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官鹅沟去

帅老哥

<h3>  早就听说过官鹅沟的秀美,闲来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h3><h3>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西南1公里处,距哈达铺火车站36公里,距陇南市区116公里,距甘肃省会兰州市340公里。由官珠沟、鹅嫚沟、木隆沟、庙沟等景区组成,总面积4.2万公顷。</h3><h3>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集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天象景观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湖泊如珠、峡谷如线、瀑布如织,动植物分布多样,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公园内居住有藏、羌民族3000余人,保留着独特的民族服饰、风俗。</h3> <h3>  明神宗万历年间始称该地区为“关恶”,当地居住着马土司中马番人,“关恶”一词系羌语,意为“峡谷”。1950年,设立乡政府时因“关恶”一词带有贬义,逐改“关恶”为官鹅。2003年10月,官鹅沟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被列为第七批国家地质公园。</h3> <h3>  官鹅沟因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的交错地带,最低海拔1780米,最高海拔4153米,山谷两侧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且西南高、东北低。园内有沉积序列较完整的油流沉积岩,独特的褶皱、断裂构造,"岷山式"岩溶,典型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外动力地质遗迹。园内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生长有云杉、紫果云杉、秦岭冷杉、油松、波氏落叶松、华山松、桧柏、栎类、桦木、白杨等乔木和牡丹、五角枫、芍药、野丁香,黄杨、虞美人、马兰花、杜鹃等灌木50余科700多种,分布着刺五加、冬虫夏草、黄连、半夏、贝母、细辛、大黄等100 多种药用植物。</h3> <h3>  时过谷雨,立夏未至,莺飞草长,杂花生树。</h3><h3> 为了不与节假日的人潮冲突,便信手拿了几件御寒的衣物和路途必备的饮食,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清晨驾车,开始了向“小九寨”的进发。从兰州南上高速,一路南下,寥寥的车辆卷起路边被夜间冰雹打下的枯枝败叶,小心控制着车速,过临洮、在会川下高速进入G212国道。并不宽阔的道路沿着山峦起伏曲折,时而在林区穿行、时而又进入人家不多的村庄。不经意间慢慢的摇下车窗,外面的空气在微微的寒气中透着清新,山坡下的草甸、半山中不知名的野花和山上的林木,随天上的云舒云卷忽明忽暗,停下车来,在草甸上摘几朵不知名的野花、拍几张照片,惬意非常。</h3> <h3>  沿着高原草甸慢慢的沿山路上行,便到了甘肃南(漳县)北(渭源)分界的 “分水岭”。峰顶之上,有一座网球场大小的观景台,边缘立有地理标志碑:“分水岭 海拔2980米”。它也是黄河两大支流洮河、渭河的分水岭,从西北汇集的涓涓小溪流汇入洮河流进黄河,向东南汇集的汩汩小河先是流入漳河,然后流入渭河,最后在陕西汇入黄河。经过峰顶后,车辆沿着跌宕盘绕的“十八盘”公路快速下降,无暇顾及路边葱茏的植被,全神贯注的在一个个陡峭的“发卡弯”中进出。</h3> <h3>  沿途继续前行,“遮阳山旅游风景区” 出现在道路左侧,郁郁葱葱中露出了几处红屋顶,煞是好看,下次一定要做旅游营地。车辆在起伏中行进,前方的“木寨岭”隧道好像一下就将蜿蜒的公路吞进了嘴里。国道旁的“兰海高速”在全国各地建设者奋斗下,在快速的延伸着,一座座桥梁、洞涵在山峦中平缓的伸展,天堑变通途,以后的路会越来越好走,但也少了山岭沟壑观景的乐趣了。</h3> <h3>  中午时分,到达了素有"千年药乡"和"中国当归之乡"之称的岷县,沿途及周围多是拉运当归的农用车辆,空气中似乎也透着淡淡的清香。</h3><h3> 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就在车上对付着吃了一个简单而花样丰富的午饭,西红柿、黄瓜都是洗干净在保鲜袋中的,保温杯里的茶还是热的,真空包装的牛肉夹着大饼,还有各式的小零食。车上小憩会,也算是平常的午休了。</h3><h3> 继续前行,来到了位于岷山脚下的哈达铺,国道边就是非常醒目的红军长征纪念馆,路边停车,进入到了纪念馆、红军门等红色旅游景点参观,接受红色教育。</h3> <h3> 哈达铺在红军 长征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作出了把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这是红军在长征路上的又一伟大转折,是红军长征路上的"加油站"。