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风情

江南雨

<h1>  我们离开了东北黑龙江省,取道漠根公路,进入了林海茫茫的大兴安岭地区,汽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颠簸行进,当晚住宿在兴安岭林区的满归镇,大街上商店的蒙文招牌告诉我们已经进入内蒙古了。</h1> <h3><b>满归,大兴安岭中的一个小镇,是蒙语“孟库依河”谐音,我原以为是汉语满意而归的意思。</b></h3> <h3><b>小镇原先以林业伐木出产木材为主业,经济还是比较繁荣的。现在国家调整产业政策,护林替代了伐木,地处兴安岭深处旅游也无亮点可言,这样传统产业被淘汰,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形成,小镇的发展就比较困难了。</b></h3> <h3><b>我们住宿的聚仙阁宾馆在镇上算是比较好的酒店了,内部设施也很一般,房间狭小暖气时有时无。</b></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漠河至额尔故纳公路横穿了大兴安岭地区,中间路过满归和根河两地,这条公路全长470公里,以道路颠簸人烟稀少而著称。路两边地形并不复杂,危险程度远远比不上川藏线318国道,但是地处冻土地区又年久失修,车辆行驶极度坑洼不平人在车里东倒西歪,时速只能保持在40公里左右,而且许多路段手机没有信号又荒无人烟,如果汽车抛锚麻烦大了,因此自驾游务必谨慎前往。</b></h3> <h3><b>根河,呼伦贝尔市下面的一个县级市。同样也是以林业为主,经济情况与满归差不多。</b></h3> <h3><b>根河市也是以河流的名字而命名的,</b><b>根河是额尔古纳河的支流。</b></h3> <h3><b>冷极村,中国最冷的地方,地处根河市,此地气象记录最低温度为零下58度,冬季零下30多度是家常便饭。<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那么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那里,答案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最低温度零下71度。</span></b></h3> <h3><b>也许有人会问,根河的纬度还没漠河高,怎么这里会最冷呢,主要是根河处在西伯利亚寒流南下的主路径上。冷极村的气温以及附近的颠簸公路是汽车厂商冬季试验的理想地点,对汽车的低温起动和底盘避震都是严峻的考验。</b></h3> <h3><b>我们在冷极村遇到了三个勇敢的青年人,二男一女共三人骑着二辆摩托车从浙江出发,沿祖国的边境骑行数千公里,已经到过广东云南西藏新疆内蒙,也是慕名冷极村而来拍照留念,准备要向东北方向出发,在寒冷的气温下千里走单骑,年轻人真是勇气可嘉。</b></h3> <h3><b>我们告诫他们前方的路不好走,年轻人说有思想准备,当然他们的摩托车也比较高挡,但是长途跋涉对人的体力和车辆质量都是考验。</b></h3> <h3><b>挥手告别了勇敢的青年人,我们也踏上了自己的行程,也祝他们注意安全一路顺风,完成他们环绕祖国边疆骑行的壮举。</b></h3> <h3><b>过了根河天气晴朗,额尔古纳市也不远了,地形渐渐开始由森林向草原过渡,路也平坦好走,我们看见了一大片白桦林,不由得停下脚步来仔细观赏。</b></h3> <h3><b>白桦树是广泛生长于我国北方的树种,树皮成灰白色树干笔直挺拔,耐高寒喜阳光,树皮可剥离下来制成生活用品或工艺品,白桦树也是俄罗斯的国树,一首《白桦林》唱出了俄罗斯的悲欢忧伤。</b></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我们来到了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吃过晚饭已经华灯初上,大街上俄式建筑很多,灯火辉煌别具风格。</b></h3> <h3><b>额尔古纳河是内蒙古人民的母亲河,人们通过歌颂额尔古纳河来表达对内蒙古家乡的热爱。额尔古纳河也是中俄两国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界河。</b></h3> <h3><b>市中心广场上的哈撒尔塑像,哈撒尔是蒙古族一代帝王成吉思汗的弟弟,据说臂力过人有百步穿杨之神功,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哈撒尔为打拼元朝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是蒙古民族心中的大英雄。</b></h3> <h3><b>在额尔古纳市,我们拜访了一个俄罗斯族家庭,热情的女主人按照俄罗斯的礼节,捧上美酒面包和盐迎接来自远方的朋友,手风琴奏响欢快的音乐,大家沉浸在友好的气氛之中。</b></h3> <h3><b>女主人一展歌喉,唱起了动听的俄罗斯歌曲。