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时光:大湾中学兴亡记

黄土风情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1978年大湾中学第一届毕业生</font></b></h3> 大湾中学兴亡记 李兴旺 <p style="text-align: left;">  大湾中学的前身是杨湾学校,校址在杨湾社对面盘营北面约一公里的一个山湾里。杨湾学校是一所七年制学校,当时小学5年,初中2年。它的初中部分辐射杨湾(后来又分出王沟)、吕堡、庙儿、上秀几个行政村,但它地处这几个村的边缘与翟所乡接壤,学生上学很不方便。1977年我的四姐上了初中,就是上的杨湾学校。我们家在上秀的边缘,与杨集乡接壤,走杨湾学校要20多里路,每天四姐花在路上的时间要4个多小时,后来感觉实在不行四姐就住到盘营的大姨家了。</h3><h1 style="text-align: left;"></h1><h3><br></h3><h3><font color="#167efb"> 也就是在四姐上初一的1977年,学校开始了搬迁工程,将初中部分剥离,在上秀村大湾社和杨湾村杨湾社交界处的山顶上新建校址,这就是大湾中学。四姐上初一的一年半(那年学时改制各年级加了半年)就经常参加建校劳动。而建校劳动的主力是从上述4个村抽调的民工,那时还是生产队,由队长安排出工,队里记工分,从学校这方面讲则完全是义务投工。1978年春,杨湾学校的初中部分就搬迁到了大湾。</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 1978年7月,我小学毕业也考到了大湾中学。暑假里就被通知去学校参加劳动,因为建校的工程还没有最后竣工,这个暑假我们基本就是在学校度过的,抬水、和泥、端泥、抹砖缝等等,负责工程的是校长岳宋臣。</font><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本文作者在大湾中学上学期间留影</font></b></h3> <h3>  到1978年9月我正式坐到大湾中学课堂上的时候,学校的建校工作基本结束了,当时学校有4个教学班,初一初二各两个。我在大湾中学学习两年,这两年里大湾中学的老师有岳宋臣、常效恒、党发荣、冉富贵、秦国治、潘随行、张克笃、王进明、王猛、杨统林、李恩义、陈君瑞、王琦、张有仓等。初一那年校长是岳宋臣,初二那年岳老师调走了,校长是常效恒。1979年四姐他们毕业的时候,党岘中学的高中部还招收初二毕业生,同时这年开始加设初三,于是初二的毕业生就有两个去向,一部分上了高中,一部分上了初三。(当然也有一部分初三也没考上回了家)到1980年7月我们初二结业的时候,就只能升初三了,但大湾中学没有初三,我们就分别报到党岘和杨集去考初三,我报的是杨集。</h3><h3><br></h3><h3><font color="#b04fbb"> 9月开学去杨集中学报到,却被告知陇川学校也设了初三级,我们大湾去的学生被分流去了陇川。就这样,我在陇川上了初三。1981年我陇川学校毕业考上了会宁二中,接着又被通知预选上了师范,然后又去参加师范考试,结果被录取了,这样我就上了靖远师范学校。1984年秋我师范毕业来到了党岘中学。在这几年里,大湾中学原来我的许多老师们都或者调走了或者被辞退了(民教),校长则继常效恒之后又先后由孙万福、李玉钦、李树基担任。</font></h3><h3><b><br></b></h3><h3><font color="#167efb" style=""> 我到党岘中学的时候,大湾中学还是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初二升初三要到党岘中学,因此党岘中学把初二升初三也作为一次招生考试,党岘的两个班加上大湾的一个班(这时大湾的班额变成了单班)仍然招为党岘中学初三的两个班,要淘汰掉一个班,竞争还是很残酷的,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初二就要失学了。1988年,大湾终于办起了初三班,成了一所独立的初级中学。在1980年至1992年这12年间,先后到大湾工作的教师有杨仕秀、李守勤、孙维星、李杰仕、高玉斌、梁殿繁、王孝祎、索明、张金钟、司建国、司国君、司国华、段文斌、吴相宗、田兴海等。</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style="">  1992年,我在党岘中学待不下去了(我的一班学生都被校长赶出校门不要了),端午节那天我到杨集去找杨集中学的沈校长,沈校长说好多我们杨集本地人想进杨集中学都还进不来呢!