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座美丽的城市,无论是以前、现在或者将来,它都完美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无论是山城、雾都还是桥都,它都无愧于人们给它取得这些别称,重庆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纷至沓来。在这风景如画的城市,我们开启了2019年甘肃省陇南市深度贫困县中小学教研能力提升培训研修之旅。</h3> <h3> 巴南区温泉宾馆,两边苍松翠柏,绿意盎然,略有凉意。12月11日早上八点半在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了陇南市深度贫困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班仪式。负责培训的老师彭静主持,与在座的各位老师共同起立,诵读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h3><h3><br></h3> <h3>紧接着开始了十天的研修学习</h3> <h3> 重庆市三峡教育研究所陈定梵教授做了以“德厚才广,师道流香”为主题的讲座,陈教授结合从教及管理经验,从古至今教育的发展,从国家到个人的理念,全方位地解读了教育的意义和教师的职责。使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师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师德底线,不做有损教师形象的事情,以德感化学生!</h3> <h3> 西南大学重庆江南中学王麟老师通过“新常态下做有作为教师”主题讲座,致力于让我们如何做一名有哲思的老师,结合中外教育案例,时事热点以及当前世界的教育形势,用犀利的语言,深刻的洞察力,给我们全新的解读了教书育人的使命!幽默风趣的话语使我们的掌声此起彼伏!</h3><h3>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所在,在信息化不断更新的潮流中,老师要博览群书,才能给学生做好明灯。<br></h3> <h3> 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罗萍老师的“在观课议课过程中,建设成长共同体”主题讲座,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在听评课活动中我们要平等对话交流,善于倾听,不要发表自己的决定性意见,尊重他人共同成长!课堂上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最后以“不在云端舞蹈,贴在地面行走”的感人语录结束了讲座!</h3> <h3> 重庆市中语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国培专家何元俭老师主要以文本的解读为重点,结合相关篇目深入浅出的分析了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在教参的束缚下,我们都失去了自我,如同儿童失去了天性。上课前没有认真研究文本,只借鉴他人的思想,没有真正悟透文本中的隐含信息,通过举例分析,让我如遇晴天,云开雾散!大到一句话,小到一个标点符号,我们从来都没有用心过!用心去解读将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h3> <h3> 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刘蜀黔老师《把“小课题”做成“大文章”--基于问题解决的校本研修》的专题报告,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当前学校中校本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每个学校都搞教研活动,但到底解决问题了吗?确实没有,学校的教研应该是基于教学问题并解决教学问题,但恰恰相反,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而是为了学校的考核!我们要以研强师,以我为主,做有尊严的老师!</h3> <h3> 重庆市巴蜀中学语文教科室主任杨宇鹏老师做了“基于语文课堂的校本教研与教科研能力素养提升”为主题的讲座,不愧为研究型老师,开展讲座及发表论文都非常多,从教学经验中进行分享,谈自己的教育改革,不但发展自己,还带领学校其他老师共同成长,在教学中还是注重文本的解读,举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课文,进行深层次阅读。如何提升自己的科教验能力,我们必须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抛开束缚,让自己的思维发现文本的不同之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有引向成功的习惯。</h3> <h3>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瑾瑜教授“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生与学习视角”为主题的讲座,生动有趣,需要幽默。以宋代禅宗大师行思参禅的三重境界引入,又以王国维治学三境界阐述,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校的育人环境,更离不开校本教研的开展,但是,要做有意义的教研活动。回到本源,反思问题。结合研究,提出了学校管理及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十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是学校的痛点,也是我们当前教育的弊病。最后,他给老师教学发展的建议:1,永远记得自己曾经是个学生。2,永远都要感恩学生。3,永远将学生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4,永远向学生学习。</h3> <h3> 甘肃省教科院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李丽娟“教师专业发展---做源于实践的教育科研”的主题报告,分别从教师专业成长的特征与路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实践中的教育科研进行讲解。重点讲了个人如何研究课题以及参加课题研究的注意事项,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最后寄语学员:让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成为研究的过程!</h3> <h3> 重庆市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钱金涛老师“给写作打一个卡”的主题讲座,从自己从教的经历和实践入讲,阐述如何教会学生提升写作能力,谈了成功老师应该具备的两点,学养和才情。写作是学生的困难,更是老师的痛点,写作最重要的是范式植入和内塑,尤其要背诵,寻找记忆的逻辑,编成顺口溜。从小处着手,如一种修辞要教透彻,反复训练一个月,不是教课本,而是用课本教学生,尽可能的教会学生一些写作的技巧。</h3> <h3> 重庆市学科教学名师、重庆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李永红老师“教学质量监测与分析--学校重要的教研活动之一”的主题讲座,从未何要开设这一专题引开,分析了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国家义务教学质量监测,监测的意义何在?如四、八年级进行的检测,这项活动源于国际上的PISA项目,是对学校综合教育的评估。国家出台优化学业水平测试的方案,没有标准没有考纲,只有课本,这将是一个转型,未来怎么考、考什么、怎么教?当下教师们值得深思,智能产品的发展,我们怎么样充实自己,才能够让自己不被时代的浪潮冲走。人工智能让现有的教学优势荡然无存!</h3> <h3>四天的跟岗交流学习</h3> <h3> 重庆市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创办于2003年,属于公办民营性质寄宿制学校,包括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三个阶段。校园树木葱茏、鲜花盛开,可以说是花园式学校。教学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德智体美劳贯穿始终,尤其是在幼儿时期就有了二分菜园地,理念决定未来,目标决定方向。</h3> <h3>幼儿园的菜园</h3> <h3>七年级辩论赛</h3> <h3>幼儿园教室</h3> <h3>同课异构课堂</h3> <h3>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中学,地处繁华的观音桥商业圈附近,校园面积不大,23个教学班。学校活动丰富多彩,教研团队实力雄厚,切实解决当前课堂问题,学校教研活动采用倒评制度,跨学科交流不需要用专业的角度,只谈自己的真实感受,用心倾听。柳校长不但帅气而且讲话幽默风趣,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给我们做了主题为“关中,静悄悄的教育”的报告!</h3> <h3>结业典礼</h3> <h3>表彰优秀学员</h3> <h3> 除了聆听大师的教诲,使我感动不已的就是培训基地的工作人员。他们和我们一起全程参加了培训,点点滴滴,没有他们的工作,培训活动是无法进行的。 </h3><h3> 今天,培训就要结束了,学员们也要各赴前程,我想说:重庆结成的友谊将永伴人生,大家一路珍重。唐代大诗人李白一千多年前已经为我们作诗:问君西游何时还?且留此情天地间。</h3> <h3>热情服务的酒店帅哥</h3> <h3> 短暂的十天,通过五天对专家教授讲座的学习,四天跟班进校园听课活动,受益匪浅,学习中深知自己知识的浅薄,思想的落后,教学中的肤浅。十位专家的独特视角,对文本深入解读的不同观点,我不但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开拓了我的视野。胸中有教材,手中有特色,给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h3><h3> 一路走来,临时组成的十一个人团队,相识恨晚,感谢你们的陪伴,不在乎终点,而是在意途中的人和事,还有那些美好的记忆和景色。学习之余,因为你们,重庆之景更加美丽;因为你们,研修之旅更加充实!一路同行,感恩遇见,感谢有你!</h3> <h3>高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