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良师益友家长群12月27日读书会

玉雪飘香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微子》第十八</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孔子和他的弟子们</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南怀瑾</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校对:平常心</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朗读:单刀走天涯</h3></font></h3> <h3>18.1微子去之,箕(jī)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h3><h3>18.2柳下惠为士师,三黜(chù)。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h3><h3>18.3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h3><h3>18.4齐人归(馈)女乐(yuè),季桓(huán)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h3><h3>18.5楚狂接舆(yú)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h3><h3>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避)之,不得与之言。</h3><h3>18.6长沮(cháng jǔ)、桀溺(jié nì)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h3><h3>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h3><h3>子路曰:“为孔丘。”</h3><h3>曰:“是鲁孔丘与?”</h3><h3>曰:“是也。”</h3><h3>曰:“是知津矣。”</h3><h3>问于桀溺。</h3><h3>桀溺曰:“子为谁?”</h3><h3>曰:“为仲由。”</h3><h3>曰:“是鲁孔丘之徒与?”</h3><h3>对曰:“然。”</h3><h3>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尔)谁以易之?且而(尔)与其从辟(避)人之士也,岂若从辟(避)世之士哉?”耰(yōu)而不(bú)辍(chuò)。</h3><h3>子路行以告。</h3><h3>夫子怃(wǔ)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h3> <h3>18.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diào)。</h3><h3>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h3><h3>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zhí)其杖而芸(yún)。</h3><h3>子路拱而立。</h3><h3>止子路宿,杀鸡为黍(shǔ)而食(sì)之,见其二子焉。</h3><h3>明日,子路行以告。</h3><h3>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返)见之。至,则行矣。</h3><h3>子路曰:“不(bú)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h3><h3>18.8逸(佚)民:伯夷、叔齐、虞仲(yú zhòng)、夷逸(yí yì)、朱张、柳下惠、少(shǎo)连。子曰:“不(bú)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zhòng)伦,行中(zhòng)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fàng)言,身中(zhòng)清,废中(zhòng)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h3><h3>18.9大(太)师挚(zhì)适齐,亚(yà)饭干适楚,三饭缭(liáo)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táo)武入于汉,少(shào)师阳、击磬襄(qìng xiāng)入于海。</h3> <h3>18.10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驰)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bú)弃也,无求备于一人!”</h3><h3>18.11周有八士:伯达、伯适(kuò)、仲(zhòng)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guā)。</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论语别裁》第18章 微子(10)</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公遗训</h3></font></h3> <h3>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敌,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h3><h3>我们再强调要连起来看,就看出了《论语》的道理,指导我们的方针。上面讲了当时文化集中地的鲁国,到了孔子时代已经开始衰微了,老成凋谢,人材星散。这里又推溯记载鲁国开国之初周武王的兄弟,建立周代文化的周公,告诉他的儿子鲁公(就是伯禽,分封在鲁国),一个领导的人,不管是个人作人,或者扩充到政治上,总之,为天下国家社会,要没有私心,好处先不要想给自己的亲信,要大公无私。这是第一点。</h3> <h3>不要使自己提拔起来的干部怨乎不以,就是不使重要干部心里不以为然的怨怼,感到不过以他来摆位置、作傀儡,并不是真正要他做事。大臣如不以领导人的做法为然,又不好明说,就会变成尸位素餐,应付一下上班,反正提意见也没用,这样就很危险,这是第二点。再其次:“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这是说明中国古代文化的念旧精神,共同创业有功的人,这些故旧,到了年纪已大,应该退休时,虽然头脑差些,没有用了,但当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他们没有太重大的错误,不要随便舍弃不用。中国文化所讲的人伦文化,就是推己及人地爱人。因此对于故旧,虽然老了,但他年轻时还是有用的,出过力,甚至可能在期间还几乎连命都赔上,今日老了还算是幸运的,所以周公说对于这种人,除非犯了太大的错误,否则不能无故丢弃他们。为政之道也好,作人之道也好,这是念旧、爱人。对朋友当然如此,对于老朋友,如果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活着已经没有几次好见面了。见一次少一次,更不能抛弃这分友情。这是第三点。</h3> <h3>还有一点最重要的,一个做领导人的,不可要求干部全部是才。人常常容易犯这种错误,希望干部又能干,又没有缺点。</h3><h3>这是万难做到的。还有一个常犯的毛病,对于一个能干的干部,任何事都交给他办,结果常常使这个能干的干部受不了,因为他到底是人,不是铁打的。这就是说无求备于人。再说,人都有长处,有缺点,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是圣人,尤其是共同创业的干部,又能为你打天下,又能为你守成,同时又是圣人,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交朋友,做领导人,不要对人责备求全。</h3><h3>这四点是周公吩咐他的儿子——鲁国的国君,为领袖者的重要原则。因此,把这段放在本篇这个地方,编得太好了。上面讲了许多人生态度与孔子对立的人,以及一般逃隐之士。如《孔子家语》记载所骂孔子的“如丧家之狗”,像条野狗一样,到处乱跑。形成两个目标完全不同的相对类型。因此就可以看出一个道理:很多隐逸的人是被环境逼走的,这就关系到政治上作领导人的问题了。孔子经常提到周朝之德,所以下文就以周朝之人才济济作一小结。</h3> <h3>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h3><h3>周朝的兴起来,除了主要的姜太公、周公以外,还有重要的干部,就是这八个人,幕僚中的要角,周朝初期奠定了后世八百年天下的基础,并不简单,全是靠人才济济,同心协力所致。对这八个人的历史,我们保存的资料不太多,暂且到此打住。</h3><h3>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您的聆听,祝各位晚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