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韶山行

相逢一笑

<h3> </h3><h3> 近几年,去过一些地方,但印象深刻最难忘的还是两年前的韶山行,既欣赏了韶山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接受了一次红色教育的洗礼。那是两年前的11月3日,时值深秋,天高云淡,微风习习,我们一行12人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br></h3> <p> 当天晚上,我们观看了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那宏伟的场面,恢宏的气势,震撼人心。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将一代伟人波澜壮阔的一生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有一种时空穿越之感。我们仿佛看到了南湖上一叶扁舟里的那盏明灯;看见了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再次领悟到了永远激励世人的长征精神;我们依稀听见了卢沟桥传来的枪声;又看到了沂蒙山的红嫂;闻到了淮海前线支前大军的木轮声……当我们听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湖南乡音,遥望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那一刻,真正体会到了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缔造新中国的苦难辉煌!</p><p> 11月4日,天气转凉,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热乎乎的。我们来到了韶山,这是一个山青水秀,空气鲜美的小村庄。</p><p> 毛主席的故居就坐落在这个村子里。据导游介绍,这是一套极其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宅,扁担型的土木结构建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泥砖墙,小灰瓦,背山面水,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幼年的毛泽东在这里学习和成长。在主席的卧室里,摆放着一盏油灯,少年时代的毛主席在这盏灯下孜孜不倦的学习。他从小酷爱学习,热爱劳动,关心他人,心忧天下苍生,这些都是他后来成为革命领袖的品质基础。</p><p>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回到韶山亲手建立了中共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的韶山特别支部。在风雨如晦,哀鸿遍野的乡村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这革命的火种历经九十多年的风雨苍桑,至今仍然经久不息。</p><p> 我们站在毛主席的二弟和三弟的像前,沉默良久,想到老人家一家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六位亲人的生命,不禁小声吟诵:“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不是吗?你看,如今的韶山,当今的中国,遍地莺歌燕舞,到处欣欣向荣。</p><p> 走出毛主席故居,我们来到毛主席铜像广场,只见人头攒动,万人膜拜。我们走到铜像前,献花、敬礼,并向主席三鞠躬。热爱毛主席的人们都是用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祝福、纪念和缅怀一代伟人!在广场,我们看到了感人的一幕:一对来自陕西的老人,相互搀扶着走向铜像前,献上花蓝,整理好素带,恭恭敬敬的向铜像鞠了三个躬。那一刻,真正明白了雷洁琼老人说的“公者千古”的内涵!一种为我们有这样的人民领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不禁默念起那豪迈飘逸的诗篇《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抬头望着铜像,看到他老人家正微笑着注视着前方,我在想,他老人家一定是在为自己亲手缔造的新中国日新月异倍感欣慰吧!也一定会庇佑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安定团结,繁荣昌盛保驾护航吧!</p> <p>  到了下午,我们驱车来到被称为“山水明珠”和“西方山洞”的滴水洞。滴水洞集造化之神秀,萃人文之盛事而蜚声海内外。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当年韶山党支部的旧址,也见到了当年毛主席住的简陋卧室。老人家在这个神密的山洞里住了12天,也与世隔绝了12天。</p><p> 我们登上龙头山,这里是毛家祖坟,据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苍松翠竹,溪流缓缓,毛主席的曾祖父就长眠在这里。</p><p> 11月5日上午,我们漫步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领略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书生意气”,感受他“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霸气!又依稀看到他当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英姿勃发!</p><p> 随后,我们登上了岳麓山,参观了岳麓书院,游览了爱晚亭,被它们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深深陶醉和吸引。</p><p> 下午返程时已近傍晚,在车上心生无限感慨。毛泽东是山的儿子,他从韶山冲走出来,现在依然是一座无法翻越的高山;他是农民的儿子,为了全天下的劳苦大众,离妻别子,投身革命,缔造了一个红色的新中国;毛泽东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和杨开慧的爱情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毛主席上井冈山后,杨开慧写给毛主席的书信,直到55年后的1982年才被发现,而此时毛主席已与世长辞已六年了。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些书信中,该有多少思念,多少期待,多少挂怀!倘若毛主席能读到这些书信,又是怎样的痛彻心扉,柔肝断肠!</p><p> 我常想,如果没有开国第一仗——抗美援朝,有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吗?如果没有他老人家为我们撑起的核保护伞,今天的中国是不是被分裂成了多个国家?如果没有他老人家为我们打下强大的工业和农业基础,改革开放从何谈起?</p><p> 哎,斯人已去,逝水流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今的中国,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一代代人完成着自己的历史使命。十九大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意气风发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祝愿伟大的祖国越来越美好,越来越繁荣!</p><p> </p> <h3> 注:封面图片来自网络,部分史料参阅了相关资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