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林州市(原林县)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原康镇也留下了许多红色的足迹,让我们永记前辈,不忘先烈,承前启后,努力工作,共同建设伟大富强的新中国。</h3>  <h3>  【八路军进驻林县】</h3><h3>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坚决执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在当时林县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中,积极组织抗日救亡运动,并逐步发展自己的力量。</h3><h3>    1938年6月上旬,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率领下,从平汉路东过来,首次进驻林县,在原康、合涧等地停留十几天,开展工作并发展党员。</h3>  <h3>  【林县县委在原康】</h3><h3>      1938年8月初,八路军129师386旅政治部和太行第四游击支队遵照冀鲁豫省委会议精神和中共太南特委的指示,在林县陵阳村召开建立地方党组织会议,正式建立了中共林安汤淇中心县委,这是林县最早的党组织统一领导机关,县委机关驻东山底村,同年11月,移驻原康区原康村,后又移驻任村等地,从1938年秋开始,县委陆续在合涧上庄、东山底、原康、小东坡等村建立了党组织,1939年4至5月,在原康召开了发展新党员交流会。</h3><h3>    【黄克诚政委送军服】</h3><h3>     1938年8月,八路军129师344旅由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率部进驻林县淇阳城一带,十分关心和支持地方工作。当时,中共林安汤淇中心县委刚成立不久,驻地在原康,黄政委每次路过这里,都要到中心县委看望大家,帮助大家解决实际困难。</h3><h3>    1938年冬季的一天,黄克诚政委又一次来到中心县委,看到大家身上衣服很单薄,冻得只发抖,得知林县工作条件艰苦,黄克诚政委表情严肃,立即向县委领导人万达表示,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大家度过寒冬。</h3><h3>    仅仅一天过后,黄政委就和两个战士坐着马车来到原康,给大家送来了灰布军服。中心县委的同志身上顿时温暖起来,万达紧紧地握着黄政委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走时,大家一直把黄政委他们送到大路上,直到看不见……</h3>  <h3>  【原康的地下党组织活动】</h3><h3>     1940年3月11日,国民党四十军军长庞炳勋率部进入林县,军部驻原康。四十军到来后,催粮派款,清查户口,排查行人,许多人遭到杀害,中共林县县委被迫撤离到林北,林县南部党组织工作转入地下。</h3><h3>    1940年3月,县委派共产党员郭启昌(山西高平人)到林南,在原康、栗园以开饭铺作掩护,负责与附近各村党支部林联系,但四十军盘查很严,栗园村饭铺引起了国民党军队的注意,再加上资金短缺等原因,饭铺停业,郭启昌撤回林北。</h3><h3>    1940年6月,县委工作由杨一虹负责,小东坡党支部书记梁振英任县委秘书。1941年7月,中共豫北地委派梁振英返回林县南部,建立党的地下联络站。梁振英在小东坡开办“华英昌”杂货铺,以四十军军部、运输队、供给处和交通电台为供应对象,能够比较准确地掌握了四十军人员变动和日伪军活动的情况,及时向上级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