,主生;四象中东方为青龙,因此叫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