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旅生涯---经历林彪的“一号命令”

易禧外婆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半夜紧急拉出营区》</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一九六九年秋天(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只记得天气已经很凉。好在这么重大的事件,我没有费很多气力就查出应该是69年的10月18日)的一天后半夜,医院响起了紧急集合号声。在那“备战备荒”的岁月,紧急集合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我“呼”地翻身下床,只用了二、三分钟就打好背包,左肩右斜地背上挎包,右肩左斜地背上水壶,一边往操场奔,一边把背包扣在背上。可笑的是,那天我刚洗了军帽,那帽子就像是使劲的缩了水,费了好大劲才把它勒在头顶上。先我来到操场的唐承霞一见我,那个喷笑呀,硬是把我笑得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呵呵,呵呵,你这是啥帽子呀.......呵呵,呵呵.......”我赶紧取下帽子,一瞅呀,原来白天把帽子反过来晒,还没有翻回来。宿舍里黑灯瞎火的也没有看清楚,慌忙中带了顶反帽子,(难怪那么小)又只是扣在头顶上,那摸样一准是非常可笑的。操场上集中了医院除了值班以外的所有人,院务处张苟山处长亲自喊口令带队,我们浩浩荡荡拉出了营区。奇怪的是平时紧急集合把部队拉出去走上几公里就返回营区,而今天急行军之后却把部队带到距离营区并不太远的老百姓的农田边。这里有一条小河和若干个稻草垛,张处长说接到上级的命令,让我们沿着这条小河疏散待命……。仲秋十月已是凉风习习,急行军时出的汗很快就消了。更倒霉的是我在紧急集合时耍的那点“小聪明”,这时候得到报应。(每次紧急集合都是走一圈就回来,我认为这次也一样,所以为了动作快一点,我没有穿绒衣,也没有穿毛背心)汗湿过的衣服被风吹的冰凉凉的贴在身上,我开始“瑟瑟”地发抖……冷的实在受不了了,我卷曲在稻草堆中御寒,心里盼望能早点打道回营……天麻麻亮了,教导员招呼我们集合,但丝毫没有要回去的意思,而是怕我们冻坏了让我们起来跑步。这时候我从教导员嘴里隐隐约约知道这次紧急集合非同往常,是真有了情况。那时候珍宝岛事件闹的正火热,所以教导员说的有情况让我联想了很多,顿时有一种马上参战的激愤……</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野外安营扎寨》</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第二天是在野外渡过,直到下午才通知我们,短时间内不可能回营区了,要做长期“作战”的准备。我们正式在野外安营扎寨。碰到的第一个就是怎么住的问题,我是新兵,除了听从领导的,就是听从老兵的。所长指挥男战士背来铁锹,让我们挖地坑(因为是平地,不可能挖猫儿洞)…… 我和一名老护士分在一个组,我心里明白是想在挖地坑时发挥我年轻力壮的作用。教导员动员时要求,地坑要挖的漂亮整齐一点,(因为是部队,所以什么都要整齐划一)要一米深,平均每个人要拥有六十厘米宽的空间…… 要知道我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大的“工程”,尽管我很想表现一下自己,但还没有挖到一半我的手上打了好几个血泡,起初的拼劲也荡漾无存…… 我不得不偷工减料,挖了一个能把我们两个人“放进去”的地坑就算完成了任务。晚上我们在地坑里铺上稻草,又在地坑上搭上树枝,盖上我们的雨衣,睡觉的地方就解决了……所里有几个男同志挖了一个超级大坑,可以容纳7、8个人,于是那个大坑成了“豪坑”,住了6个男同志和2个女同志。相比较之下,我还情愿住我们的陋室。</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心惊肉跳的夜岗》</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部队全部在野外宿营,又是在“阶级斗争万万不可粗心大意”的年代,所以每晚的站岗放哨非常严格,而这正是我们这些“新兵蛋子”最害怕的事。领导规定一个人站岗站一个小时,二个人站岗站二小时。(这个规定大概就是为我们这些人设的吧)女同志毫无列外的选择了二个人站岗。尽管是二个人,还是感到毛骨悚然,因为离我们的一排地坑的不远处是一个坟地,几处隆起的坟包平添了挺吓人的阴气之气……第一晚上就是一个阴天,空旷的原野一片漆黑,见不到一个人影,也看不到一点亮光,根本看不出这里隐藏了一支野战医疗所。和我一同站岗的小李当时只有十六岁,胆子和她的年龄成正比。我们商量好背靠背,一个人面朝地坑,(防止阶级敌人搞破坏)一个人面朝坟地,(警惕那些我们知道根本不存在的鬼怪)因为我的年龄大,所以只能是我负责观测坟地…… 没有多久我就感到背靠着我的小李在发抖,嘴里还在唧咕“狗,狗,狗”,我顺着她的手看过去,一个黑团就象一只庞大的狗卧在那里,还不停的摇动尾巴准备冲过来。我告诉小李不要害怕,只要它冲过来我们就喊“救命”。可我自己当时的状况是:“汗毛立正,细胞跳舞,心脏伴奏,肺泡打鼓”,紧张的我腿也开始发软…… 这时候已经不存在原先一个人看一面的分工,两个人的眼睛都死死的盯着那条"狗"。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那条狗始终卧在那儿摇尾巴,连点气息都不发出。我们也一直和它保持着距离,不敢向前迈进一步…… 好不容易等到接班的来了,他拿着棍子走了过去,狗仍然没有跑开…… 第二天我和小李站岗就被当成了笑料,理由是我们把灌木丛当成了一条大狗……</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忍俊不住的口令笑话》</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那段野外宿营的生活虽然艰苦,但艰苦中也有乐趣。我们每天晚上站岗都有口令,而且每天的口令都变换内容…… 有一天上面下达的口令是“扁担”,临睡前这个口令传给了我们所有的人。那天也是我站岗,半夜我们外科的张医生出来小解,看着伸着懒腰出来的他,我突然想给他开个玩笑。我大喝一声:“口令”!还没睡醒的张医生在惊吓之中结结巴巴地回答:“棍,棍,棍子”…… 哈哈,哈哈,我笑得趴在了地上。第二天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大家:“棍子也是扁担”……</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野外宿营坚持了半个多月,当时我只知道是因为敌情所至。直到七一年林彪事件之后才知道是林彪以“加强战备,防止敌人袭击”为由,发布了“林副主席指示第一号令”,想看看他到底能不能调动军队……我作为一个入伍不久的新兵,成了这一历史见证……</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因为没有当时的照片,前三张是网络照片)</h3>

我们

紧急集合

口令

站岗

营区

野外

教导员

帽子

呵呵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