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宝康路》

雲中漫步

<h3></h3><h3> 川西宝康路是一条神秘不为人所知的穿越线路,宝兴通往康定,全程为碎石非铺装路面,弯急路陡,其中到小金穿越路线娅口海拨4400以上,是越野户外打卡之路!一路美景美不胜收!</h3> <h3>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傍晚六时,</h3><h3>二哥,纪校与侬</h3><h3>时不我待,必须出发。。。</h3> <h3>夜色中,雅安下高速行至318国道飞仙关段,在飞仙关大桥旁一景观公园内扎营</h3> <h3><br></h3><h3>“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h3><h3>一瓶老白干下肚,酣畅淋漓!放浪形骸一下!哈哈</h3> <h3>清晨</h3> <h3>忽然想起:树后这个飞仙关街口是17年6月某日,我与处哥和黄二哥摩旅去新疆途中午餐的地方。。。</h3><h3>又在一个时空中交汇了!</h3> <h3>  飞仙关大桥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是新中国建立后道桥专家们引以自豪的杰作之一;也是康藏公路上的第一座公路桥,在康藏公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h3> <h3></h3><h3> 宝兴县,隶属于四川省雅安市,位于四川省西部,四川盆地西部边缘,总面积3114平方公里,下辖3镇5乡及硗碛藏族乡,东邻芦山,南毗天全,西连康定,北接小金,东北与汶川交界,距成都200公里。宝兴蜂桶寨是全球首个发现大熊猫的地方,被誉为“大熊猫的故乡”。</h3> <h3><h3>宝兴县距今四千多年春秋战国时为青衣羌国所在地,居住着青衣羌人。</h3><h3>秦汉时汉人移入,设青衣县,属蜀郡。</h3><h3>唐宋之际,称羁縻州地,隶属雅州都督府。</h3><h3>元末始称董卜,开始引入喇嘛教,青衣羌人转公为蕃民,隶属吐蕃宣慰司,土酋统治并归附朝廷。</h3><h3>清朝乾隆年间更名为穆坪。</h3><h3>(图:青衣羌老人)</h3></h3> <h3>沿着布满碎石与沟壑的烂路盘山而上,慢慢地驶入云雾之中。四周虽有原始森林,却感受不到绿意,只有干枯的枝丫在雾气中若影若现,一片苍凉。</h3> <h3>海拔渐渐升高,阵阵寒意袭来</h3> <h3>穿梭于邛崃山脉的群山深谷之中,全程绝大部分都是非铺装路面,是十足的野路子</h3> <h3>海拔上到三千,更是进入了白茫茫的世界。周围寂静无声,小鸡的引擎轰鸣与轮胎碾压着碎石发出的嘎吱声响回荡在道路上,又被积雪吸收殆尽。</h3> <h3>雪山上滑倒的四川摩友,这个必须帮一把!天下摩友是一家</h3> <h3>阳光照耀下,云雾如瀑,翻卷涌动,如同油画,如同仙山幻境。</h3> <h3>不知为什么,特别喜欢这种逆光</h3> <h3>下到谷底,便来到了重要的岔路口——两河口村。这是很小的村落,直走往金汤方向是通往康定的路;而右转过桥,翻过4300米的第二垭口就能经过汗美线前往小金</h3> <h3>一路飞驰,两侧的雪山如同城堡,如此接近,如此清晰,在蓝天与黄草的映衬下呈现着独特的色调与美感。</h3> <h3>  传说中的栅栏门,这应该是当地牧民用来划分牧场领地用的,下车把门打开就可以继续通行,之后不要忘记恢复原状。</h3><h3> 纪校和二哥一路上开关了十来次栅栏门!辛苦了!</h3> <h3><br></h3><h3>避而让之!毕竟“她们”才是此地的主人!</h3><h3><br></h3> <h3>上到垭口,看到小金群山,真是天高云阔啊</h3> <h3>滑冰</h3> <h3>夹金山</h3> <h3>高山牧场</h3><h3>牧歌悠悠</h3> <h3>热爱创作的二哥</h3> <h3>平安到达小金县</h3><h3> 小金县,旧名懋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部。小金,藏名“赞拉”。藏语里,“赞拉”是本教中一种凶猛的神名。因沿河产砂金得名小金川。</h3> <h3>在工农红军达维会师纪念碑下安营扎寨</h3><h3><br></h3><h3>(1935年6月12日下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2师4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带领下胜利翻越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25师74团的一部在夹金山下的达维相遇会师。14日晚,军委总政治部在达维举行了胜利会师庆祝大会,周恩来主持会议,毛泽东、朱德发表重要讲话,干部战士同声高唱由陆定一编写的《两大主力会合歌》,晚会一直持续到深夜。不少战士在翻越夹金山时生病,在达维得到了休整和治疗,恢复了健康。)</h3> <h3>宝兴市场买的猪蹄炖上。。</h3> <h3>纪校亲自整了六大块!厉害了!</h3> <h3> 长路漫漫,</h3><h3>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h3><h3> 夫复何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