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姨(五)

米瑞蓉

<h3>  没有人知道在那个年代还会发生什么?我总把最艰难的日子最艰难的日子当成苦难的最后一天,苦日子多了也就麻木了,好在有曾姨在我的身边,她又教会了我很多。<br></h3><h3>&nbsp; &nbsp; 以前觉得捡煤很难,扒煤的双手漆黑还裂着口,但毕竟省钱了。搬了新家也就没有免费的煤可以扒,这里都是烧十二孔煤砖,这煤砖是专门的煤店生产的,曾姨带我去找门路,煤粉还要加上些什么黏土之类的东西,再加上水搅拌起来,放到一个模子里一压就是一个十二孔煤出来了。当然还要有炉子,曾姨舍不得花钱买,在邻居家找来一个废铁皮桶,下面开着膛口,为了吸风进去好助燃。曾姨找来一些黄泥,搅拌了水,把稀泥敷在铁桶内,当然大小很重要,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放进去煤砖时还要有一定空间,等内膛的泥干了炉子就可以用了。</h3><h3>&nbsp; &nbsp; 接下来就是买煤砖了,曾姨不让人家送,说我们自己去拉吧,如果人家送来就要贵点,如果自己去买就要便宜点。院子里有人家有手推车,曾姨会借来带着我一起去。拉煤算不了什么,上煤和卸煤那才是技术活,煤砖多半是刚做好的,湿度大,拿煤时力度很重要,搬煤时一般都是一摞几个,煤砖一起搬,劲儿小了拿不起来,劲儿大了煤就碎了。</h3><h3>&nbsp; &nbsp; 那时人太小,脑子也简单,就不明白为什么煤眼上盖上个盖子火既不灭又能节约煤,等到晚饭时间,厨房里此起彼伏的响起揭煤盖的声音。后来人们总爱将那个笑话:一个人总听到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听到隔壁有“嗒嗒嗒....”的十二个响声,每天如此,这人以为隔壁是敌特份子,报告给派出所,民警出警一探究竟,原来是上早班的人做饭时揭开十二个煤盖丢进放塞子的铁罐里发出的声响。后来这故事越编越邪乎,说成了一个真的敌特故事。</h3> <h3>  六九年珍宝岛事件以后,战争威胁论盛行,身处内地远离战场,但也不能闲着,全国上下开始做战备砖,用作修防空洞什么的,每家每户是有任务的,以家庭为单位,每月要上缴多少砖给街道办事处,我们自然也在其中。做砖没有黏土不行,一般要跑到龙泉那边才能有黄色黏土,可是太远了,曾姨说要是在我们老家就好了。<br></h3><h3>&nbsp; &nbsp; 我问曾姨:你的老家在哪里?</h3><h3>&nbsp; &nbsp; “金堂赵镇啊!不是给你讲了很多次了吗?”</h3><h3>&nbsp; &nbsp; “我是说有多远?”那时家里也没有地图,在我的眼里,只要离开了成都火车站那就是很远的地方。</h3><h3>&nbsp; &nbsp; “不是再说龙泉山去挖土吗?我的老家翻过龙泉山脉就不远了。”</h3><h3>&nbsp; &nbsp; 依着我和曾姨的能力,龙泉山去拉煤是根本做不到的。就在我们院子里的大人们都在犯愁的时候,邻居胖阿姨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h3><h3>&nbsp; &nbsp;</h3> <h3>  “昨天我上夜班,看到华西医院半夜有人拉着板车来医院的张飞墓挖泥,我上去问了他们,挖来干什么?他们说挖回去做战备砖,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只有这个地方的砖是黏土。”胖阿姨端着碗说得绘声绘色的。<br></h3><h3>&nbsp; &nbsp; “好啊!我们也去,我们大家一起去,每家出一个人,晚上就去,去晚了不要被人家挖完了。”邻居一个叔叔提议说道。</h3><h3>&nbsp; &nbsp; “你们放心吧,你们几个就想挖平?那不是一堆土,是一个小山包一样的墓地,下面可埋着蜀将张飞啊!”胖阿姨笑起来身上的肉乱颤。</h3><h3>&nbsp; &nbsp; 说实话,那时候的邻里特别团结,哪家有事大家都帮忙。曾姨常年在家不出门,上班的邻居都会让曾姨在他们下班前把十二响的煤盖揭开,胖阿姨更是早上上班前就把米淘洗赶紧放在锅里,定个时间让曾姨帮她打开煤灶把饭蒸上。</h3><h3>&nbsp; &nbsp; 第二天晚上,路灯昏暗,月黑风高,我们七八个老老少少的邻居扛着锄头,拉着板车向华西医院走去.....</h3><h3>&nbsp; &nbsp; </h3> <h3>  这些年也时常去华西看病或是看望病人,少不了要去到当年被我们挖掘偷土的张飞墓看看。墓地依然,上面长满了杂草,不知是否是如今长大了的原因,墓地不似当年那个夜晚那样高大,但依然不移址的立在那里,只是被铁丝网围了起来,正面还立了一个碑,倒没有说是张飞墓,只是提高这是一个蜀汉墓址。现在想起也是后怕,要是这战备砖一直做下去,怕是这个墓址早已被挖平了吧?<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