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归来 ——千年斜塔秘影

安西学

<h1>今年出游苏杭,有幸目睹了苏州干年古斜塔。</h1><h1>苏州虎丘塔,名云岩寺塔,重建于五代时期的后周显德六年至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59——961年),它高47.7米,砖结构,八角七层。自明代开始,虎丘塔就向西北方向倾斜,塔顶中心已偏离底层中心2.34米,斜度3度59分,被称为“东方比萨斜塔”。</h1> <h1>它怎么会倾斜呢?国内外还有那些斜塔呢?其历史背景,形成原因,现实意义,象一片未开恳的荒地,吸引着我的兴趣,迫使我开启探究之途。</h1> <h1>自重达6千多吨的砖塔,自建成后四五百年出现倾斜,其主要原因只能是地基岀现不均匀沉降。</h1><h1>虎丘山为流纹岩质,如果是现代人建造时,必须满足几个要求:1,基础面积要足够大,这样既能分散地基单位面积承载力,又能抗倾覆。2,要找到持力层。虎丘山是石山,最起码的要将山体表面风化石取掉,找到质量均匀软硬相当的水平岩石是最理想的,古代人没有钢筋混凝土这一新型材料,只能向下凿,直至找到平面的均衡的石山体为止。如果做不到這一点,那么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条船终究会在惊涛飓浪中倾覆的。</h1><h3><br></h3><h3><br></h3> <h1>3,现代的工程师在设计高耸的建筑时,都会使建筑物埋入地下一定深度,他既为了避免地表变动,又有利于抗倾覆,这好似人们栽电线杆,栽树,都要埋一定深度才会不倒一样。比如说上海中心那座高层,高632米,埋入地下三十多米,大约埋入二十分之一。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828米,埋入地下也四十多米。古人做高塔,普遍埋深不够。</h1> <h1>当然,不能排除外力因素,比如地震,一位建筑师说的好:“加固只能针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不可能加固地球”。虎丘山是流纹岩,岩石呈斜状,如地震引起地壳变化岩石错动,那将是不可抗拒的外力,但没有历史资料证明发生过地震的痕迹。</h1><h1>都说虎丘斜塔是“东方比萨斜塔”,比萨斜塔比虎丘塔迟建了389年,还好象要攀的意思,不见得欧洲人说:比萨斜塔是“西方虎丘斜塔”。</h1> <h1>中国的塔是为了藏经书,藏舍利子而建,佛学称为浮屠,比萨斜塔是钟楼,是基督教堂悬挂大钟而建,它们都是宗教的产物。</h1><h1>中国传统建筑是木结构,砖结构,砖木结构。而欧洲的传统建筑是石结构,如希腊建筑,罗马建筑,拜占庭建筑,伊斯兰建筑,文艺复兴建筑,都是石墙,石柱,石栱等。</h1><h1>记得小时候课本上有一课文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因而对意大利比萨斜塔印象深刻。。</h1> <h1>比萨斜塔建于公元1173年,到1174年已建了三层,发现已经倾斜,随即停工,94年之后,1268年,由建筑师那诺丶皮萨诺在原设计上进行调正,原计划建十层,建到八层封顶,完工时是1350年。地上部分高54.5米,园形,直径16米,每层有环廊,环廊宽4米,建成后一直在缓缓的以每年1毫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倾斜,直至现在已倾斜3.99度,偏离中心线2.1米。埋入地下的基础部分至少4米,基础面积285平方米,换算直径19米,减去塔身直径16米,每一边扩大部分仅1.5米,这样的基础大放脚显然大胆了些。</h1> <h1>1590年,年轻的意大利科学家迦利略(1564——1642),对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的经典理论提出怀疑,1591年,迦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自由落体实验,他一手拿一个1磅重铁球,另一手拿一个10磅重铁球,同时松开手,结果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而不是之前大家公认的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自由落体,10磅铁球必然是1磅铁球的十倍的经典理论。