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佤族

栀子花

<h3>昨天早上从勐啊口岸出发,本来打算从国道直奔三百多公里之外的翁丁原始部落,突然想起之前有车友从乡道穿过原始森林进入神秘的普洱市西盟佤族。</h3><h3>西盟佤族自治县位于中缅边境地区,是一个非常注重保持自己独特传统文化的民族,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原生态传统宗教活动,祭龙摩爷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项。</h3><h3>佤族信奉万物有灵,自古以牛为神圣的吉祥物和崇拜图腾。据当地佤族介绍,解放前西盟佤族是以人头来祭祀的,把猎来的人头放在人头桩上当做供奉神灵的供品,上世纪50年代后期,猎头旧俗被废弃后就改用牛头祭祀,当有重大活动时就举行盛大的剽牛活动,并把牛头保存在“龙摩爷”,向神灵祈求吉祥如意、幸福安康,渐渐的“龙摩爷”里的牛头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布满了那个山谷。</h3><h3>出于好奇,所以我们临时改变了方向,快到孟连县时,拐进了往西盟佤族方向的原始森林。</h3> <h3>进入原始丛林,路很窄,但还算不错,大约行驶了几公里,经过孟连县的富岩镇时,突然眼前一亮,敞开的门里摆满了鲜花,以为眼花,停下车,满屋鲜花让我应接不暇,大开眼界,我没想到在这原始丛林还有如此浪漫情怀的人,对花的主人充满了好奇,过了几分钟,一个女孩满面笑容从外面走了进来,她告诉我很多花都是她自己种的,也有一些兰花和肉肉花是她从网上买的,边说边把我带上了三楼。三楼也摆满了鲜花,令我惊奇的是上了三楼,远处美丽的原始风光尽收眼底。</h3> <h3>因为刚好想买一盆小花,所以老公看中了她家的1图肉肉花,2图是前天在澜沧街赶街买的,3图兰草和4图吸水石小盆景在南京买的。</h3> <h3>太漂亮的花,可惜我车上只能留下那四盆花,再也找不到能容纳花的合适的空间了。</h3> <h3>穿行在原始丛林里,空气非常清新,老公说,这里风景很美,就是少点水,谁知正说着,就听到哗哗的水声,瞬间,一条美丽的瀑布就好像一直在等着我们的到来,我和老公不约而同都笑了起来。哈哈哈一说缺水,瀑布就来了。</h3> <h3>因为佤族以牛为神圣的吉祥物。眼前的这个吉祥物让我们停留下来。</h3> <h3>这是普洱市孟连县富岩镇英沟村委会的办公楼。我们只是想随便逗留一下看看风景,谁知村委会的干部热情好客,泡茶递水,后来才知道是村主任和市里调过来帮扶贫的高级讲师孔老师。</h3> <h3>本来只是想逗留片刻,孔老师热情邀请我们与他们共进晚餐,另一个帮扶的美女妹妹相莫罕告诉我,他们村里还有俩棵很大的古榕树,早上还有最美的云海,叫我们不要走了,不能错过这美景,她一说我就动心了,一动心,也就顺理成章留了下来与他们共进晚餐。</h3><h3>那个猪肉,太美味了,猪皮又厚又脆,猪肉有嚼劲又香,我开始还以为是野猪肉,后来他们告诉我是当地佤族村民养了四年的冬瓜香猪🐷,养了四年才75斤。因为长不大,所以叫冬瓜猪。这种猪基本都是吃香蕉树皮长大的。吃货的口福啊还长了见识。</h3><h3>孔老师还拿出了他自己泡了很多药材的米酒,虽然不会品酒,但是,那个瓶盖一开,一缕说不准是醇香、果香、还是清香浓缩而成的特有香气,扑鼻而来,沁人肺腑。忍不住也轻抿一口,齿颊留芳,连空气里都是韵味余香。</h3><h3>饭后,博学多才的孔老师跟我们聊了几个小时,天南海北,大事要事,陈年旧事,他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还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从昆明市下放到西盟佤族这里支边,所以就聊到了佤族祭祀的话题。</h3><h3>虽然政府在50年代末就把以人头来祭祀神灵的供品,改用牛头祭祀,但是当地还是偷偷的继续用人头,他说最后一个被祭祀的都是八十年代后了。那个是非年代,他们父母对小孩要求都很严,基本都是学校,家里,单位三点一线,很怕有什么意外,他们支边的孩子都有无缘无故的好几个失踪,山里的大蟒蛇,野兽,河里的水,还有祭祀……</h3><h3>听到都背发麻。</h3><h3>他说佤族是直过民族,直过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特殊成员,“直过民族”是指建国初期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h3><h3>云南共有9个“直过民族”,分别是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布朗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和佤族,分布在全省13个州(市)58个县(市、区)。