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江河远,平波见浪花——回顾我的2019

黎德良

<h3> 濯堂<br></h3><h3><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没有做过官,对报告式的年终总结显得有些生疏。既然见到了“美篇”邀请参与活动的信息,不妨写一写,就当练练笔吧。</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日子一天天的过,平常的再也不能平常了。回首过去,总的感觉是空空乏乏,让人心生一种酸酸的痛丑与落落的遗憾。然而,美是靠人发现的,就算日子过得再平凡,若能细思自量总能找出几个可以令人欣然的片花来。</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8年,我将个人工作的重心放在对古代经典碑帖的赏析和书法理论的研究上,剖析通融,归纳总结,记下了上百篇文字。但顾此失彼,放逐了对笔墨的锤炼,就是练字的时间少了。2019年前期延续着18年的节奏,之后渐渐收住了写作,回到了练字上来。接近年尾了,回顾这一年的心路历程,虽不尽人意,倒也无愧于心,尤其是其间出现的几个片花似乎是对我劳动的小小肯定。</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是院长的到访。大约在3到4月份的时候,我将几篇赏析文章转发到一些群里。有一天,见有一个群亮起了红点,好像是有人在@我。点开群,见是一位陌生人,我迟疑了一下,便问对方是不是找我?回答:是的!后来加了微信,说是看了我的文章,想登门拜访。下午三点左右,院长来了,还带来贵重礼物。据介绍是一985名牌大学的院长,毕业于北大哲学专业。从下午一直到晚上,我们交流了不少问题,院长给予了高度评价,说我能轻松地化繁出简,出口便是哲学,算得上一个哲学家了。我说,过奖了!院长说,是心里话,他没有必要奉承我。虽然自知微不足道,但能得到业内专家的肯定心里不免还是溅起一朵美丽的浪花。</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二是为语文教学名师全国获奖推波助力。4月中旬,我应邀出席中山主办的一个全国硬笔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览活动。活动完后正准备回时,接到一朋友电话,说正参加一个全国性的重要活动,是每省及直辖市选派一名中学语文教学选手的全国教学擂台赛,想听听我的意见。我说我马上就动身回来,时间上来不来得及?朋友说,行!大约下午四点到家,进屋我就给其发出信息。据事后得知,省厅十分重视这次活动!派出了三位位高望重的博士生导师把关,帮朋友出教案,但朋友觉得还是自己做的教案教起来得心应手一些。朋友把教案发给我,我认真细致地看了一遍,觉得很完整,于是我想到了我唯一要做的是突破,从教学意义上扩大!我给朋友讲了一个小小的故事,然后总结出一句话。朋友深刻地领会了我说的意思,结合其得心应手的教案,最后获得一等奖,专家评分第一的好成绩。朋友特地过来报喜,说我总结的那句话引起了专家们的极大兴趣,并追问其来处。成绩是朋友自己创造的!我的一点小小意见如能起到助力的作用而问鼎赛事,于人于己都不失为一朵令人激动和无比美丽的浪花。</h3><h3> 三是省文艺界大佬的临行慨叹。10月份,一位同在省城的文艺俊才说想过来坐坐。我说,好!不一会,朋友来了,同来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据介绍,老人已经七十五岁高龄,是省内最具权威的剧作家,文艺评论家。从下午三点聊到晚上七点半,我们探讨了很多问题。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老人提出的专与博的问题?二位都想听听我的看法。我举例,用篾匠织篓的道理说明了纵横之间的关系。先专后博,合纵连横,但又不是一专到底,而是层层深入;所谓博大精深,就是纵越多越深,篓才能织得越大。二位一致认为我分析的很有道理。在老人临行出门的时候,自言自语地说了句,听君一席话,受益匪浅!虽然这是老人对我的谬赞,但一种欣欣之情就像浪花一样从心中激起!</h3><h3> 四是学生的书法展。11月下旬,学生将举办个人汇报展,请我为他们取展名。我良思片刻,闪出“弘正文远”四个字。弘正文远,这里确实寄予了我很大的期望!我给学生剖析了为什么要弘正?为什么要文远?论证了正与远的辨证关系!后来在展览开幕式上,学生请来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素以正直,严谨出名的八十五岁老教授台立天老师。就这个展名的出处与意义反复向我求证和追问,在我的一番解释之后,老教授终于点头称是。这位老教授向来疾恶如仇,眼里容不得沙子!只要看到学校哪里在文词方面出现了半点纰漏就要追责到底,甚至找到学校领导,直到妥贴的解决方能罢休!