他又建议说我想来杨集的话可以先申请调过来,韩坑小学姚坡小学都离我家不远也许能够进得去的。我又去找党岘的乡教委主任、我大湾的老校长、我的地理老师岳老师,说我想去大湾。当时主动要去大湾的教师几乎是没有的,前几年党岘中学好几个“不听话”的教师都是被赶到大湾去的,领导们经常这样吓唬党岘中学的教师:“不好好干就让你去大湾。”岳老师知道我在党岘中学的遭遇,他说:“你早就该走了,咱又不是本事不如人,何必受那个气呢!”秋季开学,我便去了大湾中学。</font><br></h3><h3><br></h3><h3><font color="#b04fbb" style=""> 当时大湾中学有三个班,每级一个班。我做初三班班主任,教语文、政治、美术、音乐。初三班很大,87人,课桌凳不够,学生挤得教室里连走道都没有。校长李树基,教导主任司建国,教师还有段文斌、郭彦明、高玉斌、吴相宗、田兴海、岳春飞,计9人,其中郭彦明、岳春飞是和我一同调入的。大湾中学的学生除了王沟、杨湾、庙儿、上秀几个村的外,还有翟所的梁坪、大庄、商马等村庄以及杨集的姚坡、水头等村庄的。</font></h3><h3><br></h3><h3> 大湾是一个世外桃源。学校坐落在山顶上,周围全是农田,没有人家,所以不要说听不到市井的喧嚣,就连鸡犬之声也没有,能听到的只有虫鸣鸟语,以及比别处大得多的风声。学校校园很大,没有党岘中学那样的台阶,也比党岘中学的任何一台都要宽阔得多。因为建筑不多(共两栋教室两栋教师办公室),校院里便有大片的白杨树林,还有几个很大的花园。每天晨读时间,我带的初三学生就散在教室前面的树林子里读书,我便在树林子里散步,或者也拿上一本书随意地看上几页。这里环境非常幽静,因此教师生活也会遇到不少困难。想买一点简单的生活用品,也得去八公里外的党岘或者五公里外的乔沟岘。谁如果逢集日赶一趟集,回来就会给每个教师都捎一些东西,油盐酱醋菜水之类,自行车上驮得满满的,给大家分上好半天。我去的时候还没电,晚上点着煤油灯。也就是在92年的冬季,大湾社拉电,李树基校长便联系大湾社,将大湾中学作为大湾社的一个户头,终于给大湾中学也通上电了。</h3><h3><br></h3><h3><font color="#167efb"> 1993年春,党岘中心小学改建希望小学,党岘小学的教师在负责建校劳动的过程中不知出了什么问题,几位代课教师司宗祥、宋守宇、王兆斌被乡政府解聘,校长司国君于8月被赶到了大湾中学。李树基调任党岘希望小学校长,同时调走的还有段文斌和田兴海,调来的还有梁殿禄和李彦龙。司建国任校长,我成了教导主任。呵呵,如果说我这一生也曾“当过官”的话,那就是在这所即将被毁的、只有9名教师的学校当了一年教导主任。</font></h3> <h3>  开学不久,因为学生学籍的事我和司建国去县教育局,教育局我的一位同学告诉我们两个,大湾中学要撤,局里已经过会并形成决议了。其实关于大湾要撤的话已经传了几年了,据说是白银市一位领导在那里视察了一回后就给县上领导说把你们那个什么大坑中学撤去撤了。但不久又有一位从大湾出去的领导来学校给我们辟谣说大湾要撤的话是谣言你们绝对不要相信。其实谣也罢不谣也罢,我们还是上我们的课,我还是带着和我上年一样的课——初三级的语文政治美术音乐。1994年6月初一招生,乡教委通知全乡的招生工作在党岘中学统一进行,要求大湾中学的教师都去党岘中学参加监考与阅卷。</h3><h3><font color="#39b54a"> 1994年8月24日开学,我们来到学校没有什么消息,没有初一新生,但升到初二和初三的学生仍然来报到了,我们不敢说学校要撤,怕被追究造谣的责任,于是我们照常组织初二初三的报名工作,24日25日两天,报名工作基本结束。26日早上,乡上一位领导和新上任的乡教委主任丁光瑞以及岳老师来大湾中学,同来的还有新调到党岘中学的张汉荣老师。他们先给我们开会,乡上领导宣读了关于撤并大湾中学的文件,又宣读了人事调动的文件,我、司建国、梁殿禄、吴相宗、李彦龙调党岘中学,司国君、郭彦明调希望小学,高玉斌调范湾小学,岳春飞调梁河小学。接着乡上领导宣布了几条纪律,</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br></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1.从现在开始,教师不准离开学校;</font></h3><h3><font color="#b04fbb" style=""> 2.张汉荣为党岘中学和乡政府派来负责接收大湾中学财产,今天一天内大湾中学全部可移动财产必须由大湾中学教师负责运送到党岘中学;</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3.