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月16日,北京培训进入第二天。根据培训安排,今天上午去北京市朝阳区示范校清华大学附中朝阳学校高中部参观学习,下午由南开大学徐琳老师主讲新高考政策下的大学招生与生涯教育。通过一天的学习,我们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对未来的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思考。</p> <p><b>王康</b>:今天上午我们到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参观学习,张校长和唐主任作了精彩的的报告,然后听了两节精彩的生物课。下午是南开大学的徐彬老师就生涯规划报告。给使我感触颇多,一、教师是引导者和陪伴者,在教学中应换位思考,做一个收学生欢迎的老师。二、学校的教育应是德育的教育,应注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三、教师应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四、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结合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教学中有的放矢,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五、学校要重视生涯规划课程,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p> <p><b>唐静</b>:今天我们有幸参观了清华附属中学朝阳分校。听了张校长和唐主任的精彩报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德育教育——多元课程育人,成就清朝学子。德育教育主要分为军训,公益行动(师生支教活动)和生涯教育。通过这几方面,最后营造出“以美育德,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两节英语常态课的聆听,也使我受益匪浅!老师扎实的专业素养,超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学生大量的知识储备,流利的口语,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我深深地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自身素质,抓住一切机会不断历练自己,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p> <p><b>舒敏</b>:今天是京师悟道的第二天,也是充实而又收获满满的一天!上午我们来到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参观学习,了解了该校的发展史及教育理念,并且深入一线课堂,聆听了两节高一英语课。课上学生流利的口语和优秀的表达能力以及教师的亲和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导让我感触颇深。既看到了彼此的差距,也找到了未来奋斗的方向。同时也让我不禁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 只有重视个性化教学才能使学生不致被学习所限制,被铃声所规定的学校生活“磨灭了各自的差异性”,才能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p><p>下午,南开大学的徐老师给我们做了一场关于新高考政策下的大学招生与生涯教育的讲座。用生动的例子给我们阐述了新高考政策下的志愿填报和学生生涯规划,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认真研读新高考相关政策,为学生做好学业规划提供有效帮助。</p> <p><b>谢彩云</b>:昨日飞雪飘瞥,今日暖阳相迎。清晨,我们伴着朝霞乘车来到清华附中朝阳分校参观学习。进入校园,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展板上学生洋溢感恩情怀的文字,走廊里干净整洁的环境,墙壁上自主整理的思维导图,无不彰显出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能力和基础品格的沉淀。</p><p>朝阳学校的学生如此优秀得益于朝阳学校管理团队高屋建瓴的引导。他们深刻准确地解读新高考改革政策,构建起以“学生发展为指导”的学校生涯课程体系,关注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以及对未来的设计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切实落实全方位育人。正如张晓宁副校长所说:“管理者应该是黑暗中的一缕光,一盏灯,为学校的发展指引方向。”</p><p>分享完张校长的管理心得和经验,我们又走进课堂。“好的教育是让学生回归学习的初心——学会思考、学会生活、学会适应。”这两节语文课充分地展示了老师的高深素养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我的感悟有二:一是老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二是老师要突破传统的“只抓教材”的狭隘,用自己的学识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p> <p><b>杨后琼</b>:“迎着朝阳,学朝阳”培训第二天有幸参观了清华附中——朝阳分校。虽然该校整体规模不大,但通过上午的学习了解该不简单。首先,风华正茂的张晓宁校长洋洋洒洒的用简短时间介绍了学校的总体情况,并做了“学校及师生在新高考背景下的发展与反思”的报告。通过简短的介绍知道了该校建校虽短,但取得成绩颇丰,其工作做的之实。学校总体上站位高,规划深远,起步早。 </p><p>对进校的学生构建起以“学生发展为指导”的学校生涯课程体系,创立了“魔方课程”为代表的课程体系和科学实效的实践活动。另外有一支优秀的奋发向上的高层次教师团队的指导,使得学校教学质量年年提升,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作为一名落后地区的教师深知之间的差距,搞好新时期的教育我们任重道远。</p> <p><b>刘正勇</b>:今天参观学习了清华附属中学朝阳分校,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为了每一个学生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努力构建教书,管理,服务,环境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将一个朝阳区中下流学校办成了朝阳区一流学校。参观学习后我的感受颇多,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我有了学习的方向,今后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我也有了学习的榜样。</p> <p><b>沈素茹</b>:早晨进入清华附中朝阳分校学习,首先理解了国家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一个中学博士硕士一天应聘人数达到二十九人,教师的高素质成就学生的迅速成长。接着深入课堂观摩了学校的常规课,了解在新高考背景下的走班制,听了两节课一节政治课一节历史课。感受一是学生人少,一个班有学生32人一个班16人。感受二是老师课堂知识容量很大,真正体现了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p><p> 下午听了南开大学徐琳老师的讲座巜新高考政策下的大学招生与生涯教育》,徐琳老师用丰富的案例风趣幽默的话语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高中教师不仅要把脚踏实地还要抬头看天,不仅要教好知识还要给学生学业规划,现在高考规则已经发生了变化,要转变思维用新的高考规则指导自己工作。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由以分为本转变成以人为本!以对学生高考负责向对学生人生负责转变!</p> <p><b>张兵</b>:在参观了清华附中朝阳学校之后,我深刻感受到他们成绩背后的付出,付出背后的自豪。他们能在短短五年内从较薄弱校发展为朝阳区名校,与学校的高瞻远瞩,科学规划;与全体师生的团结反思,共圆愿景分不开,而下午的生涯规划讲座更是昭示我们新高考的必然到来,虽然不能通过一次培训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不努力,听到的永远是别人的好消息!回想自己的教育教学,有时候粗枝大叶,稍有懈怠;有时候流于形式,不够认真;有时候疏于学习,难于坚持。总之,教学中漏洞还有不少,希望通过本次研修,明确未来的方向,坚定自己的行动,在教育教学中能再有所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