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候鸟,避寒琼岛,得闲邀四五好友,骑车闲逛于乡间,忽发现路边河畔长满含羞草,正值开花时节,成为不被关注的存在。早年曾有诗写含羞草,今于严冬腊月得见之,似乎有缘,欢喜之余,遂拍照为记,并附之以诗,以为雅趣尔!因原作写于1991年夏,未存于电脑,现据记忆重写。 我是一株含羞草,喜欢平静最怕干扰。<br>无论热情地抚摸,或者是戏虐的骚扰。<br>我都会立即蜷缩,表示我无言的烦恼。<br>别怪我如此绝情,也并非是不讲礼貌。<br> 只因为我太单薄,仅是棵柔弱的小草。<br>历尽风雨长记性,应对打击自寻妙招。<br>当第一滴雨打来,立刻收敛合掌祈祷。<br>就准备接受洗礼,怎能够不爱惜羽毛。<br> 我多么崇敬松伯,身躯伟岸毫不动摇。<br>我无比羡慕柳姨,迎风起舞腰肢苗条。<br>常见兰花姐发愁,香味引来许多惊扰。<br>又听甘草哥呻吟,竟被连根挖去熬药。<br> <h3>可作为一株小草,也照样去经受风暴。<br>大自有大的担当,我们小有小的诀窍。<br>为了防患于未然,时刻绷紧神经末梢。<br>只能够闭合叶片,以使伤害尽量减少。</h3> 天本有好生之德,总对弱势草民关照。<br>感恩上苍的庇佑,在风雨前给我信号。<br>雨过必然会天晴,满含泪滴我却微笑。<br>高举一个个绒球,把热情的太阳拥抱。<br> 且莫道草木无情,绝不麻木也会害臊。<br>只因为我们知趣,却被当作取乐笑料。<br>还算幸运的我们,也难逃被人类恶搞。<br>狂蜂浪蝶都感叹,挑逗者真是太无聊。<br> 尊重生命知造化,适者生存本是天道。<br>识时务者为俊杰,敬畏天地不可自傲。<br>谁与天公敢对抗,迟早会有恶果回报。<br>顺应自然是睿智,我身为小草也自豪!<br>——2019年12月16日夜于万泉河畔<br> <h1>本草链接——<font color="#ed2308">含羞草</font></h1> 含羞草为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由于叶子会对热和光产生反应,受外力触碰,小叶片会立即合闭,甚而叶柄下垂,人们以为它“害羞”,故有其名。其叶片呈掌状排列,为互生羽状复叶,茎上有钩刺。其花形似绒球,花后结荚果,籽粒呈扁圆形。 含羞草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对土壤要求不高,较易成活,在庭院等处也能种植。其花、叶和荚果均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适宜在室内、阳台盆栽,但须注意含羞草有微毒,若食用或过度接触会引起毛发脱落。 然而,含羞草全株皆可入药,妙用多多,将根部泡酒服用,或与酒一起煎服可治风湿痛、神经衰弱失眠等症。与瘦猪肉一起炖煮食用,可治眼热肿痛、肝炎和肾脏炎。叶片的鲜品捣烂,可敷治肿痛及带状疱疹,颇具止痛消肿之效。 含羞草受到触动的“害羞”的现象,是植物的一种应激反应,在生物学上称为感性运动。源于其叶柄和复叶基部,那个比较膨大的部分的叶枕。一旦受到触动刺激,会立即传导至叶枕,引发小叶片两两闭合,力度大时,连叶柄也下垂了。 原来,在叶枕的中心有一个大的维管束,其四周充满着具有许多细胞间隙的薄壁组织,当震动传来,其中的细胞液就被排出到细胞间隙,使叶枕上半部细胞的膨压降低,而下半部仍然保持原来的膨压,结果就引起小叶片的闭合或整个羽叶的下垂。 含羞草的这种害羞举动一般可随触动的力度大小作出反应,较轻的局部触动,可在几分钟后就恢复原状,如果大面积的重度袭扰,则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有研究者曾做过连续24小时的长时间干扰,结果这种植物就枯萎“羞死”了。 那么,在自然界中如果暴风雨持续时间较长,含羞草是否就都一蹶不振呢?实际上却非如此,老子云: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因为热带气候风雨来的快持续时间也短,否则就会成为大的灾害,就连人和动物都难逃厄运,更不用说地上的小草了。<div>——以上介绍根据网络文字整理编辑,谢谢各位朋友点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