伟大领袖毛主席那首雄浑壮丽的《七律·长征》就是在哈达铺完成创作的,诗词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h3> <h3>  一路走走停停,下午来到了风景秀丽的宕昌县城,拐下国道,就是县城边的环县大道,周围到处都透着现代化的气息,在建的楼宇酒店都说明这是个正在发展的旅游城镇,阳光透过大朵的云彩,把绿色大山中的小城照射的斑斑点点。</h3><h3> 在路标的指引下,从环县大道右拐沿着不算宽卓的水泥山路慢慢攀爬着进入了果子山景区,因头天刚下完雨,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的翠绿,右侧山崖下的一泓泓湖水碧绿中透着深蓝,时不时的有几辆车会面,只好专心驾驶,险处不须看。山水中穿行约十公里,来到了景区大门。右侧的游客中心停车场已是浩浩荡荡,在游人及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这是景区内官珠沟的大门,鹅嫚沟还要沿国道往前走,但进入官珠沟后可以从鹅嫚沟出来,统一门票可以在这里购买也可以到里面直接买,价格是一样的,便直接驾车穿过大门往内前进。</h3> <h3> 大门内,道路依旧还是刚能错过两台小车的水泥路在沟壑中伸展,沿途散落的景点有自然形成的也有人工修建的,大大小小的农家乐在道路及湖光山色边鳞次栉比;景区大门到景点大门间的接送车辆在往来穿梭,接送两个大门之间和景点处的游人,欣赏景色的私家车肆意的停靠在散落的景点边,自己也偶尔驻车快速的观赏,担心车辆阻碍道路通行。走走看看的近一个小时,将车停在景点检票(购票)大门口处的停车场,景区内接送车辆在进进出出,再问询相关情况后,返回就近寻找了一个住宿的农家乐。<br></h3> <h3>  这个农家乐是一对中年夫妇开办的,湖边一个简单的院落,新修的二层小楼,几间带卫生间的客房,农家院子里的东西应有尽有,还有几盆自己到深山中采挖修剪的盆景雪松等。与房东闲聊,这里的农家乐基本都是当地原住民在退耕还林后由政府协助开办的,普遍都是不大的院落、几间还算干净的客房,吃的有山野菜、自己腌制的腊肉、花卷以及土鸡等农家菜。现在旅游淡季吃住价格都不贵,到了旺季就全部要上调了。两个孩子中,一个不愿意再回到大山里,就到外地打工去了,一个在县城里读书,每周回来一次。当地的农民走出了大山,脱贫致富,生活已今非昔比,特别是景区开发后,日子过的比较悠闲自在,庆幸赶上了好时代。</h3> <h3>  清晨,被一阵哗哗的细雨声叫醒,边在房东这里吃早餐,边看着对面山上的烟雨蒙蒙,白云在山间蒸腾,门口的湖水被雨点敲击的波光粼粼,周围也都是翠绿欲滴,感觉身处险境一般。房东说现在已经慢慢进入了雨季,有时候会滴滴答答的连续下一个月,再往山里走会比较湿冷,要多加衣服。看着无望停下来的小雨,将带来的御寒衣服穿上,告别了房东后就直接到了检票门口坐车进入景区内,来场雨中揽胜了。</h3> <h3>  本不大的接送车辆,拉着我们寥寥几人在山林间穿梭,进门后的道路越发显得狭窄,时而急转,时而挂擦着路周边的树枝,在鸣笛中与对面的车辆小心的回车。不多一会,车辆来到了一个小广场,游人们在这里排队上下车,下车后看了下周边店铺的林中特产,便直接检票进入。</h3><h3> 进入景区后,一股原始森林中特有的腐质泥土及树木的清香冲入鼻腔,修缮过的山路上还有坑坑洼洼的雨水,正在修建的栈道时而在顺着道路蜿蜒,时而在山涧的激流中穿插。冒着沥沥小雨的游人们或穿雨衣或打雨伞,在上山的道路中又是一道景色。</h3> <h3>  沿着崎岖的景区道路一路上行,两侧高耸的山峦在云雾中忽隐忽现,雨滴打在树木上的沙沙声时常被山涧的流水声淹没,大家都在路边的山林、瀑布、林木中选取自己中意的景色拍照,翠绿的树木、嘿呦的岩石、空中的雨线与穿着花花绿绿的游人交相辉映。</h3> <h3>  景区内奇的山、俊的水、险峻的峡谷最为奇特,沟里有有文雅流淌的龙诞瀑、九叠瀑,也有气势如虹、飞流直下的虎口瀑、官鹅瀑;</h3> <h3>  既有一线天式的通天峡,也有曲径通幽的五谷峡、盘龙峡、五瀑峡,可谓山大林深,山有多高水有多长。</h3> <h3>  随着在景区内海拔不断上升,连续几公里的步行还是有些气喘,好在沟里的氧含量和负氧离子比较丰富。在诧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时,好像雨也慢慢的停了,远处森林中的雪山也透出了羞涩的俊美。</h3> <h3>  看着脚下的清澈见底的溪水、满眼的郁郁葱葱,遥望着大山深处,不知道还有什么惊险奇的景致。一路走来,感觉看到了很多森林、水体和说不清楚的地貌景观,但又一时回想不起来,眼前好像只有山奇、水俊、林美和伴着水气、呼吸一口都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h3> <h3>  午后,随着人流,慢慢的踏上了下山的归途。</h3> <h3> 回头遥望这山、这水,也许官珠和鹅嫚正在青草漫过马蹄的天空下静静等待落日,再见了,这片美丽神奇的地方,下次再来欣赏你的美、聆听那美妙的爱情故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