也许因为是直接从原始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所以他们保留了很多原生态的宗教祭祀活动,包括用人头。只要男性头,过去佤族族长都是以取人头的数量来称王称霸的,他们用米在野外洒一个圆圈,谁第一个进了这个圆圈,谁就被杀,然后把人头吊在灶台上面的竹篮里。</h3><h3>好恐怖。结果昨天晚上就做噩梦。</h3> <h3>这是佤族人他们平时用的佐料,叫麻呛,满屋都是它的香味,开始我还以为是泰国冬阴功汤的香茅佐料,因为我太喜欢那个冬阴功汤了,就因为那个很特别的香茅佐料。</h3> <h3>今天一早醒来,睁开眼往窗外一看,雾已经塞满了山谷,赶紧起床,生怕那满山谷的雾就在我穿衣的瞬间消失殆尽。</h3> <h3>眼前的雾把我惊呆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看它,还是在同一个地方看它,它都是丰富多彩,变幻莫测。远处山峦迭翠,苍黛凝重,近处芳草青碧,雾霭好像给它们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h3><h3>除了黄山和陕西的黄柏源,这算是我见过的最气势磅礴的雾了,这大山谷里的雾,很厚,很浓,似云团,似汹涌澎湃的波涛,弥漫着整个山谷。</h3><h3>  感觉这雾是有生命的雾。当你沉醉在她的神韵之中时,她突然向上蔓延开来,展示出她更加奇艳的风韵。</h3><h3></h3> <h3>你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我在见到它时的那份激动。原以为前几天在打洛边境看到的独树成林是最壮观的,谁知这俩棵古榕树更加壮观。</h3><h3>记得以前读巴金的《鸟的天堂》对榕树“一棵树一片森林”充满了神奇的无限向往,读刘再复的散文诗《榕树,生命的进行曲》对榕树顽强生命不住惊叹。</h3><h3>这棵生长茂盛的榕树,枝叶繁茂,根系发达。大榕树高约40米,大榕树的树干不断的有气根扎入新的领地,不断的扩大生长范围,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榕树林。树干虽然很多,但只是这棵大榕树的分支。</h3><h3>这棵榕树树龄并不是很大,听村委会那个人说是他爸爸小时候栽的,还不到100年的树龄,可是数十个人都很难抱得住啊。</h3><h3>站在这枝叶繁茂的榕树林里,凝视那主干上的如山脉、似峡谷,千沟万壑的块状根系,再抬头欣赏着榕树下山谷里的云雾,实在是令人赏心悦目, 流连忘返啊。</h3> <h3>榕树下就是佤族村寨,路边几个小孩在玩耍,我停车,拿出一些零食给他们,他们接过我的零食,很快走开,然后看到我在吃力的拉车门,因为刚好有点缓坡,其中一个孩子赶紧跑过来帮我把门推过来。好温暖。</h3> <h3>路边的野花和西藏一样的蓝天。</h3> <h3>终于来到了这个传说中的恐怖和神奇的地方。</h3> <h3>普洱市西盟佤族最崇拜的是“木依吉”,把它看作是主宰万物的最高神灵,是创造万物的“大鬼”,它造就了动物,植物和人。佤族每年都要对它举行宗教祭祀,以歌舞取悦于它。一个幽静的山谷里,传说着佤族神灵“木依吉”的故事,谷里溪水孱孱,古树参天,窄窄的石阶蜿蜒上下。几年前,我见过广西的世界闻名的花山岩画,虽然不懂,但还是震撼古人类的智慧。在这个峭壁上,红色的岩画描绘着佤族与司岗里的传奇。</h3><h3></h3><h3>岩画中,人类生活场景清晰可见,建房、放牛、耕种、打猎……</h3><h3><br></h3> <h3>我的视力不好,老公突然说,这岩画上面有三个马蜂窝,老公说,趁它还没发现我们,赶紧下山。</h3> <h3>这就是传说中的恐怖的用人头祭祀的地方。</h3><h3>佤族信奉万物有灵。当有重大活动时就举行盛大的剽牛活动,并把牛头保存在“龙摩爷”,向神灵祈求吉祥如意、幸福安康,渐渐的“龙摩爷”里的牛头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布满这个山谷。</h3><h3>走在这古老陈旧的石梯上,两边木桩头上挂满了牛头,似乎闻到了一股血腥味,山谷阴森森的,想像着祭祀的场景,寨民拾阶而上,来到祭祀台前,小心翼翼地把供品一一摆放齐整,大家恭敬地肃立在旁,边念咒语边用右手沾酒向上挥洒祭拜上天神灵,接着摩巴与族里长辈代表饮酒以示天地人合一,这时还需宰杀活公鸡,用温热新鲜的鸡血涂抹在祭台的牛头上,并混合米酒倒在地上再次祭拜,祈求神灵庇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