不可移动的财产,由建校的4个村负责去处理,明天4个村派人来学校接收财产后教师方可离校,但不能回家,须由乡教委负责人负责直接派送到新的工作单位。上述几条如有违犯将作出严肃处理。宣布的规定全是关于教师和财产的,学生怎么安排一字未提。</font> </h3> <h3>  开完会我们走出办公室,院子里已经有很多杨湾的村民,学生却都一哄而散回家去了。杨湾的村民围上来问乡上领导为什么要撤学校,孩子们将该去哪里上学,乡上领导说这是上级的安排,大湾中学撤并到了党岘,孩子当然是去党岘中学,党岘中学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比这里好。一村民说,大湾的老师怎么了,老师不攒劲能教出全县第一名的语文成绩吗,——那年我带的杨湾一个女生中考语文120分的题考了110分,杨湾人说是全县第一名,——乡上领导不再应答,而是转过来和我说话,说我去了大湾后乡党委会上领导批评了岳主任。村民们又说,当初这所学校是我们4个村的人自己捐椽檩出工建起来的,要撤也应该问问这4个村的村民该不该撤,你们有什么权擅自来撤掉我们自己盖起的一所学校?乡上领导还是不应答。村民们便又问岳老师:你当初负责建这所学校是为什么,今天你又跑来要亲手毁掉它,难道你当初亲手建它的目的就是要在今天跑来亲手毁掉它吗?问得岳老师的眼里几乎要喷出火来。当村民们终于弄明白主任现在不是岳老师而是丁老师,他们又问丁老师:</h3><h3><br></h3><h3><font color="#b04fbb"> 丁主任,你到党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撤掉一所学校吗?作为管学校的,你的职责就是撤学校吗?你今年撤一所学校明年撤一所学校把学校撤完了孩子没处念书了老师没处教书了你成了光杆司令你还给谁去当主任?丁主任安排我们待会乡上的大汽车来了就立刻装车往党岘运财产,然后他们就和乡上领导钻进小车跑掉了。</font></h3><h3><br></h3><h3><font color="#167efb"> 乡上的大汽车来了,党岘中学的张总也一同来了,我们立即装车,因为已经没有了学生,就我们几个教师装车。第一车全装了桌凳,装好车司机要求我们去一个人跟车,说第一路上看东西第二也起个互相监督的作用,司建国要我去,我痛快地答应了,因为这时候待在大湾中学已经连坐监牢都不如了,校院内满是杂人,我们从教室里往山顶上搬桌凳的时候好多人簇在周围,他们不会给我们帮忙搬一条凳子却总想从我们手中夺一点什么。我有点明白去年党岘小学的司国君他们是怎么犯的“错误”了。我将开学学生报到的名册以及教导处的全部学生档案材料捆在一起带上去交给了党岘中学的马庭会主任。这一天我就坐在大汽车上在大湾与党岘之间往返了许多次,我们教师的一些个人财产主要是铺盖灶具之类也都拉上去由我负责寄放到了党岘中学。</font> </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 这天晚上,我们不能离开学校,但是既没有饭吃(中午就没有吃)也没法睡觉。宿舍里的桌椅白天已经拉走了,床还留着,但一方面铺盖都收拾走了,更重要的是校院里人声扰嚷,有人拿着工具在敲着旗台和大门栋子拆砖块,有人在卸教室窗上的玻璃,有人在砍树,有人已经上了房在溜瓦片,时不时还会有人敲我们的门或窗,我们不敢开门,又怕外面的人直接从外面卸玻璃甚至拆门窗,就这样提心吊胆地在硬床板上挨了一夜,这一夜是那么漫长!</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大湾中学最后一届毕业生</font></b></h3> <h3>  天亮后,各村派来的人挤满了校园,有的人嚷嚷着要找学校领导,说分给他们的教室为什么没玻璃了,张汉荣老师出来解围说这些老师的命今天还在就是万幸,你们还要他们怎么样呢!张汉荣老师可是一夜在院子里转,任何一个教师的房门他都没敲过。起初有人拆旗台张老师去干预却几乎挨了打,看着那么多的人张着血红的眼睛,他也就不敢再去劝阻了。我们都悄悄待在房子里等领导来,外面则热闹非凡,溜瓦片的声音,大树小树被砍倒的声音,椽子檩子从房上飞下的声音,轰轰轰教室墙壁被推倒的声音,还有说话声、叫嚷声、谩骂声。我们的门外也满是人,他们时不时用拳头狠狠地砸几下门或将脸贴在窗玻璃上看。终于车来了,领导来了(这天只来了岳老师),车还是停在山顶上,岳老师叫我们赶快收拾东西走,我们把最后剩在宿舍里的床板和我们自己的一些零碎东西以及我们的自行车都装上车,岳老师看着山下说这还有这些电杆呢这是学校掏钱买的怎么办呢,我们不说话,岳老师又说唉学校都没了这电杆又该归谁呢没处管了咱赶紧走吧我把你们交到党岘也就算完成任务了。我们都站在大敞车的车厢里,车开动了,我又回头去看学校,这时只见满校院人头攒动尘土飞扬,“学校”已不复存在,因为已经看不到一堵完整的墙壁,而且也看不到一株幼小的树苗。