比萨斜塔也因此声扬海外。</h1><h1>1930年,意大利维修灌浆加固基础。1973年,禁止在1.5公里范围之内抽地下水,以保护这座斜塔,永远斜着,不要再斜,也不至于倾倒。</h1> <h1>不但国外有斜塔,国内也有古塔歪斜的例子,我的家乡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过去说有四镇八塔,现在仅存的四座古塔,无一不是倾斜的,而更为奇怪的是,竟然整齐划一的全都向东北方向倾斜,他们是乳罗山之巅的罗山寺塔,又称岱堡塔。</h1> <h1>合阳百良寿圣塔。</h1> <h1>合阳烈士陵园千金塔。</h1> <h1>合阳平政的大像寺塔。</h1><h3><br></h3><h1>这些塔都是砖塔,高度都在30米左右,有阁楼式,有密檐式,有空心,有实心,它们为什么会向一个方向倾斜呢?以本人愚见,可能与三个要素有关,承载力较低的黄土高原地基,全年的主导风向东北风与浙淅沥沥的秋雨。</h1><h1>1,地处黄土高原的渭北高原,黄土层厚达几十米到一百多米,而且是湿陷性黄土。</h1><h1>2,家乡的四季都有不同的风向,和煦的春风从东南方来,吹得冰雪消融,山花烂漫,柳絲低垂,田野的庄稼一片翠绿。燥热的夏风从西南方来,吹得绿树浓萌,庄稼成熟,瓜果飘香,农民们三夏繁忙。金秋的风从东北方向来,吹得花叶凋落,草木枯黄,大雁南飞,白露凝霜。凛冽冬风从西北方向来,北风刮来透骨凉,大雪纷飞漫天扬。但全年主导风向还是东北风(见建筑资料集气象部分西安市风玫瑰图)。</h1><h1>3,家乡的雨四季也大不相同。“春雨贵如油”,春雨少,对于庄稼来说极及珍贵。“东边日头西边雨”。夏雨使人焦急,乌云蔽日,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来去匆匆。秋雨淅沥,缓慢而缠绵,有时一下就是好多天,一个多月不出太阳,下下停停,停停下下,道路泥泞不堪,出不了村子,一个月之后,太阳公公露出了它久违的脸,小狗对着太阳一阵狂咬。冬雪纷纷扬扬,一片茫茫,一场大雪对冬小麦十分有益,预示着来年的小麦丰产,要是一冬不下雪,老百姓称为“干冬”,农家心里愁云一片,当然,有水浇田则另当别论。</h1> <h3>秋天多下东北风雨,雨滴斜下,东北面雨水降落较多,而西南边避风而雨降落较少,在阳光下南边暴晒蒸发快而北方边蒸发慢,日积月累长此以往,塔在重力作用下,塔会持续不断的缓慢的向东北方向倾斜。</h3> <h1>现在的条形基础多层建筑物周围地面要做散水,就是排除地面雨水,防止雨水渗入基础下沿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h1> <h1>据说我国现有二千多座塔,追根溯源,这些塔大都建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是汉代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大月氏王伊存口授给中国弟子景卢的浮屠经(伊存授经)。</h1> <h3>中国的第一座寺院是洛阳的白马寺,有佛教“祖庭”,“释源”之称,建于汉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h3> <h1>公元148年,安息国太子安世高经中亚古国贵霜来到中国,住了30年,将数十部小乘佛经译为汉文,自此中国才有了佛学(佛教是从西亚中亚传入中国的而不是从印度),之后在南北朝时期得以弘扬,达到鼎盛。华北地区不算北周,光北齐就有寺院四万余座,僧尼四百余万人,可以说佛教得到空前发展,真是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h1> <h1>鼎盛时期,佛教已发展了八大宗,禅宗,法相唯识宗,净宗,律宗,华严宗,三论宗,天台宗,密宗。</h1> <h1>可能是佛教兴盛,加重了老百姓负担,在唐代武宗李炎时期(今元845年),一度拆除了四万多座寺院,26万多僧人被迫还俗,寺院也一度采取些自食其力的措施。</h1> <h1>宗教建筑成全了宗教的迅速传播,宗教的传播又促进了建筑的进步和发展,现如今,这些宗教建筑在旅游景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