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不知道2019年的我算不算成长,生而为人,25岁的第一年,所以当李惠英老师让我分享这个题目时,我把题目改了一下。感觉一直是生活里实习生,去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下面是我这枚老--菜鸟的分享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许是吐槽梗、或许是毒鸡汤,各位前辈们将就听听,但首先还是感谢大家的聆听。<br></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记:举丧若轻,照见彼此</div>
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里说,“岁月不饶人,我也从未绕过岁月”。离2019年结束,仅剩18天整。不知道大家2019的目标实现了么?从楚雄到大姚的距离是108.1公里,从学生到教师的距离是一支粉笔,从我年初立flag到我年末装死只有一眨眼。周围很多小伙伴和我说时间太快了,好像啥也没干成。突然想起那个段子“谁也不能指望,明年就能怎么样,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过一久大家又要立flag,我2020年的愿望就是完成在2019年那些本该在2017年就要完成的信誓旦旦的在2016年制定的计划。
多数90后对于时间这个概念,有几个关键词,“焦虑”、“丧”。时节如流,三年前我刚刚加入教师行业时,当班主任带班,满腔热血,每天根本不知疲倦,就像好好把班级鼓捣得风生水起,会经常看一些班主任管理方面的书,做做笔记,然而理论就只是理论,得实践才能出真知,当班主任经常会碰壁,不管是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抑或是家长,抑或是科任教师、领导。但没关系,我这个人心大,又倔,好好学习坚持下去。
当班主任的第二年,我们学校张校非常睿智,让很多年轻教师到过各个地方学校学习,学习反思之后我更努力了,有段时间家人说你就去查午休吧,不要吃饭。过了很久很久,我开始慌了,每天都很焦虑。我当老师没看到半点人生的进步啊?进步不了么?是不是这辈子就这样了,一眼可以看到头?偶尔心底生出一种偏向虚无缥缈的难过,这一生看似漫长,然而黄金奋斗时期就是如此珍贵,我知道欲速不达,但还是焦虑。
工作到第三年、第四年,你已经成了一只焦虑的老菜鸟了。看到每年毕业季,新鲜的面孔进入工作岗位,充满朝气,青春活力。再对照自己,抑或是进入家庭琐屑,抑或是未自我实现。想起村上春树说的,“人生中总有一个先后顺序,也就是如何依序安排时间和能量。到了一定年龄,如果不在心中做好好这样的规划,人生失去焦点,会张弛失当。”
人总是爱对比,或被对比,爱和别人比,爱和自己比,当看不到自己的实质性进步时候,丧青年出现了,这可能就是90后流行丧文化的原因。
所以我是边焦虑,边丧,边工作,去年高三我批改学生的成长记录册,是之前交过的学生给我递了一封信,这是所有信里,我印象最深刻的他说“老高,你说过人生是一场自我的泅渡”,不记得我说过,但他记下来了,后来他写这句话又泅渡了我。我才发现不是我教同学们,同学们也在教我。<br></h3> <h3>自我教育,自我救赎是一件长久的事情,它既费时费力,同时又毫不费力。费时费力说得是其实每个年龄段都有它的焦虑,它的困难,它对应的残酷,它们会安静等你,从不缺席。毫不费力说的是,当你学会自我教育,养成足够良好看待世界的习惯,足够健康的运转思维的时候,你可能就学会了领悟生活,而不会在意一些芝麻琐碎。真正的勇者,是愿意向深处挖掘,挖掘出自己的本质困境——先解决自己跟自己的问题,然后才是自己跟这个世界相处如何的问题。
对90后的大部分普通青年而言,这一生的珍贵(黄金)阶段,也就那么一些时刻了。可能后来在走下坡路或许维持原样,或许厚积爆发了。如果是像我这种下坡路,那么就接纳这真相。一边可能还是会很丧、很焦虑,但我学会了举丧若轻,做一个悲观主义的积极实践者。一边丧,一边努力。像《山丘》那句歌词唱得“不自量力地还手,至死方休”,这是我这个丧丧的90后关于时间的感受,或是说所有同龄人大家亲自打开了那一扇扇生活的大门,希望我们可以照见彼此,不要刻舟求剑,去逆水行舟。如果暂时实现不了星辰和大海的目标,就承包好自己的鱼塘,自我教育,继续修炼。<br></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记:老菜鸟的路径</div>
下面是我当班主任的一点不成熟的小经验分享。
(多问问)前几个星期在我们大姚实验中学举办了全州语文课赛,拿奖之后我在朋友圈发了个说说,“去到藏经阁,哪里会害怕被高手打趴下,遇到武功高强的大师们已经是一种幸运。”当班主任可能需要多问,多问问自己,多问问前辈。大概是说越谦卑学习越接近自由吧。
(慢艺术)我很喜欢这样一段话: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管理班级需要慢下来。
(新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班主任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就会有什么样的育人行动方向。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应不断了解和吸取教育新理念,提高自己。有管理视角,发展视角。
在管理视角下,班主任工作最需要解决的是班级秩序问题,是营造一个安定团结、井然有序的班级环境,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治理班级之“乱”。在发展视角下,班主任工作的本质是解决学生成长和班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一个不断解决成长困惑的过程,班级问题更倾向于教育问题,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更偏向于教育者,班级工作的重心在于解决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解“惑”。经常思考用治“乱”的手段去完成解“惑”的任务,或许会就会事倍功半。
(教学硬)在学生不太了解班主任时,征服学生的“法宝”就是班主任在教学上要“霸道”。认真地教学让学生内心为之而点赞,为之而钦佩,进而为之而折服。增加班主任地位“权威”。采取多种育人形式为载体,结合家校互动,“微信家长群”、“QQ家长群”、“QQ班级群”等。如班级照片、学生用心书写本周的收获、反思、困惑、意见等都可一一记录留下轨迹。
(随身携带一支笔)有什么感悟,有什么想法,随时记下来。记下的是一鳞半爪,记下鲜活的第一手素材。一天结束的时候,用一两分钟思考,记记第二天必须办的事情,写写班级周计划;定下月计划;每个学期开始之际,定个学期计划。记录发生的德育故事。让学生体验善良与真诚;学会体认奉献、感恩、宽容;学会感受人间的真情、亲情、友情。用故事使学生思想激动,迫使他们思考自己的行为。
(把每届学生的特色留下来)每届都有特长生,他们或擅长学习,有独特的学习方法;或擅长文艺,在文艺方面有天分;或擅长科技小制作,心灵手巧……我们不妨把这些特长生的作品保存下来,展示给下一届的学生,让他们观赏,引导他们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br></h3> <h3>第三记:正确的打开方式
生活不知眼前的枸杞,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或许报告厅力一般的老师抽屉里水杯里都有装备枸杞,但有些人总会告诉你燃烧生命是最科学的养生。
白岩松在《对白》里说,大数据分析中国人每人每年大概读4本,今年我没有拖后腿,但依旧和几位老师相比望尘莫及。分享几位老师毛家成老师、薛亮、周国琴老师(展示图片资源)。 作为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班主任,多阅读有关教育的文章是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愿所有人:“追风赶月杯莫停,平芜尽处是春山。”<br></h3> <h5>作者:大姚实验中学 高馨<br>编辑:灼灼</h5><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