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切实加强教师课堂教育教学研究,12月18日上午,海南省农垦直属第二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在多功能厅如期举行。本次教研活动是由三年级组的冯积丽老师和谭静老师带来的同题异构课《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h3><h3> </h3> <h3> 第一节课由冯积丽老师和三(8)班的学生共同展示,冯老师通过分食物的情景进行导入,结合旧知“平均分”引出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从而引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中,冯老师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大胆说出得到二分之一的过程,充分理解分数的基本含义。</h3><h3> </h3> <h3> 第二节课由谭静老师和三(10)班的孩子们共同来完成,谭老师开门见山,用新朋友“分数”来进行导入,询问孩子们看到“分数”两个字有什么疑问,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平均分4个苹果和2瓶水来引导孩子解决商不再是整数的除法问题,从而回归到分数,并在课堂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操作的方式一一来解开孩子们心中的谜团。</h3> <h3> 课堂展示结束后,在三年级备课组长吴小欣老师的主持下,进入了评课议课环节。首先,由两位老师各自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总结与反思,指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希望各位领导与老师们能给予一些建议。</h3> <h3> 首先,由两位老师的师傅各自对自己徒弟的课堂进行点评,冯老师的师傅刘庆华老师指出,冯老师通过两节课的试教,较之前有非常大的进步,教态自然,流程紧凑,遗憾的是,指导分数的写法过少。谭静老师的师傅王老师也对谭老师的课提出赞扬,教学流程清晰,环节流畅,能通过折一折的方式让学生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同时也给出了谭老师中肯的建议,由于新授环节耗时过长,导致后面精彩的练习部分没有得到展示,建议谭老师可以更加合理规划时间。</h3> <h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准备充分才有可能带来精彩的课堂。本年级组孙巧燕老师和五年级组陈老师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为这节课所做的充分的准备,她们指出,冯老师放手让大量孩子说分数的形成过程,加深了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但部分细节问题也要关注,比如在讲授分数各部分名称时,与课件出示不同步。而谭老师在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时,选择了让学生自学的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遗漏了分数读法的教学。</h3> <h3> 随后,王光和主任为两位年轻教师的课堂给出了中肯的建议,新授部分两位老师都缺少了在分数的规范读法与写法上的指导,练习应具有针对性、巩固性和发散性,可以增加师读生写或师写生读的练习。除此以外,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所以此次教学的重难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起点不能太高,否则会造成学生数量与分率概念的混淆。</h3> <h3> 最后,由陈尔承副校长对这两节课做总结点评,陈校长指出,课前交流可以有效的缓解学生和老师的紧张气氛,建议老师们提前进课堂,多与学生做课前交流。而这两节课的遗憾之处在于都没有激起学生的“对称”这一旧知,另外,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应该有合理的小结,特别是概念课的教学,要从单一的例子引出不变的规律,正如王主任所说,概念要明确,避免数量与分率的混淆,同时提问也要明确,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h3> <h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不仅是老师们学习的过程,也是每一位老师思考的过程,只有学思结合,才能不断改进。这次的教研活动不仅给两位授课老师带来了成长,同时也给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听课老师以深刻的启迪,相信有这样浓烈的教学研讨氛围,数学组全体老师以后的教学之路必定辉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