到了党岘已是下午,因为是星期六,中学的学生和教师都已离校,我们没地方可去,岳老师便让我们回家。</h3><h3><br></h3><h3><font color="#167efb"><b> 啊,终于回家了,这两天时间让人觉得好像隔了一个世界,似乎走了一趟传说中的阴间!</b></font></h3><h3></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 8 月29日,星期一,我骑着自行车去党岘中学报到。经过杨湾和大湾的分路口,我停下来将自行车立在路上,走上山去再看大湾中学,只见大湾中学已没有了踪影,和周围的农田已没有了界限,只是周围的农田充满着生机,而那片刚刚被夷平的地方却好像电影中战争的废墟,狼藉遍地,满目荒凉。</font> </h3><h3><br></h3><h3><font color="#010101"> 到党岘中学,司建国碰到我,说他感觉好像刚刚经历了一场丧事。</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一年后,岳老师诊断为肝癌晚期,不久去世,他还没到退休年龄。</font><br></h3> 作者简介 <h3><font color="#167efb">  李兴旺,党岘中学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教育报刊社“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在报刊发表各类文章近300篇,网络媒体发表教育评论近千篇。以耕读为乐,以琴书自娱,以古格言“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为人生座右铭。</font></h3> 第一百三十二期 往期精彩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1s88fhg?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心灵物语:李兴旺田园诗雅赏</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1t7gxee?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镌刻时光:老于和他的《袖盈年华》</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1sz3wnv?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镌刻时光:两颗心的交流</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1cypg51?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笔墨人生:司建国诗词五首</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gcgsvea?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笔墨人生:李兴旺小小说精选</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gcnrxnc?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戏说:网上拉票要不得</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3l18cys?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画中有诗:丝雨花径</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4wuk9r2?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画中有诗:田园春雪</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36y3bdu?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画中有诗:美丽的田园我的家</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