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走科技强农之路——2019年秋季钦州市第五中学“学路导引”教学范式优质课例展示

钦州市第五中学

<h3>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校本研究“学路导引”教学范式的发展,提高老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2019年12月我校如火如荼的开展了2019年秋季学期“学路导引”教学范式优质课展评活动。<br>  为了落实好活动精神,地理组全体成员积极响应,集思广益,最终确定由党员同志黄大珍老师代表地理组参加本次评比活动。<br>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为初二9班量身定制的传统和现代信息技术紧密融合的地理课堂。</h3> <h3>  授课内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br>  参赛老师:黄大珍<br>  授课班级:初二9班<br>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总体地理基础比较差,获取地理有用信息能力有限,学路导引的设计旨在引导同学们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学会概括总结课本知识,通过有趣的游戏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br></h3> <h3>  学生跟着老师的步伐,通过阅读课本对应的文字和图,完成相应的闯关练习,由浅入深,由直接获取到概括总结,学有所获。</h3> <h3>  用表格对比分析法,一目了然。帮助同学们理清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h3> <h3>  </h3> <h3>  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配合老师,积极讨论,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h3> <h3>  通过观看无土栽培视频开拓学生视野,调动课堂气氛承转第二个学习内容——走科技强农之路。</h3> <h3>  运用生动实例讲述科技在农业当中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并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h3> <h3>  本节课,融合了希沃白板技术,班级优化大师等信息技术,设置形象生动有趣的练习游戏环节,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潜能。</h3> <h3>  听课老师积极认真,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吸取经验。</h3> <h3>  北部湾大学资环系实习老师也参与此次听课学习,电子信息与地理课堂的深度融合技术深深吸引她们的眼球。</h3> <h3>  我们亲爱的彭副校长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临录课现场全程指导录制工作,充分发挥了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h3> <h3>  课后听课老师在听课室进行评课议课。相互切磋,互相交流。<br>  </h3> <h3>  首先由黄大珍老师讲述本课设计意图及授后自评:本节课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但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课堂气氛;练习游戏环节生动有趣,但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练习节奏较快;小组活动设计不够明确,学生合作意识有待提升等等。</h3> <h3>  接着由实习老师谈谈听课的收获及建议<br>  收获如下:<br> 1.在本课堂上学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不同学情设置学路导引,有的放矢。<br> 2.信息技术融合地理教学的时效性。提高学生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值得学习。<br>  建议:与学生互动环节继续提升。小组讨论环节还需不断磨合。</h3> <h3>  备课组长梁家耀老师对本节课进行全面点评,其中特别提到:<br>  1.根据初二9班学情设计学路导引,引发学生参与课堂并思考,学会获取有用的地理知识,整体不错。<br>  2.课件制作精美,游戏练习生动有趣,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值得学习。<br> 3.教学环节完整,有讲有练,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培养。<br>  4.教态自然等等<br>  提升点:学生探究环节不明显,小组活动设计有待完善,要灵活调动课堂气氛等等。</h3> <h3>  科研处黄冰主任对本节课进行深入细致的点评总结,其中特别提到:<br>  1.充分结合初二9班学情设计学路导引,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因材施教,不忘初心。<br>  2.课件制作简约精美,练习游戏环节生动有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br>  3.有讲有练,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培养。<br>  提升点:学路导引设计比较基础,不利于学生探究,小组讨论环节有待完善;练习设置较多,时间不够;适时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加融入课堂等等。</h3> <h3>  通过这次“学路导引”教学范式展示评比活动,我们看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新的信息技术,收获了很多教学方式方法。<br>  每次活动的结束,都是一次自我更新的开始。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加强信息技术融合学科的学习和交流,把在每次活动中学到的新方式新方法灵活的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h3>

学生

学路

导引

课堂气氛

老师

学习

地理

练习

课堂

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