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蝉的一生像极了人生!<br></h3><h3> 蝉在我们老家称作知了。小时候,夏日的午后,蝉鸣声不止一次影响过我的休息,我对蝉不甚喜欢。</h3><h3> 可越长大越发喜爱蝉。</h3><h3> 蝉的一生即漫长又短暂。</h3><h3> 蝉在地下生活是漫长的。蝉在树枝上产下卵,卵孵化成幼虫后,被风吹落到地面上,钻入松软的土,它在地下生活的时间是四年,也有可能是十七年,以吸食树根的汁液维生,长大后的幼虫在初夏的傍晚寻机出土。 </h3><h3> 蝉在红尘的生活是短暂的。虫从地下钻出后,就要开始进行蝉蜕,化蝉,然后立即爬到柳树、杨树、梧桐树、香樟树等高大叶密的树上开始红尘生活。它们拼命歌唱,从钻出地面到结束生命大约7—8周。这就是蝉生。</h3><h3> 十七年的孕育,一朝绽放。它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绽放歌喉,尽情地演唱着一首又一首的生命赞歌。思及此,我的蝉的不喜减少了许多。</h3><h3> 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辛弃疾的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王维的“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在文人眼中, 蝉性高洁。蝉在最后脱壳成为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饮甘露,可谓出污泥而不染。同时,蝉能入土生活,又能出土羽化。羽化在文人看来就是重生。蝉从黑暗走向光明不正是它的凤凰涅槃吗?</h3><h3> 蝉的一生可谓壮哉,幼蝉在黑暗的地底下历经数年的成长磨练,方能修得正果。出土羽化后,整个生命周期最长也只能在60天左右。人若如蝉,也不失为一种完美的人生。</h3><h3> 人生如蝉。人从出生到去世,在红尘中生活仅仅三万多天。其间要经历四季寒暑,风吹雨打。所经历的痛苦和短暂时间如蝉。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个先来;我们不知道努力和收获能否对等;我们不知道我们的人生会经历多少磨难才能见彩虹。我们如蝉在黑暗中蛰伏一样,我们不知道这种蛰伏能换来怎样的光明。可那又怎样?只要我们珍惜生命,好好活着,让生命的每一瞬间都绽放出灿烂的花朵。</h3><h3> 人生如蝉。不是每个蝉都能出土羽化,也不是每个蝉都能在生命的尽头前找到伴侣,有的蝉生不仅短暂还不完美。我们的人生不也如此吗?有些人的人生并不完美,总会残留这样活那样的遗憾。可蝉从黑暗的土里钻出,当阳光照射到它身上的一刹那,我觉得就是成功。只要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开心度过就是羽化。</h3><h3> 人生如蝉。金蝉脱壳后只余空壳残留枝头。人生如白驹过隙,生命临终之时,我们也将穿壳而过。</h3><h3> 一粒砂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蝉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它活着的每一天都没有辜负。</h3><h3> </h3>