</b></h3> <h3><b>俄罗斯大妈给我们讲述他们一家过去的故事。</b></h3> <h3><b>这户人家生活条件不错,在俄罗斯也有亲戚,他们经常来往于两国之间做着边贸生意。</b></h3> <h3><b>外面万家灯火,我们与女主人一家合影留念互道晚安,也祝他们生活愉快万事如意!</b></h3> <h3><b>离开额尔古纳市,我们沿着X904边境公路向满洲里前进,沿途就是著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大草原让人心胸开阔,当地人说要是春天来看草原,蓝天白云绿色大草原,那才是人间胜景呢。</b></h3> <h3><b>草原上给牛羊准备过冬食用的牧草——草垛子。</b></h3> <h3><b>我们走在宽阔的草原公路上,这里人烟稀少没有电子警察,想开多快就开多快,是自驾游的乐园。</b></h3> <h3><b>沿途的蒙古包景区据说到春天才会有人来经营,现在空无一人随便玩。</b></h3> <h3><b>春天的呼伦贝尔大草原</b></h3> <h3><b>:———:———:———:———:</b></h3> <h3><b>内蒙古满洲里市地处中俄蒙三国边境,满洲里中俄边境口岸是中俄两国往来最主要的陆路交通口岸。这儿是第一道卡口,游客都可以自由进入,车辆须凭边境通行证出入。</b></h3> <h3><b>口岸的第二道卡口,一般游客到此止步,凭身份证购票后可进去参观。</b></h3> <h3><b>真正的中俄边境口岸国门,这里主要是铁路运输口岸,公路运输口岸在另外一个地方,出了国门就是俄罗斯一侧的口岸了。</b></h3> <h3><b>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作为当时的社会主义老大哥,通过满洲里口岸给中国共产党提供了许多物资援助,中共也在这里建立了交通站,许多国内中共干部取道这里去苏联从事革命活动,红色基地就是展示他们过境时使用过的火车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b></h3> <h3><b>灯光辉煌的满洲里城市夜景。</b></h3> <h3><b>满洲里大街上的公交车站,颇具俄式风格。</b></h3> <h3><b>满洲里的俄罗斯乐园</b></h3> <h3><b>俄罗斯超级大套娃,估计有五十多米高,可以申报吉尼斯纪录了。</b></h3> <h3><b>我们告别了满洲里前往海拉尔,空中飘起了雪花,不是很大,但是天地同色白茫一片,呼伦贝尔大草原披上了银装,牛羊在风雪中艰难地寻找着牧草,内蒙的冬天来临了。</b></h3> <h3><b>途中我们大家来到一个名叫白音盟古乐的蒙古族旅游景区,这里有骑马射箭划船等活动。</b></h3> <h3><b>好客的蒙古族主人给我们斟上了欢迎的白酒</b></h3> <h3><b>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奔驰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b></h3> <b>看着静静的呼和诺尔湖,仿佛时间停止了脚步,我也开始发呆。<br></b><h3><br></h3> <h3><b>春暖花开的季节,年轻人在这里上演敖包相会的剧情。</b></h3> <h3><b>草原茫茫天地间,洁白的蒙古包排列在湖边。</b></h3> <h3><b>迎接来客的主帐篷,里面两个大炉子使的帐篷里热气腾腾温暖如春。</b></h3> <h3><b>粗旷豪爽的男主人准备献歌一首,给各位来宾助兴。</b></h3> <h3><b>我也穿上了蒙古民族服饰,是不是有点蒙古大汗的气魄?</b></h3> <h3><b>今天景区来了许多游客,我们的旅游团队在温暖的帐蓬里用餐。</b></h3> <h3><b>海拉尔,蒙古语野韭菜的意思,现在是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海拉尔也是呼仑贝尔大草原的中心。</b></h3> <h3><b>海拉尔火车站候车大厅的穹顶壁画,描绘了蒙古民族劳动和生活的场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b></h3> <h3><b>我们在东北的旅行生活就要结束了,大家即将踏上返程的火车,东北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黑龙江松嫩平原大粮仓的千里良田,大兴安岭茂密的森林连绵起伏,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望无际,这些都体现了东北地区的辽阔地域特色。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也希望东北建设的更加美好,吸引更多的内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