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个小小的班级是社会的缩影,一个班级就是一个世界,它包容着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资质,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假如说后进生是一块将要荒芜的土地,那么就需要每一位老师对这块土地精耕细作。为了让老师们找到更有效的方法转化后进生,我校于2019年12月18日组织召开了后进生转化工作研讨会。</p>  <p><br></p>  <p>  杨梦玲老师提出“中等生带后进生”的转化方法,争取让每一朵迟开的花朵也一样绚丽多彩!</p>  <p>  梅主任建议对后进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作为老师应该相信后进生的能力,让他们从自我探索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锻炼中挑战自己,培养自信。</p>  <p>  张欢老师细心分析了后进生的类型,因材施教。</p>  <p>  李颖洁老师分享了自己和学生们有趣故事。</p>  <p>  最后刘校长对此次研讨会做出总结。他首先感谢了几位教师的经验分享,随后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p><p>  1、教师应当认真开展相关研究、交流工作。</p><p>  2、从儿童视角看待后进生,因材施教。假如我是孩子,“我”会希望老师能够多一些耐心和包容。</p><p>  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把传授者的角色转化为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为平等的师爱。相信每一位学生,为他们搭建成功的“舞台”,多给机会。</p><p>  </p>  <p>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会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我们建立一个基本信念,即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就一定能成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