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北宁公园,又名“宁园”。其前身是1906年袁世凯委派周学熙辟建的种植园,建于1931年,面积19.8公顷,坐落在天津北站东北侧。至1986年全园面积已发展到57.87公顷。园中主要景观有九曲胜景、得月楼、湖心亭、叠翠山、畅观楼、鸳鸯亭等,并建有礼堂、图书馆、影剧院、游泳池等设放。公园东北部为小型动物园和水族馆。公园北部的“致远塔”,高70余米,9层,塔内墙壁镶有100余块石刻,内容包括仰韶文化、三代钟鼎以及中国近代文化,是游人游览登高的好去处。</h3> <h3>天津市北宁公园致远塔!
塔名取宁静以致远之意。1985年着手筹建,历时5年建成。占地1300平方米,塔高74.4米,相当于24层楼高。远处望去,塔有9层8面72脊。檐顶黄琉璃瓦。各檐角悬有重4公斤的惊雀铃,三、四级风就能吹动摆叶,响起悠悠铃声。塔的下层有双层平台,镶砌草白玉须弥座、汉白玉栏板。塔内有电梯和320级双盘旋楼梯,通上最高层。如果在雨后放晴,从塔的顶层凭栏远眺,东见港湾,海天一色,西望盘山,绵延起伏,仰望天低云近,下见雀燕掠空。指点津沽,尽收眼底。
塔址地势平坦,南部已建有黄琉璃瓦顶的花展馆。致远塔建在花展馆中轴线的延长线上,塔的四周三面建长廊,与花展馆共同围合成长方形的庭院。塔建在庭院中部,长廊东、西、北部各设一座垂花门为出入口,院内广植花木,游廊亦可作展览廊使用。
塔身中部设电梯一部,电梯井四周设螺旋梯,楼梯以外为内外两圈框架柱,内圈柱上下贯通,外圈柱每层向内收进,形成塔身外轮廓收分,每米高度向中心收进22.5mm。首层则增建一圈外廊,廊柱上带挑梁,作垂莲柱、帘笼枋、花板和雀替,使首层体量加大、屋面宠阔、出檐深远。为了衬托塔身,基座也相应加高,采用两层须弥座式台基,每层四面设垂带踏跺,台基每层均设置白玉石斗蜀柱勾片栏杆。
每层外墙角柱上均作出枋梁和简单的斗拱,出挑两层钢筋混凝土枋子,支承双层椽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板上六样黄琉璃瓦各层屋面博脊墙面上均作出平座斗拱,支挑上层周圈平座。平座上亦安装预制的斗子蜀柱勾片栏栏,供游人凭栏眺望。
各层墙面不开窗,只设半圆券门四个。上下各层券门位置错开。内各层亦都有足够的采光面积和较完整的内墙面, 用以镶嵌反映中国历代文化成就的艺术作品。
塔中心框筒为电梯井,电梯从台基层可达以上各层,平时开放供游人使用,可免攀登之劳。电梯机房与设备间则利用八角攒尖屋顶内的空间,中心筒外设两部宽的楼梯,绕电梯圆井盘旋上下。基座部分室内梁下皮净空,设门通室外,可由此将笨重的物品经电梯运送上楼, 室内空间可用作茶室或冷饮咖啡厅等。
塔刹用青铜制作,中心支承体为内径的钢管,下端嵌固在九层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同时也作航标灯导线通道。航标红灯置干刹上球形玻璃多面体“ 圆光” 内,避雷针高出刹顶,导线由钢筋混凝土柱内的钢筋引入地下。各层屋顶梁端部垂悬铜铃,微风吹拂,当嘟悦耳。刹顶八条青铜塔索本应连缀到各垂脊端部,便因经济原因只至垂兽背后。
外墙面水泥砂浆面层上所刷涂料尚嫌深度不够,以致远望墙面色彩与柱、梁券脸的灰白色未能更明显地分开。每层屋顶檐口黄琉璃勾头滴水下的瓦口连檐,原拟刷成正红色,与白色椽头相衬,既增强每层檐口的视觉效果,也与首层的色彩呼应。<br></h3> <h3>偶遇拍写真的美女</h3> <h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h3> <h3>这四个人合影</h3> <h3>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