即是哪位书法界的专业人士或领导书写的作品只要逮到问题就会毫不客气地予以批评,而且能让人欣然接受改正,因为他的人是正直的,心是善良的!知道教授的人私下都说他是挑刺教授。老教授知道我近几年在写文著述,非常祥和地寻问了我的有关情况,对我关爱有加!我知道能得到老人的肯定不容易,内心温软,乐开了花。</h3><h3> 以上都是外界反溃的信息,虽然证明了我存在的价值,也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但一个人不能只活在别人的眼里,最主要的是能不能经受得起扪心自问,真正做到了什么?</h3><h3> 五是笔法的心得与思量。写文主要是疏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是连横深化,是理论;锤炼与探索笔法主要是实践和验证,是落实,是感受。仔细思量,2019年收获也是不小!尤其在笔法的探索方面取得了更深刻的认识。即,书法之法重点不在技法,而在功法!功法就是滴水石穿,是千斤顶,在功法面前技法只是花拳绣腿。这一点一般人不易理解!我对学生说,技法的作用主要在前期,好比练拳,起练活身手的作用;而功法则是练能力,是超出本能的能力。比如说,一个人抬不起一辆车,但仍是一个人却可以利用千斤顶抬起一辆车。练笔力就是要找到一种锤炼的方式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达到具备笔发千钧的能力!功法才是提升功底的动力,是质变的基础。有了这种认识才有前进的目标,才有使力的方向。</h3><h3> 逆顺的辨证与周期的往复。逆中有顺,顺中有逆,以至周期往复,这是成型的基础。成型有很多办法,但办法有高低之分!周期成型才能到位,才能自然天成,这一办法无疑是比较高明的;反之,描、填、拉、凑而成的形失则是失之自然,疲软无力,更不用提质与神了。只有周期到位成型与笔力功法的结合,才能得到天成的形与高妙的质,才能使书法水平提升到不俗的程度,这无疑是具有非常之意义的!</h3><h3> 铁画银钩与满纸云烟。铁画银钩与满纸云烟都是讲质,这一点我早有发现,但之前还不能说得清楚。首先说铁画银钩,一是要成形,二是要能达到惜墨如金。惜墨如金就是用墨少,又不能淡写,而是浓墨的写淡,是力度使然,不是投机取巧所致!不具备一定功法的人用笔欠力度,浓墨如注必成墨猪,黑就是墨猪;而具备功法的人用笔力达千钧,虽用浓墨却如光影斑斓,呈现出如铁一般的灰色。倘若掺以用笔的正侧与含蓄则又能出现刀刃一般的锋芒与口白,如剑如刀!达到这样的程度才能称之为铁画银钩,否则就不是,铁画银钩有其硬性的指标,不能理解为形容词,这是我19年的特别心得!而满纸云烟也不是指草书形态的炊烟缭绕,而是笔画的机理,是磨墨用印印泥笔法写出的骨力丰筋!满纸云烟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功法,要达到提笔迹干的程度,也是惜墨如金,有玉一样的云纹斑斓。所以,满纸云烟不局限在草书书体,只要功到笔到,写任何书体都一样称之满纸云烟。只有在做到了这两点之后,再加以凝炼,将本质高度密化才能由质转神,才能进入出神入化的境界。有了这层认识,为我之后的读帖赏析,锤炼笔墨提供了理论和认识的依据,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意义重大!</h3><h3> 最后是前几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话。标题为“难得糊涂”新境之悟。难得糊涂,人们一般理解为要糊涂,也有人理解为要看开;而郑板桥在旁白中将聪明与糊涂的辨证关系作了说明,道出了由聪明转入糊涂的难能可贵!是退一步,放一着的忍让与放下;而“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一般很少有人去思考其与难得糊涂的联系,是求心安不是求称心,也不是求福报!求心安是为了得理,也是得真。聪明是能洞察事物本质;糊涂是明知本质而不称心,为了称心而执着,不忍放下。难得糊涂并不是只停留于看开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内求心态的平正,于心安之处得理!不是要糊涂,求放弃,而是重在得理,贵乎心平!这就是我对“难得糊涂”的新境之悟。主要意义不在于理解“难得糊涂”,而在于是从什么角度入手去理解!这是用的旁敲和联通的办法,不是直取,而是曲求,探得本质,与前面所提到的合纵连横的方法如出一辙。其意义在于多找到了一条思考问题时理解与追寻的道理。这种方式虽然之前也常有应用,但在理解的深刻程度上无疑又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h3><h3> 极目江河远,平波见浪花。浪花虽美,平淡是真!生活中平淡是主体,而美与丑,欣与悲都是短暂的。只有扎扎实实地过好每一个平淡,求一份心安,那些乍看的碌碌无为其实才是最为重要的根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